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

时间:2022-09-29 07:44:28

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

【摘 要】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审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误区,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加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

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加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误区

一些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提问越多越好。于是,上课铃声一落,教师走上讲台,往往是先复习提问,再讲授新课。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不妥之处,问题在于有些教师复习提问的出发点仅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便劈头盖脸地猛批一顿,更有甚者还要罚站。这就影响了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其实,新授前的复习提问从作用上看,不仅仅是为了督促和检查,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以复习提问作为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感情,设置疑难,造成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如饥似渴的学习愿望,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他们思维的广泛和灵活性,以便为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新授前的复习提问从内容上看,也不应仅限于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学习新知识将要用到学生已学过的易忘、易混、易错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是上节课学过的,也可能是若干年前学过的。若学生对所提问的问题回答出现偏差,教师可及时做补偿性教学,以便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从而取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情景创设的误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内外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误区。

2.1情境不相关

例如一位教师“比例尺”这课时,创设了一个导课的情境:先简单介绍某风景区的美景,然后告诉学生,学了这节课,我们可以把这所风景区画下来。教学情境的设置与知识偏离了,虽然作画也涉及“缩小”,但是它与按一定比例描绘地图是不一样的。可先出示一幅大的风景区图,再出示缩小若干位的小风景区图,用来做比较,指出小的图就是根据大图缩小一定的倍数画下来的。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就与这有关。这样在比较中引课,会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2.2情境用意不明确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这课时。课一开始,教师说:“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张强作班长有没有意见。请举手表示,没有意见的请举手。”教师看了一下说:“我们班有80%的同学支持张强同学当班长。”“80%”是这位教师随便说出来的,为了引出一个百分数,设计了一个用意不明确的情境。

2.3情境没有效

有位教师在上课时,隅示一幅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想出问题(得数是7的加法),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与本课知识没联系。而且花了近10分钟时间,还停在大量情境渲染中。丝毫没有涉及数学本身的内容。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课标介导的教学理念。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问题意识,有利于教学顺利地展开,有利于启迪数学思维,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要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要把学生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的、他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学习素材显现出来;要反富有挑战性、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显现出来。

3讲练结合的误区

一些老师认为,讲练结合就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做书面练习交替进行。实际上,讲练结合,应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即讲练融合,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在其过程中很难分清哪是讲、哪是练,这才是讲练结合的最高境界。而不是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机械地分成两部分或若干部分,先是教师讲,后是学生练,这是讲与练的机械堆积,不是真正的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中的练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做书面练习。其实,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归纳总结、举例说明、讨论辩论等口头训练也属于练的范围。

4运用教法的误区

一些老师认为,教法越多、变换越频繁越好。教学中恰当地选取和适度地变换教法,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非教法越多、变换越频繁越好。记得有一位学者曾说过:目前教学改革,最可怕的不是保守势力的强大,而是盲从的人太多。有的教师教学上没有独立性,今天这法,明天那法,甚至在一节课中也频繁变换教法,结果搞得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因为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某些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注意力也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教师教法变换过于频繁,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选取恰当的教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可照抄照搬,主观盲从,随意变换。

5.选择教学媒体的误区

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管是否需要、效果如何,将实物、挂图、录音、录像、投影等一齐用上,结果弄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深刻性,耽误了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全面规划,合理配搭;适时展示,恰到好处。切不可牵强附会,既多又杂。

6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误区

曾几何时,数学课总是和抽象、枯燥、单调、沉闷联系在一起。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想了很我办法,可结果常常是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为所动,或者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是仅仅获得浅层次的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只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手段。笔者不反对表扬学生,也不反对给予学生适当的物质奖励,更不提倡经常批评学生。只是认为过多的廉价表扬会导致学生的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对分的模糊评价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大搞物质刺激则会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上一篇:多措并举,优化艺术师资队伍 下一篇:"活"用多媒体技术,给小学科学教学带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