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手机绑架生活

时间:2022-09-29 06:07:21

别让手机绑架生活

出境专家:罗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我国首批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多年,有丰富的网络和面谈心理咨询经验。

抽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这是古代的爱情。

“寒冷冬夜,围坐火炉,烤几个山芋,一家人闲话家常。”这是古代的亲情。

“久别重逢,促膝长谈,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是古代的友情。

微时代的今天,这样的美好再也难见,我们相聚也好,分离也好,主角变成了手机,手机,还是手机。请你放下手机,让我们来看看,手机如何成功地绑架了我们的生活。

“关掉Wifi,跟身边的人说说话吧”

现在的公众场所,茶楼饭店,为了吸引顾客,都会很醒目地在门外标明内有Wifi。我们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往往也是掏出手机问Wifi密码。以至于有人调侃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去年,一家咖啡馆反其道而行,在店外挂出了小黑板,上面写道:“我们没有Wifi,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

科技落后的时代,人们要沟通,只能写信,等候很久,方能收到一言片语,但那种期待,那种收到对方信息的惊喜,却美好而温暖。接着有了电话,有了短信,有点电脑,有了QQ,有了人人网,有了微博,有了微信……科技越来越发达,交流越来越便捷,但最后我们才发现,我们与亲人、恋人、朋友的关系却没有更加亲近,聚在一起时,我们甚至有了尴尬,似乎想说的话,都通过手机说完了,各自的生活和心情,也通过微博微信展示过了,为了避免冷场,于是我们继续各自玩手机。

笔者就此现象采访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罗红时,她一针见血地说,“这是手机互联网时代普遍的人际危机。”并举了一个典型例子:前年有一则“爷爷怒摔盘子离席回房”的新闻,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饭,平日大家都忙,相聚的机会并不多,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留下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转身回了房间。

造成这种情感关系危机的原因何在?罗红老师将之总结为“心理不在场”,即身处在某个环境,但心并不在这里,“身在曹营心在汉”。其实不管在亲情、友情,还是一般的社会交往中,“心理不在场”对社会关系都是极具破坏力的,它在无形中让你给别人留下了冷漠、不懂人情世故、不礼貌等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你人际关系的发展。

留心一点观察就会发现,这种“心理不在场”举目皆是:参加一个古琴雅集,大家最感兴趣的不是古琴,而是拍下古琴老师发微信;参加一场茶道活动,大家最感兴趣的不是茶,而是拍下茶室和茶具发微博;最后剩下台上的琴人和茶人失落叹息……此类雅事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大家忙着分享,却忘了将心放在当下这一刻。

“当我们与他人同处一处时,你的‘心里在场’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使你成为了这个心理场中的一份子。”罗红分析道,“比如在一个party,在一个临时聚会上,怎样使自己和他人显得自在和不拘谨呢?‘心理在场’非常重要。即使你没有说话,但专注地聆听别人说话,别人也能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和兴趣,这同样能赢得别人的好感。这时候如果你还在低头玩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然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中,总结出一些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并发表新著《长寿工程》。该书列出了“长寿关键要素排行榜”,高居榜首的竟然是人际关系。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男性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研究还发现,常与朋友小聚适度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长寿。

手机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成了人们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但手机是一种机器,用得太多,就会让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从而使情感变得疏远。所以虚拟世界的东西,还得落到现实中。关掉Wifi,跟身边的人说说话吧,不要让我们的物理距离更近,心的距离却变得更远。

互联网上瘾,专注力下降

对数字化设备和社交媒体的痴迷,到了一定程度,会让人上瘾,跟孩子玩游戏上瘾一样。当然,这是个时代现象,超过六成成人拥有智能手机,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一种经常扰的生活。我们周围的人,不分年龄和性别,都在低头查看手机,在会议上,在谈话中,在聚会上,在车上,甚至在与孩子家人共度时光的餐桌上。

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除了危害人际关系,还会使人精神涣散,专注力下降,不能安心做一件事,比如工作,学习,阅读。

有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很多成人看小说或一本厚的书,结果发现超过80%的人连第一页都难以坚持读完,就去查看手机。数字化信息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我们大脑的思考功能,让我们直接接受条款式的总结,比如那些网络上普遍流传的心灵鸡汤。

需要学习和工作时同样如此,数字化设备对人的打扰和对注意力的转移是惊人的,朋友圈、资讯、微博、性感的新闻标题甚至一个简单的链接,都在诱惑人们离开书本和工作。有统计显示,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经常被打断,其实是自我打断,因为他们平均每三分钟就要查看一次手机,如果他们被屏幕上的内容吸引,平均要耽误23分钟才能结束,回到之前的手头工作上。

“这是更深层次的一个问题。”做了十多年网络心理咨询的罗红说,“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长期玩手机,会对大脑功能区造成损伤,尤其是额叶的损伤。大脑额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君王’,注意力、计划性、神圣感、意志力都高级心理活动,都是额叶的功能。那额叶损伤带来的心理问题就是注意力严重涣散,预见性受损,缺乏意志力,难以统筹计划、理性地思考问题,如此一来,学习和工作当然要受影响。”

至于为什么大家如此痴迷手机互联网,罗红认为跟现在整个社会浮躁的大环境有关系。因为浮躁,人们就难得安静下来思考,也难以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来我这里做咨询的人,有很多是很内向和安静的,但他们内心往往很自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能融入那些热闹喧哗的场合。其实一个人能在喧闹的环境中保持住自己的一份宁静,正是他的价值所在,但浮躁的社会,安静往往不被人们看成一个优点。”于是我们只能跟随潮流,追捧着新款的手机,迷恋着快速跟新换代的社交媒体。但这如果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工作学习,我们就不得不来思考,该如何改善这种状况?罗红的意见是,新的社交媒体当然可以运用,这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体验,但不能痴迷于此,玩手机更要分场合。从恢复专注力来说,有空时应该少玩手机,多去运动,运动有助于恢复我们健康的身体状态,修复受损的大脑功能,从而恢复我们注意力的集中。

擦亮你的火眼金睛,让谣言无所遁形

网络社交媒体是产生谣言的温床,如果你没有客观冷静的判断力,没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那些社交媒体上鱼龙混杂的文章和咨询,还会彻底扰乱你的生活。情感专家几天一变、标准不一的观点,心灵鸡汤互相矛盾的说辞,健康帖子耸人听闻的“真相”,我们该听谁的?如果难以辨别,结果就是纠结……本期专题讨论的是“健康伪科学”,前两篇文章已经讨论了一些饮食和运动上的谣言,事实上,其他的健康谣言,也不胜枚举。

譬如广为人知的“可乐杀精”,生存的环境首先是适宜的温度,产生的温度一般比体温低1~2℃,因此位于人体的腹腔外,我们饮用的可乐会被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吸收掉,无法直接接触。而且目前也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证明可乐会杀精。倒是2001年~2006年间,丹麦医生詹森(Tina Kold Jensen)对2554名年轻男子的质量和咖啡因摄入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每日可乐在两瓶(500ml装)以下者,其的数量、活力与形态都不会受到影响。

健康谣言还有很多,“酸性体质易患癌”,“经期洗头易患癌”,“指甲上的月牙越多越健康”,“多喝骨头汤补钙”……你中了几枪?

由于大家最关心健康,于是“健康伪科学”也满天飞,已有的例子举不尽,新的谣言也必定会继续层出不穷。所以学会如何鉴别才是关键,以下几个原则,大家可以参考――

明显违反常识的不要轻信:譬如土豆烧牛肉不能吃,小葱拌豆腐不能吃,茶叶蛋不能吃,想想看,如果它们真的有毒,不知道多少家庭被毒死了。

“包治百病,或吃了保证不生病”的药方不要轻信:还记得前些年号称绿豆包治百病的某神医么,结果是自己患了脑梗住院。

宣扬与现代医学违背的知识不可轻信:譬如号称能治癌症的一些秘方,这个全世界医学界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如果真有秘方,那秘方创始人早就名垂青史了。

歪解科学观点的不可轻信:譬如微信公共号“自然医学与养生”宣扬的“晚饭不吃,饿治百病”,搬出了明代太医刘纯的“过饱伤人,饿治百病”的观点,但为了吸人眼球,“晚饭少吃”硬是被歪解成了“晚饭不吃”。

罗红老师说得好,很多文章不过是“标题党”吸引眼球,引起人的好奇心理而已,有空时看看可以,科不科学,还得自己去判断,如果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不是权威的平台,不可盲目相信,更不要因此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上一篇:第一讲 酒史略述 下一篇:苍狼白鹿与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