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体育课怎样吸引学生

时间:2022-09-29 09:30:07

试谈小学体育课怎样吸引学生

【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二十一世纪,体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能对一些体育游戏情有独钟。然而,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他们对体育课难以产生持久、稳定的兴趣。本文主要对小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体育课上吸引学生进行分析。

【 关键词 】体育课 吸引 兴趣 乐趣 课堂环境

一、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

(一)单调的教学方法,枯燥的教学内容,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都是遵循教师讲解,学生观察的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进行。在教学内容上,多半只是是按照体育教材,缺乏创新。这样一层不变的体育教学,大大消减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较差的的身体素质,不理想的体育成绩,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体育锻炼中的跑、跳、拉、伸等各项运动都需要较强的身体素质,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在消耗过多体力的同时,体育成绩也不会太理想,所以他们对体育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吸引学生学习体育的具体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大的限制了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从一些两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采用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小学生平时生活中容易见到的事物为例,比如在学习到跑步这一环节时,根据小学生爱玩、爱表现、爱模仿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采用“钓鱼跑”、“接力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得到了体育训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交流互动,激发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兴趣。

在课堂上设置互动交流这一环节。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要及时的进行交流。小学生的各项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教师有耐心的加以指导,所以,师生互动在小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表现优异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不仅增强了示范学生的信心,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促进他们学习向上的决心。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之间的交流能带动学生共同参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遵循小学生爱玩、好奇心强心理的特点,多关注各个年龄段的兴趣与爱好。适时的在体育课上注入新鲜的血液,坚决摒弃一层不变的几项活动,多思考改变各种游戏,活动的进行方式,让学生充满激情的主动参与其中。教师也可以定期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三)优化学习环境,减少的不利学生学习的因素。

小学生年纪小,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至关重要。

许多不发达地区体育教学场地有限,有些学校的运动场地高低不平,这样大大消减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欲望。有些学校教学设备不够完善,缺少体育器材,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有些运动比如跑步、跳远等需要特定的跑鞋,而不少学生在进行体育练习时着装不适宜于这类运动,这也会影响教学有序的进行。学校也要加强宣传力度,将体育课的重要性要深入家长、学生心中。在这里就需要学校,家长都应注意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兴趣。 (四)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现兴趣。

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特长,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不仅要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段的学生体质的不同来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运动量,这里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细心观察的态度。如果给他们相同的运动量,对于那些体质较弱的学生,难以完成规定任务,这不仅仅是在体能上达不到要求,长此以往,会让他们产生畏惧情绪,挫败他们的信心,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考虑到他们体质的差异,来分配不同的学习量,比如在学习一个动作时,可以给他们多一些时间。

(五)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学高仅能为师,而身正方能为范。小学生爱模仿,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言行和举止。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以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帮助学生,在学生上课时,不能冷漠旁观。不能因个别学生表现差而对其进行冷嘲热讽,让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

(六)优化对体育课的评价制度,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传统的评价制度只注重最终结果,这种评价制度让学生只注重练习考试的那些项目,而忽视了整体体育素质的提高。所以,学校,教师要注意完善评价制度,不仅看最终的结果,还要兼顾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要注意提高素质较差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针对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采用评语与等级并重的评价方式,也可以用语言、面部表情等给与学生以鼓励,这样能大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总之,体育课能为学生带来有其他学科无法满足的乐趣。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就能激发和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能吸引学生主动来学习体育,进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平江,赵立.闲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体育科学 .2010(09)

[2]亓兴元.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J].中国体卫教育.2011(09)

[3]石锦华.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体育博览.2011(10

上一篇:浅谈对学困生的转变 下一篇: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