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形结合思想对提高初中学生解题能力的作用

时间:2022-09-29 01:28:01

论数形结合思想对提高初中学生解题能力的作用

摘 要: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可以指导初中学生解决代数类、几何类、概率和统计类的题型。

关键词:数形结合;解题能力;初中学生

数形结合这种技巧,主要是针对数字和图形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然后把数字和图形进行互相转化,以此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中学阶段,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应用是广泛的。所以,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努力促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一、培养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形成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阶段的学生接触图形比较多,在日常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甚至是普通的生活里面,图形的素材随处可见。但是,如果要把图形作为一种解题的思路和突破口,并且和数字结合到一起,就需要中学数学教师的合理引导。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把数字及图形合理地联系起来解决问题。比如,可以让学生把座位当成坐标,把经过的路径当作直线等。这些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要更好地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中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几何绘图能力。这种画图的能力和美术上的画图能力是截然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非常基础的路程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掌握,我们通常会鼓励学生进行线段图的对比和绘制(如图1),这其实就是一种数形结合思想的雏形。

图1

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画图对于学生进行题目的分析是非常有帮助的。图1当中,路程问题的数字是不直观的,而反映到线段图当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的长度之间存在着长与短的差异,可以更为直接地表达出题目当中的问题和关键所在。

当然,画图的帮助作用前提是学生能够绘制出准确的图形。比如上面的这一幅例图,一旦没有确定好相关的比例以及单位长度,就容易出现长短不一,表现不出路程以及距离的长短问题。

三、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应用

(一)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解决代数类的问题

在代数的题目当中,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运用得还是比较多的。代数类的题目是从方程延伸出来的一种题目,小学阶段的线段图到了初中阶段就演化成为坐标系以及数轴,通过坐标系和数轴对相关方程进行定位和画图,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对相关的代数知识形成更为直观的印象,而且也容易激发起学生对于代数问题的探究兴趣。

例题:已知正数a,b,c满足b>a+c,那么关于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实根 B.有两个等根

C.无实根 D.不确定

我们就可以根据方程的情况绘制出相关的图形。要判断出该方程的根,只要弄清楚该方程对应的二次函数图形和x轴之间有多少个交点就行了。所以,能否根据题意画出准确的抛物线草图是该题目的解题关键。

如图2所示,由于a、b、c是已知的正数,并且已经满足了b>a+c的条件,所以该方程应该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并且根据相关的条件,代入相关的值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草图,并且得知了其与y轴有一个交点,与x轴有两个交点,由此可以知道,方程ax2+bx+c=0是有两个实根的。

初中的代数题目中,尤其是方程组的题目,都可以经过图形转化,使方程式的表达成为图形的表达,进而观察草图中图形的具体走向,由此判断出这个方程式或者方程组的正确的解。

这种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思路,不仅仅让学生提高了解题的速度,而且通过图形和数字的转化,使数学语言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对于该类题型的记忆及理解。

(二)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解决几何类的问题

中学阶段的几何题型都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学生需要运用数形转化的思路,解决不同情况下所出现的几何问题。

例题:已知AB大于AD,∠BAC=∠FAC,CD=BC.求证:∠ADC+∠ABC=180°.

解答该题时要绘制辅助线,可以考虑从C点出发,向∠BAD的两个边作垂线,证明∠ABC与∠CDF相等,进而证明出∠ADC和∠ABC角度数之和为180°.

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强,不可能仅仅依靠演绎推理解决几何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解题技巧时,要充分挖掘几何题中的数形结合思想,由此为学生打开新的思路。

(三)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解决概率和统计类的题型

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概率和统计类的题型并不困难,日常接触的很多统计报告一类的文件都显示出图表、图形与统计数字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教学之中,要特别注意概率和统计类的题型与数形结合思想的衔接。在原始数据和统计的总样本较多或者种类较乱的情况下,单凭学生进行演绎推理,容易出现混乱,进而导致题目的错解。但是如果运用数形结合的思路解题,通过构建一些比较简单的图形,就能使出现的各种情况一目了然,解题就容易了。

例题:小明准备了一个袋子,袋子的里面装着三个乒乓球,一个是黄色的,另外两个是白色的。如果小明从这个袋子里面摸出一个球,然后再把这个球放回去,接着再摸出一个球,请问在这两次摸球过程中都摸得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很显然,这道概率题用简单的演绎推理也能解决,但是这个过程较为耗时,在解题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就不适用了。通过列出图形来解决,更加一目了然,如图4。

图4

解题过程中,利用图4这样的结构,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可见,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对于拓展初中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转换能力都有比较好的帮助。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腾阳.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研究[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01).

[2]朱建忠.简议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1,(27).

上一篇:小学教育中如何做好中华经典诵读 下一篇:师生共读《森林报》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