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化名城历史景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09-29 09:24:56

探讨文化名城历史景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每所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脉络,并承载这一地区历史印迹,见证了历史积淀过程。一座城市发展如果没有文化注入其中,那么这所城市也毫无历史可读,没有朝气与活力,也能体会出生活在这样城市的市民对文化追求。文章通过分析文化古城传承历史文脉的不利因素与现状问题,探讨如何将历史文脉这一要素传承好并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名城

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城与城之间的交流,及共享信息日益方便获得。致使城市规划建设中雷同现象越发突显,丧失原汁原昧的“古味”、失去地方特色。如何传承历史文脉营造地域特色,重新激活人们对乡土家园的历史记忆,并在国际社会发展中站立根基,形成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城市风貌与精神活力,彰显城市魅力所在。

文脉概述

1.文脉的内涵

文脉就是文化脉络,是对现在历史文化表象及产生凝聚了人们对过去社会生产生活风貌的传统,承载着人们的精神、灵魂、文化品位、审美素养与价值取向等。

2.文脉的组成要素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文化集中荟萃地区,展示城市窗口,改变市容市貌并提升城市形象的最佳资源。由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两方面构成,其中物质形态由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物质要素三部分构成,相互联系并各具特色。

激活古城历史景观传承历史文脉存在的不利因素

当今国内有很多城市正面临着文脉消失现象,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消失甚是严重。笔者对侵蚀历史文脉的不利因素做了如下总结:

1.复古思潮

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过程中,单纯认为复古建设就是对历史文脉传承,不仅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大部分可以归结为设计者对历史文脉没有清晰的认识与保护意识,只追求表面形式上相似而忽略古代营造理论的内在规律。

2.西方化

“以新弃旧”,照搬西方模式否定本土特有文化资源,认为传统历史不符合现代快速发展潮流。以西方国际都市化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的范本,没有建立在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最终也只是畸形失去特色的城市。

3.开发权优先

有些古城无力承担维护文物古迹的费用,开始转卖或租赁开发权减少政府的压力。但是这样做就给开发商获取高利益带来了机会,也破坏了城市原有结构与空间格局,影响了城市整体的发展面貌。

4.古镇旅游的过度开发

旅游行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某方面摆脱了城市旧有模式。有的古城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更是肆意虚构历史,对历史文化不断夸张宣传,更离奇可悲的是把原本生活在古城里的原若居民赶出去,改造成商业街或酒吧一条街。

我国文化名城历史景观对历史文脉延续的现状问题

每座城市都承载着这一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文化素养、价值体系、生活习俗等。也正是这些原有文化传统赋予了这所城市生命与活力,并有别于其他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昆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但是这样历史悠久的城市为适应新现代城市发展,对旧城改造过程中大肆拆建历史古街建筑,在这基础上建立高楼大厦,并招商引资,将古街转变成了现代化商业街区。不仅破坏了城市原貌肌理,新建的建筑在体量、尺度、色彩、质感完全舍弃了古街风貌,毁坏了城市的天际线也失去了城市魅力。类似现象的首都北京,北京有3000多年历史文化古城,作为五朝古都在历史文脉与国家文化史上有重要的显著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精神集中完整体现地区,人民对老北京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四合院、北京胡同、老北京文化、等见证了历史的岁月。在历史气息浓厚的古都出现了国际化高楼大厦,而且不断拆建古建筑,营造新形象都市。如何在古与新、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平衡点,传承新旧历史文脉。而天津、上海受外来文化冲击严重地区,如何在时代背景下保持独特文化优势,并传承好这一地区历史文脉,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中国公民责任。

如何传承、发展历史文脉。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名城

相关责任单位管理保护好城市的记忆,如历史风貌、文化博物馆、文物系统等。

在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中找到衔接点,而不是在传统历史上不断累加新的记忆过程,借鉴“梁陈方案”提出的建新城,保老城策略。

代表城市特色传统文化元素、民族符号等,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融入到现代景观小品、雕塑、广场设计之中。

由局部保护扩大为整体环境保护,形成传承历史文脉的完整性。

对当地民众组织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使当地居民由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参与维护家园历史遗迹。

结语

正如沙里宁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有什么追求。”延续城市文脉,复活城市活力。在城市肌理中保存更多历史遗留信息,也就为老城新建提供较多资源,而我们传承的文脉也更多,提升国民对乡土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并有尊严感的历史文化名城。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江珊(1991-)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在读研究生,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通讯作者:郑绍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建筑与文化。

上一篇:剪纸视角下的影像艺术 下一篇:建筑工程实训室在新技术下的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