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系统

时间:2022-09-29 04:15:54

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系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系统及其工程造价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电;弱电;系统;造价;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系统的基础,是一种开放式、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的统称,可以支持广泛的数据、话音设备及各种通信协议,如人体的血管一样,在智能建筑体中延伸。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结构化方式,具有高度灵活性,即使设备物理位置改变,也不需重新布线,其在计算机网络和电话网络综合布线中的成功应用,伴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推广。

一、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建筑物或者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也称开放式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依据诸节点的地理分配状况、网络配置状况和传递信息要求,安装相适应的布线基质和连接设施,从而便于对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等。综合起来,综合布线系统表现出如下的功能特点:

1.1 先进性

综合布线很好地消除了过去布线模式隐藏的诸多缺点。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急切地要求共享信息资源,特别是以电话业务为标志的通信网逐步被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取代,人们相当看重可以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的集成通信网。可见,综合布线系统替代单一、高价、复杂的传统布线系统,是符合信息时代的潮流,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

1.2 开放性

过去的布线系统,一旦用户选择了一种设备,相应地就固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布线方式及传输介质。一旦更换成新的设备,相应地就要更换原来的布线。可以预料,在完成施工的建筑物内,这种改变是相当有难度的,要耗费大量投资。

1.3 可靠性

综合布线使用高质量的材质,采用组合压接的方法,建造一套高水平的信息传输线路。全部线缆和相关元件均经过ISO认证,使用专业仪器调试每条线路的链路阻抗和衰减率,从而使电气性能的可靠性得到保证。系统的布线完全使用点到点对接,无论哪条线路出现都不会给其他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这让线路的运行和保养及问题检修变的简单快捷,因而使应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保证。

二、工程造价控制要点

1. 综合布线系统等级的选择

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有超5类(对应千兆以太网应用)和6类(对应万兆以太网应用)两种,通常这两种系统的造价会相差20~30%。实际上,就计算机系统的传输网络而言,超5类系统已可满足大部分办公应用。而对于数据中心、图像、可视会议等类用途则需选用6类系统。在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时,影响等级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5点。

① 布线系统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不易改动。而一般的装修工程更新周期约为10~15年,由于数据应用发展的不确定性,常常使设计者在等级的选择上容易偏向就高不就低。

② 对实际应用的业务分析不够细致。一个单位(或公司)中,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特点各不相同,对传输网络的速率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同一个部门的业务在若干年内的变化实际上并不大,对其业务现状和发展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测算并非难事,在此种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选择才是合理的。

③ 技术管理部门主导地位不强,日常工作中资料积累和统计缺失。这种现象在大单位中非常明显。当遇有基建项目时,与各业务部门进行的“需求调研会”实际上变成了简单的“办公桌和信息点数量统计会”,基本失去了技术调研的意义。

④ 在传输网络的技术先进性和工程投资之间不注重选取最佳平衡点,以“高”代“好”。

⑤ 偏向采用高端技术而不是“适用技术”。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在九六年的某个综合布线工程中即采用了光纤到桌技术。但在其后的十年内所有光纤信息点全部闲置,没有使用。

2. 对布线系统进行“综合”的选择

综合布线系统就其技术本质而言,确实可以将建筑物中的数据、语音、图像、监控、楼宇设备等各个系统的通信需求综合起来进行传输。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系统各有各的技术规范,其内数据通信的组网方式、信号形态、传输距离、对线缆的要求、使用和维护方式等差异极大,真要综合到一个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分配,造价和后期维护成本是极高的。因此,目前广泛使用的综合布线系统实际上只是对数据和语音这两种业务在传输线缆上进行了综合。但从线缆的传输速率上看,超五类线缆的带宽可到155MHZ,6类线缆的带宽可到255MHZ,而语音传输的使用带宽仅需300~3400HZ,差异巨大。仅就传输线缆而言,超5类数据线缆约2.20元/米,6类数据线缆约2.50~2.60元/米,而普通语音线缆只有0.50元/米,可见将语音业务综合到数据线缆上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3. 水平布线系统实际使用时性能等级的选择

综合布线系统建成时,均需对水平系统的固定链路进行仪表测试,通过后方能交付使用。此后跳接线缆和尾缆的特性即决定了水平信息通道的性能等级。厂制成品跳接线缆和尾缆性能有保证,但价格很贵。故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采用手工压制的方法自行制作跳接线缆和尾缆,一般均可通过超5类等级仪表测试,但很难达到6类标准。因此,一个按照6类等级统一建设的综合布线系统,使用时会面临两难境地:要么购买成品跳接线缆和尾缆,因用量极大而投资高昂;要么默许水平传输网络实际工作在超5类等级上。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之初,即应按照办公区域和实际需要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分类和规划,以避免盲目投资。

4. 综合布线系统成本计算

下面以一个按照GB 50311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综合布线系统为例,说明材料成本计算的一种方法。某建筑物地下3层,地上15层,总建筑面积约为3万平米,信息点约4000个。由于业务分布不同,7层以下设6个IDF间,7层以上每层设一个IDF间,但11层的IDF间与计算机房共用。

A) 材料选择:

① 水平系统信息电缆: 进口6类;

② 水平系统信息电缆配线架:快插式24口准电子配线架;

③ 垂 直 光 缆 系 统 : 单 模 、OM-3级多模光缆并用;

④ 光纤盘:LC插口准电子式;

⑤ 垂直铜缆系统:普通室内型电话电缆;

⑥ 主干铜缆配线架:国产10对/卡接式端子条,凹陷式背架;

⑦ IDF间内采用(600mmx600mm)/ 42 U设备机柜,按照50%配线、50%安装网络设备方式使用。

B) 水平系统材料成本

楼层平面水平信息电缆平均缆长:43米。

C) 垂直主干光缆系统材料成本

垂直光缆系统因各单位使用需求不同会有很大差异,成本很高。在本例中:

垂直主干光缆系统材料成本

D)垂直主干铜缆系统材料成本

本例中含有为电话交换机配备的架式MDF,普通综合布线系统中无此项。

垂直主干铜缆系统材料成本

E) 平均每信息点成本

本例中的综合布线系统总计3924个信息点。按上述方法计算,全系统平均每信息点材料成本约为344.54元。由上述可知,垂直光缆系统的构成较为复杂,成本偏高。若按照普通的综合布线系统(如不用准电子型配线架 / 光纤盘)进行设计,平均每信息点的材料成本还应低一些。

三、结束语

智能建筑拥有现代的通信手段和信息服务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安全、舒适高效率的办公及居住环境。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门,为智能建筑提供了可靠高速的信息通道,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与此同时,做好综合布线的造价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庭胜.浅析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刘锦华.智能建筑的系统性设计概论[J]甘肃科技,2009.

[3]李元建,杨清林.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

[4]EIA/ TIA- 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国际标准.

[5]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