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

时间:2022-09-29 02:20:56

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在享受新建房屋卫生厕所带来的方便的同时,多数将传统的人粪尿农田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放弃了,而将其通过冲水马桶排入村边的河沟进入河流水塘或湖泊,增加了水体的污染负荷,成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将武义县域所有的村庄全部纳入规划,根据不同村庄的人口特点、生活污水产生情况和自然净化能力,提出不同村庄生活污水的处理对策。即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覆盖率达到100%。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水污染;处理政策

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1.总 则

1.1规划目的

本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有效实施和农村生态环境的高效改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在科学评估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省里总体部署,提出武义县各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标、技术路线和项目时间表。

1.2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的通知》([2007]63号)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的通知(环发[2007]196号)

1.3规划原则

(1)整体谋划,科学安排。以武义县县域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治水)规划为先导,充分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容量及人口分布等因素,从全局和整体上科学安排武义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2)效率优先,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村庄具体情况和水处理技术及相关工程资源的可用性,在土地资源可用性和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的污水治理方案。

(3)因地制宜,技术合理。根据村庄不同的区域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受纳水体的环境背景等条件,充分考虑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源头地区、江河流域等不同敏感区域的敏感程度、环境容量、自净能力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等,提出经济实用,管理方便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艺。

1.4规划目标

将武义县域所有的村庄全部纳入规划,根据不同村庄的人口特点、生活污水产生情况和自然净化能力,提出不同村庄生活污水的处理对策。即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覆盖率达到100%。

2.武义县概况

2.1武义县地理位置

武义县隶属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南部。东与永康市、缙云县接壤,东北与义乌市交界,南与丽水市相依,西南与松阳县毗连,西与遂昌县为邻,西北与正北分别与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相接。

2.2武义县面积人口

武义县东西宽50千米,南北长59千米,从西南到东北呈长条形,总面积1577.2平方千米。人口33.74万,除汉族外,有畲、回、藏、苗、壮、满、侗、白等少数民族。

2.3武义县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84亿元,完成县域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2006―2020)编制,温泉隧道二期、明招路延伸、城南新区一纵道路等框架道路和“一湖三园”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建设安置房18.8万m2,实施旧城改造近4万m2。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整治城区户外广告,在中心城区实施“双禁”,“数字城管”系统投入使用,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共完成342个村的村庄整治和266个村的生态村建设,启动实施11个村的农房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78亿元,全面实施农村“清泉工程”,共解决了17.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石硖水库工程启动。路网、电网建设有序推进。交通建设投入7.6亿元,44省道四期(樊岭段)、柳四线、山赤线、王岭线、十白线二期及三期等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89公里,建成高等级公路46.8公里。

2.4武义县生态功能区划及其水质要求

(1)武义县生态功能分区。武义县在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功能定位属于金衢盆地城镇与农业生态亚区和丽水东北部农林业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全县的生态功能分区划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

(2)武义县水环境功能水质要求。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年),武义县水环境功能分区图(略)。

(3)武义县主要断面的水质变化。武义县的水环境监测数据有限,虽然河流众多,但有监测结果统计的只有7个省控断面数据。

图:武义县主要断面水质现状图(2013年)

根据武义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河流断面的水质变化,武义县地面水水质有明显恶化的趋势,章湾、长安坝和江下桥断面2013年水质都出现等级下降的情况,尽管总体水质仍达到III类标准,但反映出水质在恶化,白洋渡断面水质在2012年出现好转,但2013年又回落到IV类,值得关注;特别是而莲塘口断面2011年和2012年都比2010年下降2两等级,虽然2013年等级回升一级,仍比2010年低一个等级,只有溪下和范村断面分别稳定在II类和IV类。

总体水质恶化的趋势可能与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地处瓯江和钱江两大水系的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与主要水系的水质改善关系密切。

3.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分类与处理方案

武义县各乡镇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形地貌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人口的生活和消费特点也不一样,各村所处区域的水环境敏感性和自然净化能力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对武义县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根据各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水环境敏感性、现有公共设施的可用性、人口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情况进行分区分类处理。

3.1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分类方案

3.1.1 分区。分区主要依据生态功能分区:对禁止准入区,主要是水环境极敏感的水源保护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包括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和风景名胜区),对水质的要求都是II类以上,因此,地处该区域的农村首先是鼓励下山移民,其次是尽量削减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对禁止准入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级别尽量从严升级,确保水源保护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水环境质量不受影响。

对优先准入区,基本上以工业发展较快的城镇为主,其人口集聚程度高,所以,首先是考虑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尽量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这样运管保障度高。该区的建设重点以纳管为目标,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为核心,为农村生活污水的顺利纳管打好基础。

对其它限制准入区,尽量采用村域集中收集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对少数分散的、难集中的村采用分散式分户或联户处理工艺,或资源化利用。总之,可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方案的选择。

3.1.2 分类。根据调查的各种情况,将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成如下4种类型(模式)。集中纳管处理模式:主要针对近期市政排水管网能到达的村庄,重点进行管网建设,保证条件成熟时的顺利接入。以村域收集的相对集中型处理模式:以村或自然村为收集区域建设管网,建小型污水处理站。主要针对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将生活污水经过管网收集后,收集到处理池中;污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厌氧+人工湿地;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太阳能微动力处理工艺或常规电力污水处理工艺)等其它工艺。分散型(单户、联户)治理模式:化粪池+人工湿地,三格式化粪池等。资源化利用模式:可对厕所进行必要的改进,如建带化粪池的公共厕所,更方便运输的马桶式厕所等,为农林生态系统消纳使用。

3.2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武义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间农村差别较大,加之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居住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根据近年来开展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践,主要采取四种模式:一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纳管);二是以村域收集的相对集中型治理模式(厌氧+人工湿地、微动力工艺(常规电力驱动或太阳能驱动)等;三是分散型(单户、联户)治理模式(化粪池+人工湿地,三格式化粪池等);四资源化利用模式:针对农村人口极少,以传统马桶形式收集粪便的村,可考虑进行资源化利用(建设公厕,三格式化粪池,作为农林生态系统提供灌溉和肥料等)。

综上所述,规划推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宜采用多元化的污水治理模式,具体包括进厂治理、村域自建集中、村域自建分户或联户和传统资源化利用等污水治理模式。

4.治理工程的长效管理

当前,国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系统的实施及运营管理办法可供借鉴。因此为实现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实现农村地区水环境治理目标,应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资、运营、管理的崭新模式,破解资金短缺、管理缺位、污水治理运行效率低等难题。

4.1组织实施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将“蓝图”变成工程项目实体,实现投资决策意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负责。工程实施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分步推进,突出重点。近期进行对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严重、对水质影响大的村庄,应集中力量重点治理,在积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布推进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2)依靠专家,技术支持。结合《武义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规划指标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任务,邀请新农村建设、环境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把关和咨询服务。

4.2运营维护

污水处理工程建成以后,为了使其长期发挥污水净化的功能,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管理,因此,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专门的污水治理工程维护队伍是必要的,由于目前大多数工程缺乏维护管理使服务寿命大大降低,而以村为单位的管理往往会存在责任心、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已乡镇为单位建立分片管理的专门队伍应该是一条有效的工程维护管理途径。

5.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全省“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地面水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提供保障。

5.1组织制度保障

要结合“五水共治”的任务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导小组或武义县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当人领导小组的组长,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各乡镇成立相应一把手负责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领导督查和组织协调,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农办)。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通过媒体宣传、科普教育、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义、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宣传培训,促进公众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和监督。

5.2政策制度保障

以本规划为指导,根据各乡镇的具体问题、条件和技术支撑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设计划。加强各功能区的管理力度,清理不合理、不合法的养殖业污染,鼓励水源保护区等禁止准入区的农民主动向外搬迁。严格管理新建农居点的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5.3 技术保障

加强与科技院所的合作,引进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对武义县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本地施工队伍的培训,引进装备化的技术工艺,避免由于人员素质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开展针对武义县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普遍性问题的技术公关和示范,并通过示范工程进行新技术的推广。为武义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金华市武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作者简介:[1]王洲煜,男,籍贯:浙江,现供浙江浙大水业技术部,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环境科学。[2]孙梅凌,女,籍贯:安徽,现供浙江浙大水业技术部,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上一篇:探讨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下一篇:某水库灌区改造工程渠道混凝土防渗衬砌施工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