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工作中存在的误区与使用方式研究

时间:2022-09-29 07:40:56

机械设备工作中存在的误区与使用方式研究

【摘 要】在煤矿设备的“管、用、养、修”环节中,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至关重要的。维护保养,除了对机械、电气设备的检查、调整、紧固以外,重要的工作就是。特别是煤矿井下采掘头面的粉尘、煤尘较大。搞好设备的对保证其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率和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通过对设备不规范的原因分析,采取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了煤矿设备正常运转,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率,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

【关键词】煤矿设备;管理;采取措施;重要意义

1 煤矿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煤矿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由于工作不当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如钢丝绳、滚动轴承、齿轮等磨损过快,两三个月就要更换,造成工作周期短,维护费用高;联轴器的齿磨损,严重的两个月就磨秃了,结果是电动机与相关机构脱开,成为安全事故隐患。

机械设备是维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在许多煤矿上,已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矿特点的管理制度,使维修、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修理周期,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从损坏设备的统计分析表明,约有40%以上的机械设备故障是由于不良引起的。

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打油、加油等一般性工作,还包括从油的选用、保管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等技术管理系统,按照设备的性能、特点及其作业条件、环境等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备制度。目前,煤矿井下司机文化素质很低,他们对设备性能、构造特点不够熟悉,缺乏技术知识,而从事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时只注意一般性工作任务安排,忽视技术指导,而且设备多、人员少,往往导致不到位,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 方法及使用要点

(1)油脂必须清洁,不能混有杂物,以免降低油品质量。

(2)点应保持清洁,用油前凡需的部位都应清洗干净,不能留有脏物及水份。

(3)各类油要有专用的密封容器和漏斗、油枪等加油工具,并应保持器具的清洁。

(4)按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油脂。

(5)确定用油牌号,确定后不能与其他不同牌号的油品混合使用。

(6)潮湿的场合不宜选用钠基脂。

(7)开式齿轮和钢丝绳时,应先把油污清除后,再涂刷合适的脂。

(8)对集中系统宜选用低稠度脂,在低温或管线较长时,应选用较软的脂。

(9)没有注油点的转动部位,可用稀油滴入各转动缝隙中,以减少磨损和防止锈蚀。

(10)对电气设备进行时,必须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11)清洗齿轮箱时,应先放干废油,加入清洗剂至适当高度,空转数分钟后,将清洗剂放干净,然后加入新油。

(12)定期取样化验,并及时换油。

另外,对于工作频繁的重要机械和电气部件,如钢丝绳、滑轮和滑轮组、制动器的各销轴,控制器和接触器的转轴,电磁铁销轴、联动轴等部位,必须及时进行。对于其他零部件的,可结合设备保养和日检、周检、月检、半年检、年检的工作同时进行。

3 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在管理人员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表现在:其一,油量越多越好。认为“油多省轴”,油的添加量越多越好,越满越好。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油的添加量一定要适当,过多不仅会使阻力增大,增加动力消耗,而且部位容易过热,导致油脂过早劣化,缩短设备的维修期。当然过少也达不到目的。因此,时一定要按规定加注,严格用量。其二,只注意加够了油脂,而忽视对油脂品种、牌号的选用。好坏不仅取决于油脂的多少,还取决于油脂品种、牌号是否合适。有人认为,只要是加注油脂的部位,不管是何种机构部件,何种工作环境,可一律采用同一种牌号、同一材料的油脂。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增加设备非正常磨损。当机构运行环境潮湿时,若在部位只加注钠基脂,则由于其吸水性强,很快会变质失效。极压锂基脂和0号、1号脂一般用于集中系统,其目的是要使多数供脂部位得到一定量的补充,尤其是使难以供脂的部位得到必要的供脂量。但若把2号脂也用于集中,则由于其粘度高,流动性差,效果将大不如0号、1号脂。起重设备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油脂,如钢丝绳有钢丝绳麻芯脂、钢丝绳表面脂;减速器根据冬、夏季采用不同的工业齿轮油,在寒区冬季用脂枪加注可用稠度为0号的脂;轴承推荐用锂基脂等。

4 几点注意事项

过去一直用高粘度油以增强油膜。但实践经验表明,适当降低等级粘度用油是可行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粘度较大的油在摩擦表面间形成的油膜厚度较之粘度小的油所形成的要大。但粘度过大,造成的摩擦损失大。因此,在保证足够的油膜厚度时,可以采用低粘度油。这样既可降低能耗,又可节油,而且还能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增强效果。此外,应把定期换油改为按质换油。在定期验油的基础上,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换油。

5 结语

(1)要保障技术管理工作高效运作,不仅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且要有高水平的技术管理人员。随着机械设备朝大型化、自动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技术对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既要懂技术,又要熟悉机构设备性能。要通过教育培训,大力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对第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及司机的知识教育,严格操作规程,把管理纳入科学和规范化的轨道。

(2)管理工作重要的一点是“规范化、制度化”要制定消耗定额和计划;编制图表、卡片;编制、绘制维修与有关的资料和图纸;试验确定代用油品;做好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积极推广新技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首先要保证的是机械设备的“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的“五定”制度,即由专门人员负责设备的工作;按规定的部位、点加注油脂;根据油质情况,定时加油,按时添油、换油;根据机械实际运行环境、状态,按规定的油脂品种、牌号、油量加注,以最大限度减少或消灭零件的不良点,做到“预知维修”,保持机械设备安全持续地运转。做到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吴兆宏,朱华,葛世荣.煤矿生产中的摩擦学问题[J].矿山机械,2005,33(6).

[2]谷裕,杨金波.浅谈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J].甘肃科技,2005,21(3).

[3]韩永海.煤矿机械维修性的初探[J].煤矿机械,2005(6).

作者简介:

赵志永,男,安徽六安人,1986年7出生,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现在淮浙煤电公司顾北煤矿分公司综掘一区从事综掘技术管理工作。

王欢,男,安徽淮南人,1983年3出生,2008年12月毕业于安徽省委党校煤矿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现任淮浙煤电公司顾北煤矿分公司综掘一区区长、书记。

宋华,男,安徽淮南人,1966年4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矿建专业,现任淮浙煤电公司顾北煤矿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上一篇:煤炭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与清洁开采技术 下一篇:数控机床在钣金加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