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性化管理之浅探

时间:2022-09-29 10:03:10

学校人性化管理之浅探

摘要:学校的发展与管理者的关系很大,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而又重要的社会事业,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充满个性的生命体,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充分融入人性化管理的元素,采用人性化管理的方法,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学校环境,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关键词:学校管理 人性化 和谐

学校是社会中最重要的教育组织,担负着传播知识文化,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一个人未来的教育和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认为,小学教育很重要,而且要想办好一所小学,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从我个人的管理经验和实践来看,我认为人性化管理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足够的尊重

一所学校要办好,最重要的人才就是教师,教师群体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拥有独立平等的人格,并且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要想赢得这一群体的认可,就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在很多时候,尊重比利益更能够凝聚人心,团结人气。对教师的尊重,既体现在对教师人格、权利、教学的自。比如说,在学校推行某些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尊重教师的意见,让他们有足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和权力。

当然,这个足够的尊重,也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学校的主人,虽然他们要服从学校管理,教师的引导,但他们从人格上讲,跟校长、教师,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都必须对学生予以足够的尊重,哪怕是小学生,他们也只有获得足够的尊重的同时,才会真正建立健全的人格,真正的去爱学校,爱老师。

只有当学校形成一种尊重的氛围和文化,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平等和公平,这样的学校,是能够培养出人格独立、性格健全的人的,包括学生和老师,还有校长以及学校里的领导与教职工人员。

二、充分的理解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种观念对教育的冲击很大,学校和学校里的教师,也无法避免。教师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也会感到很累。小学老师工作并不轻松,精神压力也不小,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给予充分的理解。作为校长,要关注教师和学校其余领导的心理状态,并且根据情况给予适度的关注、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工作上或者生活上的现实问题,让他们放下后顾之忧,坚定信念做好自己的工作。

除此之外,校长还应该引导教师去理解学生。甚至可以说,小学生更渴望理解。作为校长,在管理学校的时候,应该用心关注这个问题,可以要求教师去充分理解学生。只有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反之则教育教学则会失去活力。

理解是高层次的心灵交流,若是能够做到充分的理解,那么很多心理层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

三、积极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每一个人又是和身边的环境和人群有着密切联系的,对一所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集体,这个集体要想高效的运转,就必须需要一群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互相协调,共同努力。那么,要想做到这一点,积极的沟通就必不可少。办好一所学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校长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所学校集体的努力,要想齐心协力,就必须要积极的沟通。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差异,有些教师比较爱沟通,能够主动和领导、同事沟通,有些教师则性格偏内向,不太善于沟通。作为校长,我认为管理者要积极去沟通,因为校长是学校整体管理的统筹者,不管是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是一些学校的日常行政工作,虽然都有人负责,但是校长只有积极沟通,才能够掌握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更好地将自己的治校理念和想法渗透给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管理的凝聚力才会体现出来,管理的效率才能够有效提高。

教师之间也应该多沟通,学校则应该为教师之间的沟通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他们之间多沟通的话,不仅同一个课程科目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会增加,能够增强学校该课程科目的教研与教学水平;而且不同科目之间加强交流,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合理协调沟通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安排问题。而且,教师之间沟通多的话,就更容易形成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师和小学生之间,当然更要积极沟通。老师要主动去跟小学生沟通,同时更要鼓励小学生主动跟老师沟通,这种沟通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小学生还小,在沟通的主动性和技巧方面还不够完善,若是教师能够积极沟通,小学生自然就会更加信任老师,然后构建起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有利于教学工作开展的。

四、主动的参与

人性化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激发人的主动性。人一旦具有了主动性,很多事情的发展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当好一名小学校长不容易,如何调动下属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若是学校领导和老师能够发挥主动性,积极开展工作,那么学校管理就会变得轻松而且井井有条,反之则学校管理寸步难行。

作为校长,我认为校长要主动参与一些教师的活动,这是跟教师群体建立良好关系的一种途径。校长是管理者没错,但是管理者也需要获得支持和拥护,要想获得支持与拥护,就必须主动参与一些管理活动。

当然,更重要的是,校长更要鼓励学校领导和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的一些工作,校长要提拔一些有想法,追求进步的人,主动参与的人积极性越高,管理工作就会越有效率。

五、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人性化管理要求以人为本,是为了给人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学校也是如此。作为校长,应该通过管理,为教师打造一个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这个学校管理中,一些管理措施的设置与安排,都应该考虑和融入人性化因素。

校长应该主导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会让教师和学生感到轻松、自然。每一个人在这个校园中,都能够获得尊重与理解。和谐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力量,和谐的校园,会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家,大家都会用心维护。

六、结语

校长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性领导力量,校长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就需要管理,这种管理既需要制度管理,更需要人性化管理,因为学校不是企业,学校从事的是教育事业,培养的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只有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学校的发展才会以人为本,才具有人文气质,才能够获得长足的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2]吴岩.领导心理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0.

[3]江月孙,赵敏.学校管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4]孙韩涛.教育行政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

[5]王松.当代管理学基础[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6]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上一篇:推动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模块化课程... 下一篇:城乡中学生物课的田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