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较差问题亟待解决

时间:2022-09-29 09:48:19

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较差问题亟待解决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0-000-01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流通量逐年增长,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日,我们主要采取抽样、问卷、走访等形式,调查对象涉及银行营业网点、商业零售超市、个体工商户、民营工商企业等单位和个人。调查发现,流通中人民币质量状况堪忧,整洁度较差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人民币 整洁度 问题 解决

一、基本情况

(一)流通中人民币毁损较为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众保管不当致使人民币毁损。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将随身携带的纸币揉搓成一团放入兜内,纸币折叠程度过于严重,影响人民币票面质量。二是农村老百姓把挣来的“血汗钱”放在家中保管,但保管方式不当致使人民币毁损严重。

2.流通环境较差,致使人民币污损。集贸市场等场所,经常可以看到鱼、肉等经营者无意中造成人民币腥臭、油腻。

3.故意毁损人民币行为较多。一是乱写乱画。在人民币上记事、写字、记数字;对人民币上的票面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画眼镜、描胡须、涂烟卷等,严重损害人民币票面设计的严肃性。二是做成装饰品。把人民币折叠成形态各异的艺术品或装饰品,或摆放在家中观赏,或高价出售。三是用于迷信活动。有的人把人民币当作丧葬品埋入坟墓,有的人沿途抛撒当作“买路钱”等。

(二)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状况特点分析

1.从券别看,小面额纸币整洁度差。从个人、个体工商户、公交公司、医院、超市中随机抽取的流通人民币样本中,100元券中有15%达不到流通标准;50元券中有30%达不到流通标准;20元券中有45%达不到流通标准;10元券中有45%达不到流通标准;5元券中有45%达不到流通标准;1元券中有50%达不到流通标准。从抽样情况看,流通中的小面额纸币整洁度差。

2.从版别上看,目前流通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99版、05版约35%达不到流通标准。

3.从流通领域看,农副产品市场流通的人民币整洁度较差,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

4.从残损人民币的回笼情况看,发行基金投放量逐年增加,但残损人民币的回笼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

二、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较差的原因

(一)流通中人民币总量和使用频率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商品贸易交易活跃,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居民人均持有人民币数量增多,市场上流通人民币总量逐年增加。从发行基金投放和残损币的回笼情况看,发行基金投放数量逐年增加,回笼残损人民币数量却逐年减少。

(二)现金支付方式使用普遍。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总体信用水平不高,加之社会公众消费习惯特点和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现金交易方式更易被接受,企业、个人普遍偏好使用现金结算方式。

(三)公众爱护人民币意识较差。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爱护人民币的意识较差,损坏人民币的行为随处可见。部分农村居民缺乏妥善保管人民币的常识,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使人民币受到毁损。

(四)金融机构对残损人民币的回收认识不足。一是对残损人民币不能及时挑剔和整点。目前各金融机构均实行柜员制,因业务量较大,柜员日常只能应付常规的现金收付业务,对收纳的大量现金不能及时挑剔和整点,部分本应回收的残损券随收随付。二是部分金融机构网点以业务量大或没有开办此项业务为由拒绝为居民兑换残损人民币。三是压低库存现金数量,导致残损币再次流入流通领域。库存现金为不升值资产,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金融机构往往尽量压低现金库存量,库存现金量过小。当库存现金与回笼完整券的总量少于现金投放量时,对外支付现金的质量就难以保障。

(五)券别投放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流通需要。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在市场流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人民币的券别投放应遵循合理需要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面额票券投放多,小面额票币投放过少,致使中小面额票币流通时间过长,磨损程度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面额票币破损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重新修订《人民币管理条例》。增加爱护人民币条款,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对损坏人民币行为的处罚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国外一些国家对损坏票币的行为处罚较严格,如:法兰西银行对有意破坏票币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情节严重者应按货币治罪条款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罚。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百姓爱护人民币意识。一是人民银行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长期开展《人民币管理条例》和提倡爱护人民币的宣传活动。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督促和指导。使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做好小面额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对全面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的重要性;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三)金融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残损币回笼工作,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一要严格执行《人民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为公众兑换残损币。二要进一步加强对有关人员的残损币兑换业务培训,学好用好《不宜流通人民币的挑剔标准》和《残损人民币兑换办法》,正确掌握残币兑换标准,提高出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小面额残损人民币回收力度。一是实行金融机构小面额残损人民币首兑责任制。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业务。金融机构不得互相推诿、拒绝办理小面额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业务。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小面额货币收支监督。建立金融机构小面额货币收支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人民银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小面额货币收支情况的投诉或服务反馈。

(五)人民银行应加强流通中人民币的管理。一是加大发行基金券别结构的调整力度,优化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结构。增强对人民币流通需求预测分析,掌握发行基金调拨的主动权。二是加快第四套人民币的回收速度,实现第五套人民币单一流通。三是依法查处一些金融机构网点“拒绝兑换残损人民币、拒绝收存零币”等违规行为。四是人民银行货币金银部门要严把入库关,对金融机构回笼的钱捆按照“五好钱捆”标准严格要求,对不达标的钱捆,退回重新整点。

上一篇:经理人股票期权与风险承担 下一篇: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动态博弈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