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零食“请”回学校

时间:2022-09-29 12:25:28

把零食“请”回学校

伴着悠扬的乐曲,放学的铃声响起。此时已是下午五点半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路队,走出校门。一出校门,好多孩子就嚷嚷着:“饿死了,饿死了!”早就等在门口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赶忙献上面包、饼干等,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没有家长来接的孩子直奔校门口的小摊,卷饼、炸鸡排、羊肉串、辣条……逮着什么吃什么。“等回家正儿八经吃晚饭的时候,他又不想吃了!”好多家长这样无奈地说。

去年刚分来的小张老师也遇到了烦心的事。她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开学没多久,就发现班上有些孩子偷偷把零食带到学校来。上课的时候冷不丁就把手伸到抽屉里摸一摸,还有的小好吃佬趁老师不注意会突然塞块饼干到嘴里,这可怎么上课!小张老师于是在班上进行了零食“大剿杀”,凡是发现有同学带了零食扣小红花若干朵,并在家长群里再三强调,从源头堵住了零食的出口。零食没有了,可孩子放学后馋涎欲滴的样子,又让她陷入了纠结之中。“您说零食该不该带到学校来?”她问我。

我把她领到了教师阅览室。这学期教师阅览室除了书籍,还增添了咖啡、奶茶、饼干等,课间老师们都喜欢到这儿来休息一下,喝杯茶,吃点饼干,看看杂志,充了电之后,马上又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节课之中。

“你说老师们为什么也喜欢在课间吃点零食呢?”我笑着问她。小张老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这样一个加油站并不是坏事,关键看怎么引导学生。”

小张老师的烦恼也给我提了一个醒,小学生究竟该不该带零食到学校呢?脆在全校家长和学生中做了一个调研,没有想到75%的家长和98%的学生都赞成带零食到学校。有家长说,孩子早上在家吃早饭,七点多出门,中午在学校吃,晚上回家吃晚饭,每顿饭间隔的时间太长。“就算减肥的人也能一天吃五顿呢,何况是正长身体的儿童。”

还有的家长说,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来说比大人还多。而且他们代谢较成人快,一日三餐之外可能出现轻微饥饿感,比如下午三点多钟,此时如果能够适量吃些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零食,能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既能防止饥饿,又不会给胃肠造成过重负担。有科学家经过试验也发现,加餐的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反应速度明显高于没有加餐的孩子,所以学习效率更高,更容易取得好成绩,而且身体素质更好。

有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生动地写道:“零食能给孩子带来不可替代的心理享受。当我们手拿零食时,零食通过触觉与视觉将一种美好松弛的感受传递到大脑,产生一种难以替代的美妙感觉。吃零食的体验是童年时代不可替代的一种成长记忆。”

既然大家呼声这么高,我们干脆就在每天下午四点钟开辟了“健康十分钟”时间。孩子们早上大大方方从家里带来一两样健康零食,比如水果、酸奶、牛奶、面包、蛋糕等,在下午四点钟伴着优美的乐曲一起开吃。学校通过品生品社课程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健康食品,并通过家长群对家长进行宣传,将薯片、膨化食品等垃圾食品拒之门外。

在“健康十分钟”之后,我们高兴地看到,孩子们精力更加充沛,学习更有活力。同时,家长准备的食品,更为卫生,避免了孩子自己不辨良莠的购买。

放学后,再也没有了饥不择食的孩子,门口的小摊贩也没有了生意。好几个妈妈碰到我都高兴地说:“我的伢开始好好吃晚饭了!”

真没想到,把零食“请”回了学校,居然给孩子带来了健康,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共同分享的友谊!

(作者单位:湖北武昌实验小学)

上一篇:享受愉悦的教育生活 下一篇:气泡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尿中咖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