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养成受益终生数学学习好习惯

时间:2022-08-16 09:32:33

让学生养成受益终生数学学习好习惯

【 摘 要 】数学是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生活和自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数学学习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三个具体做法入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证和例说,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有较好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 关键词 】受益终生 数学学习 习惯 养成

从习惯培养入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达成,是一种很好的做法,为广大教师所运用。具体操作上,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第一、 努力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无数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针对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注意力集中难持久等特点,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与有趣,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为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全力投入课堂,教师上课要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妙趣横生,让学生乐学。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讲解,但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难以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特点,给他们做小老师的机会,对同学的发言点评,说说同学说的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地掌握课堂知识,让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和推理等思维活动,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学生缺乏认真阅读的习惯,会体现出多方面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多数同学只读一遍,题目信息挂一漏万,思考不深入,而是凭着感觉做。

第二、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而不经过自己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一片自由飞翔的蓝天,提问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多层次学生。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多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容易解决的题目,应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些的弱势群体,给跳跳就可摘苹果的机会,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及时表扬表扬,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培养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地记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想到了分工合作,组员分工记录面包车、货车、小汽车和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完成之后,学生们陷入思考,眼里的成长的亮光别样迷人!

第三、帮助学生养成整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好习惯

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和内化的过程,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和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学习与发展提供一定基础。如: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自主研读过程中,这就自然地引出学生对知识体系构建的再认识和再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整理与内化,化为自我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久的努力和深深的涵泳。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极强,所以,只要教师怀抱爱心,坚持不懈,引导得法,训练有力,达成良好的养成教育的效果,绝不是梦想。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愿朋友们共勉!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

[2]施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2.9

[3]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上一篇:建立数学模型巧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下一篇:一线员工绩效管理精益计分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