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市居民食盐中碘含量调查分析

时间:2022-09-29 07:57:38

凌海市居民食盐中碘含量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凌海市地区加碘盐的质量和合格加碘盐覆盖率及食用情况。方法:食盐中碘含量按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结果 288份食盐样品中合格碘盐261份,占90.63%;不合格碘盐17份,占5.90%;非碘盐10份,占3.47%。结论 加碘盐的含碘量表现为均匀度较差、加碘量整体偏低,低于30 mg/kg的占45.32%。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凌海地区的碘盐监管,同时加强正确保存食用碘盐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关键词】凌海 居民 食盐 碘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043-02

Analysis of iodine content in salt used by residents in Linghai

Zhao Ying-nan,Ding Ya-shuang

(Lingha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nghai 121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of iodized salt in areas of Linghai and pass coverage and use of iodized salt.Methods Iodine content of salt in the country GB/T13025.7-1999 direct titration determination.Results 288 of qualified iodized salt in the salt samples of 261,accounting for 90.63 percent;failure of iodized salt 17,accounting for 5.90 percent;non-iodized salt 10,accounting for 3.47 percent. Conclusion The iodine content of salt is less uniform.the overall low,below 30 mg/kg of accounting for 45.32 percent.Recommendation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on of iodized salt in Linghai areas and preservation of consumption of iodized salt correct knowledge of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Linghai Residents Salt Iodine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碘摄入的缺乏或过高都能引起各种相关疾病。食盐中加碘是我国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策略。为了解凌海地区近两年来碘盐质量和合格碘盐覆盖及食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凌海地区广大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我们于2009年3月,对采集于凌海市9个乡(镇)36个自然村屯的288份农村居民食用盐样进行了碘含量检测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凌海市9个乡(镇)计36个自然村屯,农民家庭食用盐288份。

1.2 检测方法

食盐中碘离子的含量按照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1]。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盐中碘,称取10.0 g均匀加碘食用盐,置于250 ml碘量瓶中,加约80 ml水溶解。加2 ml的1 mmol/L磷酸和5 ml的50 g/L碘化钾溶液,用0.002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约5 ml,5 g/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为止,计算碘离子含量。

1.3 标准物质

2008年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食盐中碘成份分析标准物质。(1)标准值13.0mg/kg,不确定度2.0 mg/kg,编号GBW10006;(2)标准值24.0 mg/kg,不确定度2.0 mg/kg,编号GBW10007;(3)标准值32.0 mg/kg,不确定度3.0 mg/kg,编号GBW10008。

1.4 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控制:本实验室在2008年和2009年连续二年参加全国碘乏病实验室质量控制网络考核.并取得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放的合格证书。

室内质量控制: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作内控样品,每次在相同条件下随样品共同检测,并绘制质控图,以监督批次检验质量。

1.5 判定结果

合格碘盐:20~50mg/kg,不合格碘盐:5~20mg/kg,或者>50mg/kg;非碘盐0~5 mg/kg。

2 检测结果

2.1 碘盐分布

288份样品中合格碘盐261份,占90.63%;不合格碘盐17份,占5.90%;非碘盐10份,占3.47%,详见表1。

2.2 碘含量分布

278份含碘食盐样品中,碘含量在5~20mg/kg的11份,占3.96%;在20~30mg/kg的115份,占41.36%;在30~40mg/kg的138份,占49.64%;在40~50 mg/kg的8份,占2.88%;在50mg/kg以上的6份,占2.16%,详见表2。

表 1 城乡各部食用碘盐情况

地区 抽样数 合格 不合格 合格率 非碘盐 非碘盐率 合格碘盐

碘盐 碘盐 (%) (%) 食用率(%)

大凌河 32 31 1 96.88 0 0 96.88

班吉塔 32 28 1 96.55 3 9.38 87.50

白台子 32 28 2 93.33 2 6.25 87.50

大业 32 29 3 90.63 0 0 90.63

安屯 32 29 3 90.63 0 0 90.63

石山 32 29 1 96.66 2 6.25 90.63

温滴楼 32 30 2 93.75 0 0 93.75

三台子 32 31 1 96.88 0 0 96.88

新庄子 32 26 3 89.66 3 9.38 81.25

合计 288 261 17 93.88 10 3.47 90.63

表 2 碘含量分布(mg/kg)

地区 5~20 20~30 30~40 40~50 50以上

份数 百分数 份数 百分数 份数 百分数 份数 百分数 份数 百分数

大凌河 1 0.36 9 3.24 22 7.91 0 0.00 0 0.00

班吉塔 1 0.36 13 4.68 13 4.68 2 0.72 0 0.00

白台子 2 0.72 14 5.04 13 4.68 1 0.36 0 0.00

大业 2 0.72 13 4.68 14 5.04 2 0.72 1 0.36

安屯 1 0.36 15 5.40 13 4.68 1 0.36 2 0.72

石山 1 0.36 16 5.76 11 3.96 2 0.72 0 0.00

温滴楼 0 0.00 12 4.32 18 6.47 0 0.00 2 0.72

三台子 1 0.36 12 4.32 19 6.83 0 0.00 0 0.00

新庄子 2 0.72 11 3.96 15 5.40 0 0.00 1 0.36

11 3.96 115 41.36 138 49.64 8 2.88 6 2.16

2.3 结果离散度

实验结果是在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45%一50%,由1人对同l份样品连续进行5次测定所取得的均值。检测数据显示,每份样品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负偏差,大于±2%占33.8%,说明加碘食盐含碘量均匀程度较差[2],详见表3。

表 3 结果离散度分布

标准偏差(%) 样品数(份) 占样品总量的百分比(%)

1~1.5 56 20.14

1.5~2.0 95 34.17

2.0~2.5 60 21.58

>2.5 32 11.51

3 讨论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全民食用碘盐,目前全国统一食盐加碘(KIO3)量为70g/T,含碘量理论值为41.50 mg/kg,其范围在29.00~54.00 mg/kg,按居民用户碘盐含量>20 mg/kg,每人每日食10g合格碘盐,可以从碘盐中摄入>200μg的碘[3],基本达到WHO ICCIDD推荐的11岁至成人120~150μg碘的每日应摄入量标准。本次调查居民用户碘盐含量为32.06±22.53mg/kg,部分农村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班吉塔镇为87.50%、白台子乡为87.50%、新庄子乡为81.25%)仍低于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碘盐食用率应大于90%的标准[4],同时部分乡镇还存在食用非碘盐,因此,有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食用合格碘盐重要意义的宣传和监督工作。

食盐中添加的碘(KIO3)具有一定化学稳定性、抗氧化性的特点,但是食盐中的碘含量会随着储存条件不当,以及不合理的使用而流失。致使居民实际入口碘含量逐渐减少。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部分居民食用含碘盐较低,有45.32%的碘盐含量低于30 mg/kg。这些含碘量相对低的食盐极易因储存和使用不当造成碘盐含量进一步降低,导致居民食用不合格碘盐。建议居民购买时买小包装的加碘食盐,把食盐密封存放在凉爽和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并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即在炒菜时要做到待菜基本炒好、煮熟后,再将碘盐放入(因100℃以上KIO3即会分解造成碘挥发),以减少碘的损失量。试验表明,若在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会下降至10%;若在炒菜过程中放,碘食用率为60%;若在食物快熟时放,碘食用率为90%;若在凉拌菜中放,碘食用率接近100%。

食用碘含量不均匀的碘盐同样会造成不良后果.导致目标人群碘营养的失衡。碘含量不足就达不到防治碘缺乏病的作用,碘含量过高又会引起碘性甲亢[5]。因此碘盐中碘分布的均匀程度是加碘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测定数据表明,样品碘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平均偏差>±2%,占33.09%)。造成本次偏差是多种因素产生的综合性误差所致.包括生产部门加碘不均匀,采样时混合不均匀,存放环境因素影响,实验室检测误差等。本实验是在稳定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内控样品数据均在±2SD范围内,可以排除实验室因素造成的结果偏差,这与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湿式加碘方式有直接关系[6]。KIO3在常温下溶解度比较低,在配制加碘剂时需加热(50℃以上)溶解,当温度降低至50℃以下,KIO3的溶解度随之下降,KIO3结晶析出,造成加碘剂溶液浓度发生变化,同时也可能因喷撒加碘剂时KIO3晶体堵塞加碘机械喷嘴通道,使加碘量减少从而导致加碘不均匀,另外生产过程中的人为的操作控制和各种机械故障也可以引起的碘含量出现大幅度波动。因此研究食盐加碘的新方法并选择合理的加碘方式也是消除碘含量不稳定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GB/T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S].

[2]王淑淳.食品卫生检验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2:104.

[3]周金水,等.浙江省不同地区碘盐质量与尿碘水平调查结果评价[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18(1):22.

[4]卫生部.全国碘盐检测文案.2004-l-19.

[5]顾仪.碘性甲亢[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0,(3):287-288.

[6]傅自力.加碘盐生产过程中碘含量不稳定的控讨[J].苏盐科技,2004,9(3):4-6.

上一篇:He-Ne激光并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盐都区某镇儿童麻疹病毒抗体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