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

时间:2022-09-29 11:14:39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

摘要:学生动手能力差是实验教学在我国基础物理教学中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这一现状致使中国的学生虽然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笔者多年从事物理基础教育工作,对这一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实验;物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60-01

物理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实验学科, 实验教学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物理理论需要物理实验检验其正确性和实际的可用性,同时物理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另外《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也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作了具体的要求,可见没有物理实验,很难达到物理教学目的。但实验教学在我国基础物理教学中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造成目前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客观条件的制约,致使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

1.1 实验时间不能保证。在中学阶段每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而且物理每周的课时又只有3节。物理教材的内容从章节数来看没有语文、数学、英语等课多,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完成教材安排的内容却是需要很多时间的,因此没有足够的课时。

1.2 教育经费不足。对于普通的中学来说,实验仪器的配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其中经费问题最为突出。而仪器的配备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验仪器的损耗也是正常的,因此,就必须不断补充器材,动态的配备实验仪器,这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相矛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课的正常开设。据笔者的调查,有一些学校,维持日常教学费用已经不足,拿出钱来购买实验设备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和必要。

2.师生对物理实验重视不够是物理实验不能正常开展的主观原因

在普通中学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并且繁重的教学任务使理论教师一方面没有精力顾及实验,另一方面把重点都放在理论教学上,只能使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变得生硬、死板、僵化、教条、机械,更谈不上创新。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不遵守规则,不按操作要求做实验,造成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实验正常开展。也有一些教师因在思想上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从而不愿意钻研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操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缺乏主观能动性;个别学生对实验存在畏惧心理,怕实验失败,操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

3.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影响着实验课的开设

将实验习题化,变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为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是多年来"应试教育"形成的恶果。多少年来,无论高考还是中考,对实验的动手操作考核基本没有进行过,实验内容都是以笔试的方式在普通理论试题中考,从没有到实验室里去考学生的操作,导致了目前只"讲实验"而"不做实验"的现象。并且教师从应试角度出发,只看重考分,形成了目前实验课的传授方式。老师把实验讲的滚瓜烂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未让学生真正到实验室里实际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上这些因素都制约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笔者多年从事物理基础教育工作,对这一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要使这一现象有所改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必要的改革:

3.1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一种大行动,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来统一考虑,转变人们多年来不重视物理实验的观念。学校领导应树立全新的观念,才能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其他相关方面充分考虑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教学改革给予保证,同时也只有让学生家长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从单单追求短期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才能给广大物理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才干的空间,使他们能自由地投身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创新教学方法。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大多物理教师深刻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而且也曾设想或尝试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上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因此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只追求暂时的表面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社会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只有这样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才能大步向前迈进,才能改进现状。

3.2 开放实验室。每次实验课当天的课外活动或放学后,向学生开放仍备有当次实验器材的实验室。给动手能力差和一些实验做的不太理想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切实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自己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

3.3 自制教具,提供自制教具是当今教改的潮流,自制教具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富有创造教育的因素且简单易做。自制教具本身就是课本里学生实验的实验用具,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制教具是一个可以大力开发的领域,它的发展,利于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善学生实验的数量和质量,让学生更具有创新精神。

3.4 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不仅要对物理实验理论考试,而且对实验操作进行考试,并计入升学考试成绩。也可以开展中学物理实验操作抽查考试,做到逐校检查,逐校把关,力求整体推进。另外还可以进行中学物理竞赛,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兴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在改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要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索的过程。整个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觉动手、动脑。我们还应该把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统筹安排,把小制作、小发明、实验竞赛、专题讲座适时调整。在实验内容上把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全面考虑、互相渗透;把获取知识、科学观察、独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发挥聪明才智安排于合理的结构中,充分发挥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功能。

可以相信,只要切实抓好制约物理实验改革的各个配套措施,通过广大教研工作者和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实验教学现状将得以改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将随之增强,素质教育才会真正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演示教具设计[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2] 冯克诚.中学生实验创新设计手册[M].北京: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1.

[3]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杨述武,王定兴 .普通物理实验(三,光学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上一篇:作文指导课的上法 下一篇:休闲体育教育理论的基础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