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底稿模板 保证审计质量

时间:2022-09-29 03:09:52

运用底稿模板 保证审计质量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社会审计成果的运用,从审计鉴证的外部效用为主,逐步拓展到为自身经济业务进行诊断的过程。这种变化对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既喜又忧。喜的是审计业务范围扩展了,忧的是自身审计能力短时期内难于胜任。而解决这个瓶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恰当地运用社会审计底稿模板的操作规范,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以迎接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运用;底稿模板;规范操作;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83-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社会审计成果的运用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以往,许多单位为了投、融资的需要,将社会审计成果当做鉴证本单位、部门、行业经济活动的工具,使社会审计成果的运用范围较窄,部分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为此而陷入生存的困境。但随着经济活动市场化的深入,目前这种鉴证性外部使用社会审计成果的做法正在逐步弱化,而呈强劲势头的自我诊断式的审计鉴证在单位、部门甚至是行业等领域悄然兴起。即在上级考核所属单位的业绩之前,或者是有意向性的投资者在寻求合作伙伴之时,还有维持持续经营的经济业务鉴证等,均聘请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事前介入,对其经济活动的成果进行诊断,将检查出的问题如实提交给委托或者被审计单位进行补正,为顺利通过各种考核及检查创造条件,以提高本单位、部门、行业的信誉度。但接受此项审计任务的前提条件比较苛刻,这就是必须顺利地通过各种考核及检查,才能得到约定书中约定的审计报酬。否则,不仅要视考核及检查人员已发现,而审计人员未发现问题的大小扣减审计费用,并且还要承担经济及声誉损失的连带责任。这对审计力量相对弱小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但短期内能够解决这个瓶颈的方法之一,就是恰当地运用社会审计底稿模板,按照规范性操作的方法,来弥补审计力量不足的缺陷,使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也能从中分到一杯羹,以拓展自己生存的空间。

一、对号入座查内容

目前,在我国政府、内部、社会审计的3大审计体系中,各自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底稿模板。但惟独社会审计的底稿模板,是参照国际社会审计准则及已经进入我国世界知名4大会计师事务所通行的做法,由中注协统一编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底稿体系。适用范围上,不仅微观方面适用于单个的经济活动单位,宏观上也适用于集团化及行业式的审计;适用类型上,底稿模板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服务行业;适用内容上,不仅适合于现场审计业务的需要,也能满足审前准备、审后收尾的需要;鉴证业务方面,既适合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也适用于经济责任、财经法纪等审计业务。这种底稿模板的设计,不仅使审计力量相对强盛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经验相对丰富的主审人员更加得心应手,而且也使审计力量相对弱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经验相对欠缺的主审人员也能胜任。但这种胜任的前提条件,必须要转变观念,重视底稿模板的运用,才能使审计底稿模板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作用。传统的观念及做法,认为中小型审计项目由于收费较低,完全适用规范性的底稿模板会造成入不敷出,于是在实际操作中只是部分地选用规范性的底稿模板,有的还用自创简易工作底稿代替等。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节省了审计成本,却出现了许多漏审的内容,使审计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此也发生过多起经济纠纷案件的情况。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无论大小、力量强弱,都要转变观念,恰当地运用底稿模板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审计质量。一般情况下,每个科目底稿模板的设计,基本由5部分组成,即单个科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表,主要检查其内容的实在性及完整性;科目审定表,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检查有无虚列成分的情况;科目明细表的审定,就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明细逐项进行审定,检查其归类是否准确,费用分摊是否恰当等。如应当资本化的费用中是否有费用化的成分,费用化的摊销比例中是否有资本化的成分等;抽查的各个科目的样本中是否存在错误列报、不实列报、票据失真等情况。在检查往来款中,还要进行函证等程序;在货币资金、购入证券、库存货物的检查中,均要进行实地盘点等。审计人员在使用底稿模板时,基本是以问答的方式填写其数据,现场操作就像人们第一次使用自动照相机那样简便,审计人员只要熟悉《准则》精神,就基本能胜任常规性的审计工作。这也是社会审计协会如此精心设计底稿模板的初衷之一。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应将审计底稿模板的运用,贯穿到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使底稿模板既能帮助审计人员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又能引导审计人员有意识地注重审计质量,促使有形与无形依赖性的结合发挥其作用。

二、借助填表查问题

从审计理论的含义及国内外通行的做法看,审计工作的实质,就是为经营决策层查弊堵漏提供信息,通过决策层的措施使问题得到纠正,促使经济活动健康地发展。所以,审计人员在鉴证各项经济业务的活动中,就是要从中挤干水分和剔除各种杂质,为委托者提供货真价实的鉴证成果。这种审计理念与以往被审计单位对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要求之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鉴证效应,也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承担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审计中,有不少被审单位为了寻求合作伙伴的需要,无论本单位的经营成果如何,均利用支付报酬优势地位的影响,要求事务所对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于是一个时期虚假的鉴证报告比比皆是,为此工商管理机关在大部分企业的年检中,取消了原定必须经过社会中介审计的这道门槛,造成审计业务大量萎缩。还有极少数的社会中介机构,为了获取额外的报酬,不惜丧失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昧着良心越过职业道德的底线,帮助被审计单位粉饰财务报表,出具与事实相悖的审计鉴证报告,其结果不仅害己,而且也成为坑害广大投资者的帮凶,一定程度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这种操作方法还带来致命的副作用,使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岗人员养成了一种不良习惯,即在审计中只是按照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照葫芦画瓢式的填写财务报表,经被审计单位认可后就算完成任务。但这种给被审计单位当“长工”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随之而来的却是实打实地挑战,这就是为了能顺利地通过投资者及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关,委托者通常要在审计约定书中增加“待通过检查及考核后再付费”的条款。这里所表述的委托者,不仅指被审计单位,也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上级,还包括审计报告的使用者。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尽快转变观念,在审计中彻底抛弃“抄报表”的不良习惯,按照底稿模板的要求进行操作,在填制各项数据的同时实施审计,以此来保证审计质量。实际中,除了按底稿模板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应根据职业判断,恰当地确定应抽取的样本量,并与审计风险评估中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结合起来考虑;其抽查的金额与笔数,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覆盖面。对初步查出的问题,还要利用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随时调整应抽取的样本量等。通过审计,切实把应挤干的水分挤干,把应剔除的杂质剔出掉,为委托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鉴证信息。

三、对比分析查异常

在审计底稿模板的规范中,不仅有引导审计人员按规范性操作的程序,而且也有规范性操作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基本是以问答的方式给出题目,由审计人员在填表时解出答案。这就为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首先,对近3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现场操作中,应注重本期各项数据与往年相同或波动较大的金额进行分析,是否存在错报或误报的情况,或者是将负有重大损失浪费责任的数据裹在其中等,从中对不动及波动较大科目中的数据,找出一个合理性的解释。其次,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上级批复的各项经济指标为依据,逐项解剖经济指标的具体含义,检查已实现的经济指标中有无虚假成分,对已发现的虚假数据除如实在报表中剔除外,还要在附注中加以披露,让审计报告的使用者,能够直接地了解到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貌。再次,要针对生产经营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季节性较强的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年度间数据对比分析和市场环境的观察,找出经营成果中引起重大波动的原因,从而判断其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对生产经营活动相对均衡的单位,应从收入、支出波动异常的月份人手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年底月份的经营成果,重点分析是否存在人为调节盈亏的情况。第四,对经济活动单位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其一贯性及连续性的核算方法,有无年度内随意变更的情况;还要检查当期新增或减少核算科目的原因,以核实其经营成果等。以上分析的方法,在底稿模板的完成阶段均有设计,只要审计人员按照底稿模板的式样规范操作,就能比较容易地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另外,对被审计单位未有生产经营考核指标的,可用行业平均指标对其进行分析;对偏离行业指标过高或过低的数据,应当作为重点进行检查,力求将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成果做实在,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在底稿模板的操作中,切忌走捷径或图省事的举动,如随意简化底稿模板设计的程序,或者从中选出一部分使用等,这就为审计漏项埋下了祸根。在当前审计委托转型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秉承科学的工作态度,恰当地利用底稿模板的无形力量,来保证实际操作中有形的审计质量。

四、汇总信息查弊端

审计信息的汇总一般发生在现场审计基本结束,审计报告草稿未经被审计单位认签确认之前阶段。对于这一阶段规范性的操作,底稿模板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的数据按科目进行填写即可。对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应按不同的性质归纳后逐一列出,并按《准则》规定的要求对号入座,并提出改正的意见及建议。具体应由各主审人员按科目排序进行罗列,以单项审计成果向项目经理解交。项目经理将各主审交给的审计成果梳理后,对影响生产经营成果需要调账的数据,应在底稿模板设计的表格中如实进行调账;对于调账以外的问题,应在与报表审计相关的管理建议书中提出,并依据《准则》规定的要求及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可供操作的审计意见及建议,使审计工作真正起到审、帮、促的作用。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底稿模板中,对发现问题中需要调整报表的数据,应据实调整后换算出可以量化的财务比率数值,对比分析责任人在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对审计查出不涉及调账的问题,应在审计报告中专项列出,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以引起委托单位对被审计单位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关注,为加强管理提供翔实可靠的审计信息。在财经法纪审计中,底稿模板的审计汇总阶段,要求对问题的界定,应当以实话实说的方式逐一列出,以便使委托单位的司法等机关,在审理案件中能够直观地作出理性的判断。在其他的经济业务鉴证中,也应按照底稿模板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审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一定是经过挤干水分、剔除各种消极因素影响的经营成果,这样就能使委托单位一目了然地对被审计单位或自身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估价。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作为审计鉴证中比较特殊的经济业务之一,其特殊性就在于单个项目工程造价的构成,需要有工程造价审核资质的机构审核后,审计人员对其相对应的费用进行界定,从中剔除概算以外的各项支出后,才能据此编制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等。类似于上述的审计业务,在底稿模板中均有相对应的规范性操作指引,审计人员只要据此按照底稿模板规范性的要求进行操作,就能顺利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类型的审计任务。

综上所述,社会审计底稿模板的设计,能够科学地引导审计人员进入状态。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只要按照底稿模板规范性的要求填制其数据,并按一定的比例抽取样本量进行检查,就能顺利地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为委托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鉴证信息,以树立社会中介审计的权威性。

上一篇:浅谈高等教育的经济意义 下一篇:论我国幼儿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