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一体化、排他性销售与寡头竞争中的非对称均衡

时间:2022-09-29 07:04:04

纵向一体化、排他性销售与寡头竞争中的非对称均衡

[摘要]跨国公司往往通过使用排他性销售渠道(ED)或者纵向一体化(VI )进入东道国并进行竞争。这两种竞争策略的相似性和不完全替代性,使之成为本文的分析对象。在同一个东道国进行竞争的两个生产相似产品的寡头,当一方欲领先一步,应选择何种竞争策略来先动;当竞争对手先动选择一个竞争策略时,己方采取何种策略才能减少甚至摆脱后发劣势。本文通过建立两寡头Stackelberg数量竞争模型分析表明,跨国公司现实竞争中对于VI或者ED的偏好决不是偶然,而是经过理性博弈后的一种均衡。

[关键词]纵向一体化;排他性销售;后发劣势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1-0015-08

一、引言和文献回顾

(一)引 言

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以下简称为VI)在本文中专指下游(产品生产)企业与上游(要素生产)企业通过兼并或联合,形成原材料供应和生产环节的纵向完整的生产体系。排他性销售(Exclusive Dealing,以下简称为ED)是指生产厂家与零售商之间达成的、零售商承诺只销售该厂家产品的一种契约安排。例如,富士公司在海外设立专卖富士胶卷和影像器材的专卖店。

显然,VI和ED都是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关系。一般来说,纵向限制可以分为纵向价格限制和纵向非价格限制。纵向价格限制(常常发生在生产厂家和零售商之间)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反竞争行为,会受到各国反垄断法的管制。在本文中,我们假设无论是VI抑或ED,都是企业间的纵向非价格关系,或者更明确地说,仅仅存在生产厂家向上游兼并(VI)或者向下游联合(ED),而不涉及对于零售价格方面达成的任何约束性或者对竞争产生扭曲性的协议。因而可以认为这是两种类似但却并非完全替代的市场进入策略。

(二)文献回顾

对于跨国公司竞争行为的观察表明,跨国公司对于VI和ED的偏好是不同的。Sadao Nagaoka & Akira Goto[1]在研究日美贸易冲突的问题中发现,以日本和美国的典型性行业―半导体、汽车零部件以及影像业为例,与美国和欧洲的生产厂商相比,日本厂家的纵向一体化程度要低得多,而日本企业更多采用的是ED(日语中的keiretu)。例如日本的所有九大汽车生产厂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排他性销售渠道,而美国的企业却极少拥有销售商的股份,30%的美国企业厂家不选择ED销售(MITI-DOC Joint Study)。那么,为什么不同的跨国公司会对ED和VI各有偏好呢?这是经过博弈后的一种稳定的均衡策略呢,还是在达到均衡之前的一种偶然的中间状态呢?当竞争对手选择了某一竞争策略之后,己方的占优策略是同种策略还是另一种策略呢?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作为副产品,我们在某些情况的分析中会顺便提及后发劣势的问题,但这并非本文分析的重点。

当然,本文只所以选取VI和ED作为分析对象,原因不仅是从实践中观察到的有趣现象,还因为它们是有部分替代性但不可完全替代的两大竞争策略,同时又往往是各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

从形式上看,VI是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的整合,而ED是下游企业向零售环节的整合,都为垂直整合关系。从竞争效果上看,VI和ED都带有反竞争性(anti-competitive)的色彩,因而是各国管制的对象。第一,市场结构效应。二者都有市场阻隔效应或称市场关闭效应(Market Foreclosure Effect)。ED使其他生产厂家无法通过该(通常是效率较高的)零售商销售产品,以致被迫选择效率较低的销售渠道,从而挤压竞争对手[2]。VI的效应与其类似,但作用机制不同。VI使被VI的上游企业退出上游市场(而进入企业),这导致上游市场集中度从而要素价格的提高,这样通过提高下游同类企业的生产成本而挤压竞争对手[3],这也称为竞争效应或成本效应。第二,二者都可降低下游企业的风险。长期的ED合同能够确保稳定的销售量和批发价,从而降低生产厂家的风险[4]。而VI通过将上游企业并购到本企业内部,减少了原材料供货环节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三,福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ED总是能够使零售价格下降,因而总能够使消费者福利上升,并且消费者的福利与被ED的零售商的数目成正比[2]。而VI是否会使社会福利下降,取决于上游市场和下游市场的相对集中度:如果下游市场相对集中度相对更高,则VI不会使社会福利下降[5]。在本文的模型中,假设下游市场只有两个寡头,而上游市场有n个企业,从而我们不必费神去研究福利问题。而正是由于纵向非价格限制的复杂的福利含义(纵向限制有利于消费者福利的性质在法律中被称为“补救的特性”),在(尤其是美国的)反垄断的实践中,往往采取“合理规则”,即更重视纵向关系的经济效果和效率含义,而不是市场结构①。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各国反垄断的实践中看,VI或者ED都有可能成为《反垄断法》或者《反不正当竞争法》管制的行为。鉴于反垄断法最早出现于美国,本文主要引用美国的《谢尔曼法》第1条②和《克莱顿法》第7条③。根据各国反垄断的实践,纵向非价格限制行为本身并不是违法的,但是,如果行为的结果达到了“实质性限制竞争”的程度,就会成为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本模型假设有n个进行古诺竞争的生产要素生产企业和无数个进行完全竞争的零售商,因此可以合理地认为,单独使用VI或者ED影响到的仅是上游或零售环节的一小部分市场,从而不会被认为构成《克莱顿法》第7条的“实质性地限制竞争”。但是,法律上在判断是否构成“垄断”时,除了考察市场结构以外,重点在于分析和确认竞争者是否具有谋求垄断的积极行为。也就是说,反垄断法反对的并不是单纯的垄断状态,而是谋求垄断的独占行为。那么,由于在本模型中的产品生产企业只有两家,本身就是寡头竞争的格局,而且生产同种(尽管具差异性)产品(因而属于相关市场),如果在使用了VI以后还谋求使用ED或者相反,那么就很可能(尽管不是一定)被认定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而被反垄断法所禁止。因此,本文中假设东道国不允许同时使用VI和ED来打压竞争对手,因为有滥用市场地位之嫌。

接下来,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刻画模型,第三部分求解并分析模型,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含义。

二、模型建立

本模型的主要假设有两个方面:

(一)市场结构

本模型中有四类参与人,按照产业链条和产品流向依次为:生产要素生产企业(称为上游企业)、产品生产企业(称为下游企业)、零售商、消费者。其中消费者决定产品需求,产品生产企业决定要素需求。假设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生产同类但异质产品的跨国公司(A、B)进入到同一个东道国④。在这个东道国里没有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所以,这两个产品生产企业在东道国进行双寡头竞争,竞争方式为:同时决策时为古诺竞争,序列决策时为Stackelber量领先竞争模式。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只用到一种生产要素。而这些生产要素是由东道国的n个( n很大但不是无穷大)以固定边际成本k生产同质生产要素的厂商提供,他们之间进行古诺竞争。同时,假设该国的这个行业有无数个零售商,从而零售环节是完全竞争的。

假设下游企业采用最简单的生产技术,即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投入可以无成本的转换成一单位的产成品。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c就是下游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

假设下游企业的产品卖给零售商的价格是批发价,分别为?棕A、?棕B,而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的PA、PB。零售商销售A企业和B企业的产品的边际销售成本都是常数θ。如果某企业选择ED,那么,它会在对零售商进行投资⑤,假下游企业的销售成本为零,即不对零售商进行任何投资⑥。因此,

Pi=?棕i+θ(i=A,B)当企业i不进行ED时;

Pi=?棕i+θ -Ii(i=A,B)当企业i进行ED时。

本模型对参数的要求如下⑦:

2eb2-b-ed2 >0;

4eb2-ed2-2b-2ebd >0;

(2eb-1)(2eb-ed-1)-e2d2 >0

最后,与[2]不同的是,我们的模型假设被ED的零售商只能销售该企业的产品,而没有被 的零售商可以同时销售两个企业的产品。也就是说,采取ED的企业产品不仅被独家销售,而且还在其他零售商处销售⑧,但是产品生产商只对被其ED的零售商进行投资。

(二)需求侧

假设东道国的代表性消费者的优化问题为:

s.t.PAqA+PBqB+T=M

其中,0≤d≤b,d表示两种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如果d =0,则两种产品完全不可替代;如果d=b,则两种产品是完全无差异,即完全可替代的。也就是说,d越小,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T为代表性消费者消费的除了该产品以外其它产品总和,将其价格标准化为1。M为代表性消费者的收入。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解上述优化问题,可以得到代表性消费者(从而也是市场)的逆需求函数:

PA=a-bqA-dqB

PB=a-bqB-dqA

三、模型求解及分析

我们要分析的是,生产同类但有差异化的产品的两个寡头,在东道国进行竞争时,将选择使用VI还是ED作为竞争策略?如果有一个企业先动,选择了其中一个策略,那么后动者应该选择何种策略加以应对?而理性的先动者预测到后动者的应对策略以后,先动者应该选择何种策略进入东道国?

(O)双方保持古诺竞争时的并购前均衡(pre-merger equilibrium)

并购前,企业A和企业B保持相对稳定的古诺竞争状态。那么,此时是两阶段同时博弈。第一阶段:上游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量;第二阶段:下游企业根据已经确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和产量通过利润最大化来决定产成品的价格和产量。我们采用逆向归纳法解出古诺竞争的均衡解:

古诺竞争的均衡解是双方选择的竞争策略是否可行的最低判断标准,因为选择竞争策略一定要比什么都不做而单纯进行古诺竞争所获的利润要高才具有可行性。在下文的分析中,不失一般性,我们都假设A是先动者,即A首先选取竞争策略打破古诺均衡。

(一)A先动,选择VI,B不动时的均衡

假设被VI的上游企业会退出上游市场的古诺竞争,从而只以不变的边际成本k向VI它的下游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其他的上游企业仍然进行古诺竞争并确定要素价格和数量。因而VI有三个效应:第一,使上游市场的集中度增加。第二,使下游市场对上游市场的要素需求减少。第三,选择VI的下游由于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会更加积极进取(aggressive)。

设A企业把n个上游企业中的一个给VI,那么这个上游企业就会以边际成本k向A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因此,A的边际成本为k,而B的边际成本依然为c,而且有k

a>c, a≥k, k≤c a-c≤a-k

如果A先动,A企业会尽得先机,不仅能够获得比古诺均衡时更大的利润,而且还能够获得比B企业更大的利润。而B企业因为后动就处于竞争劣势,受到对方的挤压。

(二)A选择VI,B也选择VI时的均衡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假设上游企业在看到两个寡头进入本国后,都争相为这两个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因为在本国相同行业内没有其它企业。而当A企业和B企业都选择VI策略后,剩下的(n -2)个上游企业马上无成本地转而为其它行业提供生产要素。因为我们一开始就假定,生产要素是同质的,因此,这里进一步假设企业转向其它需求者无转换成本(no switching cost)是合理的⑩。此时,B选择与A进行tit-for-tat竞争。VI后,A和B分别由一个上游企业以固定边际成本 为其提供生产要素。尽管从表面上看,A和B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但要时刻记住A是先动者。所以,A将继续享有先动优势。我们依然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即可看到这一结果。

中n为很大的正数,所以该条件自然满足。

这样,作为一个副产品,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命题1:当先动者选择VI时,若后动者以同种竞争策略加以应对,不足以摆脱后发劣势。

如上分析,通过以牙还牙的“硬碰硬”,B企业挽回了因后动而导致的部分损失,也成功地把A企业的利润给拉了下来,但是依然未能够完全摆脱后发劣势:B的利润不仅低于A,而且低于古诺水平,但是先动的A企业则恰恰相反。

由此可以看出,时机的抓取对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有多么地重要:一旦被竞争对手抢先一步,那么后动者即使采取“自杀式”竞争策略也无济于事,因为为时已晚。

(三)A选择VI,B选择ED时的均衡

如果B回避以同样的策略与A竞争,那么,它可以选择ED。B选择ED后,再决定在其ED的零售商处进行投资的数量IB。此时,因为A没有选择ED,所以,IA =0。

PA=?棕?住+θ, PB=?棕B+θ-IB

这样,B的优化问题变为选择qB, IB,以使利润最大化。

VI的可行性条件显然满足。

下面分析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同时,对ED策略有效性的影响。

因为0≤d≤b,所以,我们来分析两种极端情况。

首先,当d=0时,

当差异化程度最大时,ED策略最为有效。

当d=b时,

命题2:当先动者选择VI时,后动者选择ED进行竞争总比选择VI占优,尽管这并不保证后动者一定能完全摆脱后发劣势。

命题3:要有效地实施ED策略,必须要么有较大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要么有较小的投资成本和较小的产品差异化程度的某种组合。

所以此时ED仍不能完全使B摆脱后发劣势。因此,要想使ED策略成功打击到对手,必须要么有较大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要么有较小的投资成本和较小的产品差异化程度的某种组合。

引理4:后发劣势有惰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的前提假设下,无论后动者如何选择,总是无法摆脱后发劣势,只能通过选取适当的竞争策略来减少自己的后发劣势。但如果将分析扩大到允许同时使用VI和ED时,情况就会不同。不过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很自然地,如果A先动,选择的不是VI而是ED时,会怎样呢?

(四)A选择ED,B不动时的均衡

经过计算,

(五)A选择 ,B选择VI时的均衡

经过计算,

可行。

(六)A选择ED,B也选择ED时的均衡

类似的,

通过计算,g(e,b,d)存在零点,具体来说,

通过检验,当ED可行时,VI总是比ED占优。

当A作为先动者选择ED时,与ED相比,B的占优策略是VI。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 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显然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无论是e或者d的何种组合,双方的策略选择总是非对称的,也就是tit-for-tat竞争结果是不会出现的。我们把这一结果总结为下面这个重要的命题。

命题4:在对于VI与ED的策略选择中,对称均衡是不存在的。

从上面的解析解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产品差异化程度和投资的成本结构使得VI和ED都可行的前提下,如果先动者A选择VI,B的最优策略是ED;如果先动者A选择ED,B的最优策略是VI。也就是说,在对方已经领先一步的情况下,与其和它“硬碰硬”,不如转而寻求其他的竞争策略,从而有可能降低后发劣势。

通过分析,我们就可以回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由于对称均衡不存在,因此不同的博弈方对于VI或者ED的偏好并不是偶然,而是双方经过理性博弈后的一种均衡。

先动者往往会选择以VI进入东道国(当然在满足可行性条件的前提下),而不是以ED。这表明,先动者的策略选择也不是随机的,很可能有历史性因素。这一结果与“汽车行业中的美国跨国公司更偏好使用VI而非ED,而影像半导体行业中的日本跨国公司恰恰相反”的事实相吻合。

(二)政策建议

本模型将VI和ED同时纳入分析框架,通过建立简单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出非对称均衡解。这对我国的跨国公司有重要的启示:盲目地模仿竞争对手或者盲目地消极悲观都是不理智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取决于时机和竞争策略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本模型说明,在已经失去先动优势的情况下,面临先动者的竞争策略,己方仅仅机械地甚至盲目地模仿先动者的策略是不够的。这样做固然可以通过竞争效应加剧竞争程度而至多使先动者的领先优势暂时消除,但却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好处。而且我们也已经看到,历史性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我国企业拟进入的东道国(即第三国)的行业已经被一个强大的对手以并购上游企业的方式进入了,我国企业就不应该盲目地仍然进行跨国并购。我国企业的一大误区就是,当国内很多企业从事跨国并购的时候,就一窝蜂地没有任何并购前和并购后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毫无目的地盲目跟风。前几年出现的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纷纷折戟就是例证。虽然原因不尽然是模仿竞争对手,但是从这个简单的模型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当己方已失先机时,战略反应相当重要,因为快速的战略反应可能使后发劣势缩小甚至逆转,所以盲目的悲观是不必要的。如果放在动态的环境中考虑,反应时滞越长,对方经贴现后的利润现值就越大,则彻底扭转劣势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后发劣势在很多情况下比较显著且具有很强的惰性,因而后动企业策略选择得恰当与否就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决不能满足于甚至炫耀于拥有劳动力和原材料方面的成本优势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因为这种比较优势可能由于在竞争中的后发而导致竞争劣势,而且是具有惰性的竞争劣势。

(三)创新和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模型将先行者的先动优势纳入了分析框架,从而使两寡头从静态博弈转变到了动态博弈。在早先此领域的其它论文或著述中,绝大多数只考虑了静态竞争中的博弈均衡结果,本文的这一改变使模型更接近于现实。第二,本模型将VI和ED同时纳入分析框架,从而使得本模型得以发现有趣的结果。尽管研究VI和ED的文献浩如烟海,但能够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及二者的,也不过将这两种策略的效应加以比较而已,把这两种具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可相互替代的竞争策略同时纳入一个模型的分析并建立模型,在这之前还没有。因此,本文也希望在这一方面做出点理论性的贡献。

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如果东道国的反垄断规制比较宽松,允许跨国公司同时使用VI和ED两种竞争策略,必然会有其他有意思的结果出现。第二,本模型中的许多假设尽管具有一定限度内的合理性,但是难免与现实情况不是非常吻合,而把这些前提假定加以放松,进一步修改模型,很可能成为非常有意义而且有意思的工作。比如,两个寡头的竞争结构只是对经济现实的高度浓缩和抽象化,往往在这个或那个行业中,各个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不是双寡头竞争,而是多寡头竞争甚至垄断竞争,那么,放松这个假设会得到什么不同的结果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附 录:

附录1:本文中所用的符号列表

j=A或B;s=1,2,…,12

ωj ―企业j的产品的批发价格

Pj ―企业j的产品的零售价格

θ ―企业j的产品的边际零售成本

n ―要素生产企业的数目

c ―要素价格,从而也是下游企业的边际成本

k ―要素生产企业的边际成本,为常数

Ij ―企业j由于对零售商进行投资所带来的产品价格的边际下降

a ―效用函数中的一个参数

M ―代表性消费者的总收入

qj ―消费者对企业 的产品的需求量

T ―代表性消费者消费的除了文中所探讨的产品以外的其它产品总和消费,其价格标准化为1。

b和d ―d表示两寡头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如果d =0,两产品具有完全差异性;d =b,两产品为完全替代品。因此,0≤d≤b。

为了避免不必要地增加符号上的复杂性,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我们在求解过程中的符号除了最终的均衡结果附录2: A选择VI,B选择VI+ED时的均衡

把B的边际成本由c改为k,重复上面的程序,可以得到,

附录3: A选择ED,B选择VI+ED时的均衡

maxπA=(ωB-c)qA=(a-bqA-dqB-θ-c)qA

代表性上游企业的优化问题为

附录4:A选择VI+ED,B不动

如果A选择混合进入策略,B依然采取古诺竞争而不作任何应对,

PA=ωA+θ-IA,PB=ωB+θ

B的边际成本函数的形式并未改变,

B利润最大化决策的结果依然是a-2bqB-dqA-θ-c =0

此为B的反应函数。

A企业将B企业的反应函数纳入自己的决策过程中,

要素的市场总需求为,

对要素的逆需求函数为

代表性上游企业的优化问题为:

maxΠi=(c-k)Qi

附录5:A选择VI+ED,B选择VI

maxπB=(ωB-k)qB=(a-bqB-dqA-k)qB

附录6:A选择VI+ED,B选择ED

这样,B的优化问题变为选择qB, IB,以使利润最大化。

代表性上游企业的优化问题为

maxπi=(c-k)Qi

附录7:A选择VI+ED,B选择VI+ED

这样,B的优化问题变为选择qB, IB,以使利润最大化。

[注 释]

①其实甚至在横向限制的规制中,也逐渐趋向于这一点。

②Trusts, etc., in restraint of trade illegal; penalty every contract,combination in the form of trust or otherwise, or conspiracy, inrestraint of trade or commerce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or withforeign nations, is declared to be illegal. Every person who shall make any contract or engage in any combination or conspiracy hereby declared to be illegal shall be deemed guilty of a felony.

③No person engaged in commerce or in any activity affecting commerce shall acqui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the stock or other share capital and no person 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shall acquire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e assets of another person engaged also in commerce or in any activity affecting commerce, where in any line of commerce or in anyactivity affecting commerce in any section of the country, the effect of such acquisition may be substantially to lessen competition, or to tend to create a monopoly.

④“来自不同国家”这个假设对模型的解并没有实质影响。假定 这两个寡头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是因为隐含的认为不同国家的企业对于竞争策略更可能存在差异。这样,如果需要采取 或者竞争策略的话,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这两个跨国公司都会选择东道国的生产要素生产厂商或者零售商为合作伙伴,而不会舍近求远地回国去兼并上游企业。

⑤主要包括向零售商提供潜在客户源的信息、在广告和促销方面 提供技术支持、对零售商的员工进行销售培训、提供服务设施 和维修费用以及建立或装修零售渠道等。

⑥这也是为了简化计算而假设的,但这一假设有其合理性。因为 该东道国只有这两家跨国公司生产该产品,所以,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必然非常畅销,这样,就可以假设该产品一摆上货架就会被卖出,从而不需要下游企业促销、宣传等销售成本。

⑦这些参数要求是在模型求解完毕后为使各个变量有意义而做出的。

⑧这一假定更符合现实。因为我们更普遍看到的是既有柯达的专卖店,又可以在林林总总的零售商店看到柯达产品。当然,如果没有这一假定,那么本文将没有分析的必要。因为如果除了被 的零售商以外的其他零售商不能销售其产品的话,那么,竞争对手的必然选择也就是 。

⑨在比较这两种策略的优势时,仅仅以利润大小而不是市场份额作为衡量标准,是因为文献回顾中已经说过, 总是会使零售价 格下降,从而使消费者福利上升。而如果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利润得到提高,就说明销售量(即市场份额)不仅上升,而且 上升的幅度非常大,以至于抵消了价格下降(甚至再加上成本增加,如 )对利润的负向影响。另一方面,根据前人研究的结果,我们的模型由于下游市场集中度远远高于上游市场,因而 也能够提高社会福利。从而,以利润为衡量标准与以市场份额为衡量标准,在本模型中是一致的。

⑩这里也是一个合理而必要的简化。实质上,因为在两寡头竞争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不考虑其他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因此,可以假设除了两寡头以外的其他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为常数 。而这样做除了是我们的计算过程增加不必要的繁琐以外,对结果的分析毫无裨益。

[参考文献]

[1]Sadao Nagaoka, Akira Goto. ertical Restraints and Market Access[J]. Empirica, 1997, (24):21-36.

[2]David Besanko, Martin K. Perry. Equilibrium Incentives forExclusive Dealing in a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Oligopoly [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 (24):646-667.

[3]Joel Sandonis, Ramon Fauli-Oller. A Simple Model ofAnticompetitive Vertical Integration[J]. Working Paper, 2003.

[4]Ornstein S.I.Exclusive Dealing and Antitrust [J]. AntitrustBulletin, 1989, (34):65-98.

[5]Jonas Hackner.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Competition Policy [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 2003, (24):213-222.

Vertical Integration, Exclusive Dealing and Asymmetric Equilibrium in Oligopoly Competition

Guo Guixia1,Dong Baomin 2

(1.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 It is common f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choose such strategies as exclusive dealing (ED) or vertical integration (VI) to compete in the host countries. The two strategies are selected out for research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ies and non-substitutability.When competing as duopolists in a host country, how should the last mover response to the first mover?Can this choice help get rid of the backwardness?By setting up a Stackelberg Model, we conclude that it is by no means accidental for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have special preference towards VI or ED. And it is equilibrium through rational gaming.

Key words: exclusive dealing; vertical integration; last mover disadvantage

上一篇:社会保障对居民个人储蓄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 下一篇: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