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京车号限行与限购政策

时间:2022-09-29 09:03:43

浅析北京车号限行与限购政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市出台的“汽车限购令”和“车号限行”政策的影响和利弊,并通过产权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政策的作用。提出以市场调节为主,行政控制为辅的私家车数量控制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方案。

关键词:车号限行;汽车限购令;公共交通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一、引言

近年来,为了解决首都日益拥堵的道路交通问题,北京陆续推出车号限行和汽车限购令政策。自2009年起,北京便开始实行车号限行政策,规定了工作日每天两个尾号的限行措施。2010年12月23日,北京正式公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成为国内首个汽车限购令城市。然而,经过多年的实施与调整,首都依旧是“首堵”,车号限行在限定产权的情况下,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打破了市场的自发均衡。

二、北京道路拥堵的原因分析

要想治理首都的道路拥堵状况,首先就必须充分了解其拥堵的原因。在中国,人为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认真考虑市民在拥堵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1.违章现象严重

在北京道路上,有着数量巨大的自行车和行人。而且现今的交通法对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约束力很小。城市道路上随处可见小摊贩占用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占用行车道的现象。

2.驾驶员技术不娴熟

一方面,面对日益普及的机动车驾驶,北京每年报名驾校学习的学员数量庞大。驾驶技术教学的供不应求及各驾校的激烈竞争,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和考核不严谨。同时新手在行驶中常保持较低的速度,降低了车流流速,影响效率。另一方面,广大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与文明行车意识较差,在没有红绿灯或交通管制的道路常常出现强行、占道等行为,这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道路的拥堵现象。

3.政治中心公车数量多,交通系统缺乏吸引力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公车数量巨大。2013年11月3日,央视披露北京公务车已达70万辆,占全市机动车总量的15%。同时,受传统价值观念影响,人们把车作为一个彰显身份的东西。因此公共交通对民众的吸引力比较小。

三、限购限行政策分析

1.优点

限购政策在源头上控制北京私家车的保有量,很好的控制了基数。限行政策则限制了现有的私家车的上路。二者相互配合,有效的控制了道路机动车的数量,缓解道路拥堵。通过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调节需要的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此就目前看来,通过行政条例的规定是最直接、效果最快最明显的。

2.限行政策破坏产权完备性

限行政策本身破坏了产权的完备性。破坏有两种,一种是产权的主体因界定、保护和实现权力的费用造成的所有制残缺,另一种外来的干预,如国家的一些管制造成的所有制的残缺。完备的产权必须包括资源利用的所有形式。车主们花钱购买了汽车,就应当享有其产权。他们交了相同的养路费、税费,但是限行政策限制了北京私家车的上路。如果约束了其产权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汽车的效用,而北京的车主相比于其他地区的人民,他们花了同样的价格,却收到较小的效用,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3.综述

我认为治理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应该以市场调节为主,行政控制为辅。这也符合我国现代走市场经济的路线。而目前北京政府的做法属于本末倒置,不利于北京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调控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政府开始干预,那么要想持续效果,就得不断的加大干预、加大投入,这是个无底洞,不仅成本太高,而且属于强制性、非情愿的调控,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采用市场手段令其自发调控,虽然中间的调整周期会比政府直接干预更长,但是,他所取得的效果是巨大的。它让人们自发的,自愿的调整自己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在放开汽车市场的同时,将牌照费等费用市场化,以此对公共资源占用的一种补偿。同时,北京政府要将这部分费用用于公共交通的建设与优化,着力提升公共交通的舒适度和效率,并通过补贴等方式降低人们的出行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

四、首都制堵政策建议

1.加强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约束

加强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让他们也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机动车行驶道路变宽、流动性更好了,道路拥堵问题自然会有所缓解。同时,应出台并落实相关行政处罚条例,对于那些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予以处罚。

2.增大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政府如果能够增加公共交通对民众的吸引力,就可以把一部分民众从私家车转移到公共交通。因此,需要建设完善、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在进一步增加线路的同时,也要根据人流情况开设、调整公交线路,发展快速公交线路。当私家车被堵,而身旁的快速公交车从他们身边疾驰而过,他们就能体会到公共交通的优势。变被动限行到主动采用公共交通出行。

3.实行并完善差异化停车

目前首都部分地区停车场实行了差异化停车,通过对停车费的调整实现限制私家车出行的目的。但是,这一举措并不完善,应该将这一制度应用在全市范围。并实行阶梯收费制,停的越久每小时的收费就越高,这样就可以打到对上班族出行的控制,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

4.限制公车出行

公车总体上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很小,因此单从价格控制上是无法限制公车出行的。所以,必须在行政手段上对其进行控制。“政府治堵”公务员本身就应该以身作则,不能变成公车与私家车“抢路”。所以对于公车的限行要更加苛刻与严格。

5.严格考核机动车驾驶证

对于机动车驾驶证的发放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定期检测,加强监管,杜绝与弄虚作假。保证道路行驶的安全和通畅。

参考文献:

[1]张峰涛,李大为,袁恺瞳.城市小汽车尾号限行的经济学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第15卷第1期.

[2]张国玉.机动车:限行优于限购[J].决策,2014(05).

[3]李东旭.如果单双号限行成为常态[J].领导之友,2007(06).

[4]王小乔,邓瑾,黄金萍.“摇号”限量,北京治堵出“奇策” [J].南方周末,2010(13).

[5]李金金.差别化停车:北京疏堵新方案[J].北京科技报,2009(16).

作者简介:卓建成,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上一篇:物业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下一篇:浅析人力资源战略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