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控制有望

时间:2022-09-29 05:31:15

过敏性鼻炎控制有望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取决于病人的过敏体质和环境中过敏原的存在,两者缺一不可。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改变人的体质,从这一点来说,过敏性鼻炎是难以根治的。但是,过敏体质者只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正规用药,就可全面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甚至不发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病人与医生密切配合,一方面避免接触过敏原,另一方面坚持长期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

随着工业化进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除了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过敏原,不仅增加了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还加重了相关症状。如柴油机燃烧产生的芳香烃化合物、医用手套中的乳胶等都具有较强的致敏性。一些室内污染源,如香烟、装修和新木制家具中释放出来的甲醛,以及室外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此外,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和营养过剩也可能促进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鼻炎患病率逐年增高。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通过自身体验去寻找过敏原,并设法避免接触,这样,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就会得到明显改善。例如,一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患儿,每次去外婆家住宿后,鼻炎都会加重。后来,她母亲发现孩子是对外婆家养的大花猫过敏,从此不让孩子接触猫、狗等宠物,就再也没有发生过鼻炎。另有一中年人,每年8~10月都要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一次他于8月到海南出差半个多月,惊喜地发现到海南后,鼻炎症状逐渐消失,于是断定他居住的北方城市中的某种花粉(或某几种花粉)是他的主要过敏原,而这种花粉在海南是不存在的。

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一些。遗憾的是,相当多的过敏原无处不在,而且非常隐蔽,不易被发现,因而很难避免。要控制过敏性鼻炎,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过敏原皮肤试验,以确定过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正规用药抗过敏

如今,安全有效的新药不断问世,使药物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的用药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有五类,即抗过敏药(抗组胺药)、鼻腔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改善鼻堵塞的血管收缩剂和减少鼻涕的药物,以前两类为主。选择哪种药物需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定。

常用的抗过敏口服药有扑尔敏、息斯敏、仙特敏、开瑞坦等。扑尔敏需一日服用三次,服用后可出现嗜睡、困倦、口干等副作用,但价格便宜;其他三种药品每日仅需服用一次,没有困倦的副作用,特点是起效快,对鼻痒、喷嚏、流涕都有效,也能改善鼻堵塞症状。近十年来,有了鼻腔喷入或滴入的抗过敏药,使用更方便。

鼻腔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不同于静脉点滴、口服的激素类药物,它可阻断鼻黏膜炎症反应的不同阶段,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尤其对鼻堵塞较抗过敏药有更好的效果。可作为预防用药,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出现症状前2~3周开始用药,并持续到季节过后,可明显减轻发病症状。这类药中,以辅舒良和内舒拿起效快,安全性更高,适用于三四岁以上的患儿。这类药物为定量喷雾器,剂量准确,使用方便,每天一两次,被认为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用药。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全身应用的激素(如地塞米松等)滴鼻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因为其抗炎活性达不到鼻腔局部用药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将地塞米松与1%麻黄素配制为复方合剂,病人使用后症状也会有所改善,但这是麻黄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所致,并非地塞米松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采用何种药物(包括西药或中药)治疗,目前都不可能达到根治过敏性鼻炎的目的。因此,过敏性鼻炎病人应到正规医院诊治,并定期随访,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广告”上“可以根治”、“不愈退钱”等说法。

上一篇:非处方药常见问题释疑 下一篇:呕吐,应服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