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研究

时间:2022-09-29 09:52:20

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研究

2012年秋季开始,青岛市各中小学开始使用青岛版的新课程标准教材,与此同时,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进行“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的研究,从教材编写、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探究,建立并完善了“情境串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青岛版教材使用的初期,由于教师没有全面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加上教材的配套资料不足,导致一些实验教师对教材使用信心不足。启动“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的研究”这一课题,就是为了让广大教师在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全面把握青岛版教材的编写思路,适应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知识、长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大致经过了准备阶段、初始阶段、研究阶段、总结提升阶段和推广完善阶段,从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到协作研究、专项突破,再到公开展示、引领辐射,逐步形成了青岛市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品牌。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使课题更具操作性,我们将此次课题研究进行了合理分解,设立了教材组、课堂教学组、评价组三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的研究组。教材组分为教材验证和教材创新两个组,课堂教学组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个研究小组,评价组分为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两个组。这样一来,就把课题分成了七个研究侧重点,每一所实验学校可根据不同的要求,明确研究方向。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实行 “统筹合作,兵团作战”的管理模式:由组长学校带领,形成以子课题研究为条的管理;各区的课题学校,在区教研员的带领下开展研究,形成以区为块的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纵深度,同时各小组也能通过横向交流,互相进步。

近年来,我们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了很多活动,举行过多次教学研讨会:练习课、教材研讨、计算教学研讨……围绕教材,我们倡导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出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围绕课堂教学,我们按照课程标准的分类,研究各领域、各课型的教学流程;围绕评价,我们倡导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进行“情境性评价”,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畏难情绪。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当前,本课题研究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它对青岛市“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系列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对广大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建立并完善了“情境串教学法”这一理论体系

“情境串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以情境线和探索线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串联了起来。情境线即课堂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基本流程是:解决连续的情境――产生连续问题――学习新知识,形成技能;探索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倡导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再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

(二)总结、提炼出了各类基本课型的教学流程

基本课型主要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我们重点研究了“情境串教学法”在各种课型中的应用。需特别说明的是,新授课将教学内容进行了细分,对每一环节的教学都有“存在的问题、基本教学流程、此流程下的优秀课例展示、本部分教学应注意的要点”等内容的剖析,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形成了情境性评价相关经验

“情境串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能应用于教学评价中。以终结性评价为例,传统的命题方式分填空、计算、判断、应用题等几大板块对学生进行测查,试卷内容枯燥乏味,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导致大多数学生厌烦测查,对测查有畏难情绪。

在命题方面,“情境串教学法”以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为依据,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整个学期学习内容串联成了一个较大的主题,在创设的主题情境之下,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了考查。

四、课题研究的影响与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提高了研究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总课题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群策群力,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为广大实验教师提供了教学方面的服务与指导。实验教师在共享教学资源的同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情境串教学法”作为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一种尝试,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直接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广大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数字迷宫”中解放了出来,大大增强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情境串教学法”在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美育方面的教育,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提高了研究团队的教研水平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各成员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相互合作。研究的过程,亦即合作的过程,研究教师在整合、分析、交流、汇总信息的同时,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此外,课题研究实施作为实验学校课程改革的思想动力,还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保障。各实验学校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大力实施科研兴校策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牢牢树立“问题就是课题,教学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全新教育理念,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交流、研讨以及展示活动,初步解决了教学中的种种困惑,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彰显了学校的学科教学特色。

五、课题研究的展望

青岛市课题研究团队在全国小学数学年会上针对“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研究与参会同仁进行了交流,并在“山东省课题成果交流会”上对本课题做了集中展示,均获得较大反响。目前,“情境串教学法”已被青岛市教育局评为青岛市优秀教学法,且《情境串教学法》作为“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研究形成的专著已经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研究,作为一项课题实验,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教材使用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是当前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是“情境串教学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该课题分为教师的基本素质、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课外作业设计五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情境串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措施 下一篇:基于中考的初中政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