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培养与升华

时间:2022-09-29 12:35:43

大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培养与升华

大学生是否拥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不仅事关个人发展道路的宽窄和幸福指数的高低,也关乎国家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目标的实现进程。由于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失范、高校的功利化教育倾向以及流行文化耗损等因素影响,大学生普遍高层次精神追求动力不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培养。

文明素质 精神追求 流行文化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更应该是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先行者、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因此,对于大学而言,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培养和升华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引导他们去追求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更加注意拓宽胸襟、涵养气质,提升人生境界,进而在精神层面引领社会朝前发展。

一、培养大学生的高层次精神追求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更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信念执著、目标远大、品德优良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同时,教育肩负着使人聪慧和高尚的使命,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高层次精神追求,不仅是着眼于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使他们能远离“精神亚健康”的侵扰,并在纷繁复杂、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日益蔓延的社会里,保持卓尔不群的品行、超凡脱俗的心境和充盈富有的精神世界。更是着眼于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以及大学生自己的时代重任担当,使他们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典范,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典范,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典范,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典范,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加大有作为。

二、困扰和制约大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成因剖析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失范动摇了大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思想基础。在社会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意味着原有的那些价值原则开始丧失其现实的合理性,由此产生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价值选择的不确定性。在价值观念失范的状态下,由于缺乏某种价值标准和价值实践原则的持续指引,或者由于多元价值观念体系之间的矛盾交织,人的社会行为就会失去价值依托与标准,也就难以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人不在“家”,神不守“舍”,很容易陷入茫然无奈、选择困惑和心灵荒芜的迷惘浮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也自然而然地使欲望迅速增长。繁荣愈盛,欲望愈烈。就在传统约束失去权威的同时,可望得到的报酬越厚,刺激越大……脱缰野马般的激情就更加剧了这种无规则的混乱状况。”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失范和价值多元化格局,使处于健全人格塑形关键期的大学生无所适从,价值判断和价值实践越来越物化、具体化、短期化,反之,高层次精神追求的热情则慢慢消褪,思想基础也日趋薄弱。

日益严重的功利化教育倾向阻滞了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渴求。由于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频繁挤压以及必须遵循适者生存法则,许多高校越来越忽视甚至放弃自身使命,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也逐渐屈服让步于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高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教育的工具和目的,而忽视和冷落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人的价值的提升和培养健全的人。一味强调适应社会,致使高等教育的天平倾向科技知识和实用知识教育,而“(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但在这日益“深入人心”的功利化教育观的影响和驱动下,更多学生简单地把获得实利和实用知识作为追求目标以及将来开启成功之门的“万能钥匙”,不仅精神层面的追求动力不足,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无暇作触及灵魂深处的思索。

对流行文化的推崇耗损了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热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日趋多元化,流行文化在年轻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得到迅速流行和传播。流行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定生活方式。它是以大众为消费对象,以现代传媒为载体,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由于大学生是现代媒体的使用和参与的主体,青年人又具有趋前、好奇、纳新等天性,这个庞大的群体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消费主体。流行文化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是事实上的“主流文化”。流行文化不仅改变着既有的文化内涵,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流行文化所推销的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极易侵入青年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沉湎于平庸的娱乐和无聊的消遣之中而乐此不疲。同时,流行文化反规范、反传统、反约束的倾向以及所宣扬的轻松闲适的生活方式,也耗损了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热情,自觉不自觉地避“重”就“轻”,更多注重浅表的追求以及物质、感官上的满足。

三、培养和升华大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的策略与建议

提振大学自身的精神追求,坚守自身的教育理想,以己之执著和不竭求索坚定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向往。大学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养人,让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火种,大学作为“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就要守护和培育这一光明之源,让它发出更璀璨的光芒,并薪火相传,点燃学生心头的精神火焰,为他们照亮世界和人生。“在大学里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大学的一项凌驾于其他之上的基本功能,大学应该把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因此,尽管当下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求高校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但高校在努力做好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技能训练等这些工作外,更应该关注和提振自身的精神追求,并不断提高精神追求的层次和品格,不媚俗不平庸不堕落不失鸿鹄之志,才能为学生在做出判断和选择时提供终身受益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这就要求大学更加自觉坚守自身的使命、责任、目标和操守,以己之执著和不竭求索坚定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向往。

坚定教师的理想主义信仰,充盈教师的精神追求,以己之修养和人格魅力示范并激励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认可。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由于生存竞争的压力、物质利益的诱惑以及当今社会经济属性的过分张扬和偏功利的价值评判标准,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热衷于迎合社会,重物质轻精神、重权势轻气节、重方式轻思想、重外形轻内涵,精神浮躁、学术庸俗,这其实正是理想主义缺失的现实表现。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而“假如一个教师过于讲求实际,而缺乏理想主义的光辉,他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心灵感召力和人格的魅力”,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不可能为大学生高层次精神追求施加多少有益、积极的影响。因此,在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完善教师推出机制以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教师的理想主义信念、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只有理想主义信念真正确立,广大教师才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严谨笃学,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去育人,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和途径,以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教育激发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热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文化形态更加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外,更要兼顾引导大学生在合理追求享受物质成果的同时,构筑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家园,引导大学生在纷繁的物质生活背后,追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以往我们习惯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单向的、甚至有些高高在上的指导式教育过程,而把客体放在被教育、被指导的地位。在社会更加开放、个人思想意识明显觉醒的今天,我们则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才不至于变成空洞的说教。要树立平等沟通的理念。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努力把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成为学生精神追求服务的过程。要树立公开开放的理念。在引导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过程中,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以及有力的理论与事实,让他们自觉选择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引导的理论与精神的追求与信赖,而不是封闭信息或代为做出判断与选择。还要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追求快乐、休闲是符合人性的合理需求,如果视而不见而奢谈对学生精神的引导,只会陷入唯心主义空想的窠臼,非但效果式微,也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渐行渐远。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长远眼光、审美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激发涵养大学生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内需力。大学阶段是了解人生、社会和世界,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人生历程,是精神境界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让学生明白,理想、激情、心灵的充盈,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也要让学生知道精神追求对塑造自我,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及在获取更多物质利益中的作用。精神追求并非他人强迫,乃是个人发展及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要求。更要重视和善于培养大学生的长远眼光、审美能力和责任意识,只有他们内心真正认同,才不会视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为负担或可有可无,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眼光、能力、意识和定力,才能不为社会繁杂琐事、不良风气所烦扰和影响,生活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并真正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和社会发展的支撑着。

参考文献:

[1]迪尔凯姆.自杀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4]肖川.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江苏教育,2006,(3).

上一篇:浅议图书开架借阅的科学管理与服务 下一篇:漫话“从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