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情怀 第7期

时间:2022-09-29 09:52:25

记得十几岁时学画,拿一幅临摹的山水画去请教老画家彭克修先生(彭先生原籍河北晋州,北平艺专毕业,与国画大家赵望云为同班同学,擅长山水,中国画传统功力深厚),老先生看到画的第一眼就说,你的画有笔无墨。因那时初学国画,只钩画了山石树木之形,并不懂用墨浓淡干湿的变化,这句话至今一直记忆犹新,使我对中国画的笔墨有了初步了解。自那时起,便与书画、笔墨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中国画使用特定的工具材料毛笔和水墨作画,以笔墨技法绘写形象,笔墨成了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它承载着中国画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自魏晋、隋、唐中国画笔墨表现技法的不断完善,至五代、两宋中国画的鼎盛,笔墨技法的成熟,到元、明、淸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和写意观念的确立,各种笔墨表现程式和技法达到完善,笔墨有了极丰富的表现力,显现出了独特魅力,传达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趣味,笔墨在中国画中占有了重要位置,成为了品评绘画优劣诸因素中的首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

时至绘画多元化发展,各种新观念、新技法、新风格层出不穷的今日,笔墨虽已不再是人们品评中国画的唯一标准,但仍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与作用。笔墨的表现力在当代有了更大发展,如泼墨、泼彩等多种表现方法的使用,无疑更好展现了笔墨意蕴的抽象美。

学习掌握笔墨技巧,以笔墨造形,从传统中获取营养,是中国画学习的必由之路,舍此,便无法步入中国画之堂奧。数十年来,从最初的基础技法的学习到进入美院的求学之路,到进行艺术创作、探求自已笔墨表现的风格面貌,我与笔墨为伴,游艺于毫楮之间,浸润于笔迹墨韵之中。其间,有对先贤、大师们经典之作的心摹手追,高妙笔墨技法的学习,中国画本体艺术规律的研习思考;也有在山间写生,面对大自然时,如何将客观物象转化为艺术形象和笔墨语言的探索与实践;有对法书、碑帖、书法线条、点划结构的临习研读;亦有对画史画论、诗词、文史书籍及其它艺术门类的涉猎借鉴;有作画失意时的彷徨、思索,更有创作出一幅构图、笔墨都满意作品时的欣悦之情。砚田耕耘,以笔墨营造自己的艺术天地、写心中之思,心中之意、之境,以期不断取得艺术上的升华,自我的超越。

中国画是写意的,中国画的形、神、意、韵莫不由笔墨来表达传情,笔墨是画家心中意象的寄托,好的作品的笔墨语言无不以写意性融贯其中。状物写情,讲求以书法用笔入画,强调线条的书写性,以笔取气,以墨生韵,笔中有墨,墨中见笔,笔墨互相生发,笔情墨韵交相辉映,展现了特有的美感和韵味,是中国画写意观的具体体现。

同时,笔墨更是画家心灵的轨迹,修养、品格、气质、才思的流露,即“书如其人,画如其人”。石涛曾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蒙养是学问、修养的积淀,生活是与大自然的交流、对话,一个书画家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笔墨的品格和高度。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艺术境界的展现。

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则是画家对大自然山水精神的感悟,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山川神遇而迹化,以笔墨写出的胸中之山水,其气韵、意境莫不由笔墨而生,必是笔精墨妙,含英咀华。

中国书画艺术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笔墨的锤练,艺术和文化学养的提高,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积累。国画大师李可染曾有“废画三千”之说,齐白石、黄宾虹等画坛巨匠莫不是大器晚成,“衰年变法”成就了书画史上的丰碑。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笔墨技法和表现力最为丰富的画科,山川万象、大地苍穹,尽可收于画家笔底。作为一个山水画家,更要有深厚的笔墨、文化修养,有大的胸怀和境界。学习传统,师法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是艺术提高和出新的必由途径。为艺之道,要耐得住寂寞,不趋时风,不跟潮流,写自家风貌。艺无止境,笔墨当随时代,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六种态度做生意必胜 下一篇:姚劲波:以域名起家博得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