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检门槛下降

时间:2022-09-29 01:18:01

新《报检管理规定》的准入条件设置更为合理。

国家质检总局于2010年6月1日起施行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报检管理规定》”),2002年11月6日颁布的《报检管理规定》同时废止。新规定降低了报检的准入门槛,同时对明确报检单位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新的要求。

为什么修订?

一是法律法规提出新要求。2002年的《报检管理规定》实施后,相关法律法规出现了变化。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的实施,原《报检管理规定》缺少其对应的内容,因此做出修订使之符合《行政许可法》和《商检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

二是准入条件设置不尽合理。原《报检管理规定》要求申请报检企业注册登记的企业必须有10名获得报检员资格的人员,必须有150万元报检企业注册资金,这一规定使得多数的报检企业难以达到条件,无法取得报检资格。这些报检企业为了业务的正常运作,只好与一些具有资质的报检企业进行协商,通过将报检员挂靠到报检企业中或再委托来从事业务。

三是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原规定逐渐暴露出报检企业注册登记管理与实际工作中的不适应。例如,报检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存在有些地区内没有报检企业的现象;有的地区由于报检企业数量不足而出现了垄断现象。

修订了什么?

修订后的《报检管理规定》共六章三十六条,修改的事项和增加的内容主要涉及管理体制、条件、许可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

登记注册地改变

商检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报检企业、出入境快件运营企业从事报检业务,应当依法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登记。”原《报检管理规定》确定的管理模式是由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所辖地区报检单位的初审和年度考核工作,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负责对报检单位的注册登记。新《报检管理规定》改为统一由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对报检企业的注册登记工作,将原来由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的报检企业初审和例行考核工作下放由各分支检验检疫机构负责。

准入门槛降低

新《报检管理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了报检企业注册登记的许可条件,涉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要求、注册资金、经营场所及设施、管理制度及对拟任报检员人数的要求。对比原管理规定,新规定将原来对报检企业条件中要求有不少于10名取得《报检员资格证》的人员调整为5名,将企业注册资金由150万元调整为100万元。并对于总公司未取得报检企业注册登记而分公司申请报检企业注册登记的情况作了特别规定。

增加许可规定

新《报检管理规定》增加了报检企业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完善了对报检企业的行政许可事项,对受理申请、材料审核、审查、现场核查、审批期限、许可通知、例行审核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报检注册登记管理工作,使之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增加法律责任内容

新《报检管理规定》增加了第五章“法律责任”,根据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调整和增加了有关报检企业法律责任内容,对报检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作了明确规定。新《报检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对商检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扰乱报检秩序进行了细化,规定了五种情形。此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第二十八条中对相应违法行为规定了处罚条款。

新规定三大变化为:审批权限下放;企业取得《报检员资格证》的人员由不少于10名下调至5名,注册资金由150万元调整为100万元。

上一篇:规矩的尺度 下一篇:合法捕捞证明制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