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型辣椒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29 08:43:10

加工型辣椒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加工型辣椒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时间、整地施基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方便加工型辣椒的生产。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栽培技术;育苗;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072-02

辣椒(Capsicum annum L.),茄科辣椒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番椒、海椒、辣子、辣茄等。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1-4]。辣椒果实形态各异,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紫色、黄色或鲜红色,以红色最常见。辣椒根据果型大小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辣椒根据辛辣程度分为甜椒和辣椒。辣椒的食用部位是其果实,营养价值丰富,VC含量在蔬菜中居首位。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15―16世纪开始传播世界,17世纪落户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以及气候复杂,栽培制度多样,我国的辣椒品种资源十分丰富[3]。辣椒除作鲜食外,绝大部分以加工品的形式消费,因此,用于干制的红椒和加工的辛辣类辣椒栽培面积大大增加[1,5-10]。近年来,我国在加工开发辣椒红素上有很大进展,年产量在200 t左右。为方便加工型辣椒的田间生产管理,对加工型辣椒栽培技术做如下探讨。

1 主要特征

辣椒喜温暖而不耐高温,喜光照而不耐强光,喜湿润环境而不耐旱涝,喜肥而不耐土壤高盐分浓度。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 ℃,35 ℃时不能发芽。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 ℃,开花结果初期稍低,盛花盛果期稍高,夜间适宜温度为15~20 ℃。辣椒是茄果类蔬菜中较适宜弱光的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高,仅是番茄光照强度的50%,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1 500、3 000 lx[4]。辣椒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但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进果实生长发育。辣椒需水量不大,对土壤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耐旱又不耐涝,生产中应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空气湿度在60%~80%。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约为1∶0.5∶1,且需求量较大。

2 栽培技术

2.1 栽培时间

露地栽培一般在上年的11―12月播种育苗,4月定植,5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收获期长达6个月。根据品种不同,时间略有变动。

2.2 整地施基肥

辣椒忌连作,忌与同科作物如马铃薯、茄子、烟草、番茄等连作。选择排灌方便、排水良好的地块,并进行深耕。最好能冬耕,休闲冻土。定植前整地,表土仍保持较大土块,以利透气爽水。畦宽1~1.3 m,栽植2行。做畦的同时,施腐熟厩肥37.5~60.0 t/hm2、过磷酸钙225 kg/hm2、草木灰375 kg/hm2作基肥。

2.3 育苗

辣椒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育苗前先晒种,用55 ℃温水浸种,并不断搅动,浸5~6 h,也可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15 min后用清水冲净,达到再次灭菌的效果。

采用72孔规格穴盘育苗,在温度适宜的大棚内育苗。育苗基质采用泥炭和河沙,其体积比为2∶1,播种后用霜霉威盐酸盐800倍液浇灌灭菌。2~3片真叶时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施1次。用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叶面辅助追肥1~2次[5]。此时,白天、夜间温度分别保持在23~28、15~18 ℃。在大棚内保持基质见干见湿,防止徒长。9:00―12:00浇水,浇水后2 h,再检查1次,若发现局部仍呈干象[1-2],为保持辣椒苗生长一致,要补水。应注意的是,阴雨天不浇水。

2.4 定植

适期定植,促早发根。选择株高18~20 cm、6~7片真叶,叶色浓绿、肥厚、无病斑、无虫害,生长健壮,根坨成型,根系粗壮发达的苗定植。定植时浅覆土,以后逐渐培土封垄,定植后只依靠干旱蹲苗会损伤根系,因此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一促到底[6]。一般青椒生产密度为4.5万~6.0万穴/hm2(双株),行距、株距分别为50~60、25~30 cm。一般多采用双株,能获得较高的产量。选晴天定植,浇足定植水。定植成活后,及时浅中耕1次。定植后要抢晴天追施适量提苗肥。

2.5 田间管理

2.5.1 及时补苗。不管是直播还是育苗移栽,都应注意对死去或缺失的苗及时补栽。

2.5.2 中耕除草,追肥浇水。中耕培土定植成活后及时中耕2~3次,封行前大中耕1次,深及底土,此后只锄草,不中耕。地膜覆盖的不进行中耕。结合浅中耕施二铵、尿素的量分别为225、150 kg/hm2。苗期至门椒坐果前,控制氮肥用量。门椒坐果后至采收初期,加大施肥量,视坐果情况追肥[7]。早春因光照不足,地温较低,幼苗易徒长,前期要适当控苗。开始现花后及时随水追施复合肥,及时采收门椒[1-3],并浇水追施三元复合肥300~375 kg/hm2[6]。结果后期,加强肥水管理,将追肥与浇水交替进行,为促进发新枝,形成二次结果盛期,增加后期产量,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

6月下旬,进行沟灌,要避免灌水后下雨,应注意的是灌水前先除草、追肥。每次灌水相隔 10~15 d,以底土不现干,土层表面不龟裂为准。在辣椒开始挂果时插竹占、拉绳、设支架,进行绑枝扶苗[8]。对长尖椒类型的品种,进行整枝,保留第一茬果以下生长健壮的2~3个侧枝,摘除其余侧枝[9]。2.5.3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严格实施轮作制度,清洁田园,深翻改土,减少越冬虫源。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间烧毁或深埋[10]。①疫病。疫病多发生于茎基部,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发生。发病初期,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中后期,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病株根部。②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以减缓病毒症状,间隔5~7 d喷1次,共喷3~5次。③青枯病。辣椒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可用100~200 mg/kg农用链霉素或春雷霉素1包对水75 kg淋湿土壤,连防3次,10~15 d灌根1次,连续2~3次。其他有效措施还包括:实行轮作,防止重茬或连茬;调整土壤pH值,施石灰750~1 500 kg/hm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在穴内撒施石灰粉。④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800~1 500倍液[1-3],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1∶200倍波尔多液喷雾,7~10 d喷1次,连续2~3次。⑤白粉病。白粉病在田间主要靠气流传播蔓延。稍干燥条件下该病容易流行。种植前深翻土壤,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杀菌消毒。发病初期,可喷洒多氧清1 000倍液加杜邦福星3 000倍液并加施新高脂膜[1]。⑥蚜虫。主要用黄板诱杀蚜虫,用100 cm×20 cm的黄板450~600块/hm2,当黄板上布满蚜虫时,涂上1层机油,7~10 d涂1次。也可用10%吡虫啉2 000倍液喷施防治。⑦烟青虫。防治烟青虫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40%乙酰甲胺磷乳油、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

2.6 采收

加工型辣椒采收时要求果蒂红,不变软时采收。及时分次采收,红熟一批采收一批,选择在晴天进行采收。采收后,挑出烂果、虫果进行保存。

3 参考文献

[1] 辣椒[EB/OL].[2016-03-02].http:///link?url=PrdmdFva7m YzC4lZbkSTFmBX5FnfANqW0RW9msYJf1E_ctMW48AhiNq9LlvagAnc pNeYLMStb 6hNc2OGH6Ivn4bFS9OT-6gLZzthGdL-lcm.

[2] 张艳玲,李洪梅,冯定超,等.加工型辣椒露地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5(2):15-16.

[3] 李春.辣椒专用品种引种筛选及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4] 吴立东,罗英,曾绍贵,等.加工专用型辣椒品比试验初报[J].上海蔬菜,2010(2):31-32.

[5] 济南市农业局.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J].山东蔬菜,2012(2):20-21.

[6] 周绪元,王献杰,高中强,等.绿色食品露地辣椒生产技术规程[J].山东蔬菜,2011(1):24-26.

[7] 张世才,蒋长春,黄启中,等.重庆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J].辣椒杂志,2013(1):15-25.

[8] 黄启中,吕中华,黄任中,等.重庆加工型辣椒配方施肥技术[J].南方农业,2007(1):81-83.

[9] 张艳玲,李洪梅,冯定超,等.加工型辣椒露地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5(2):12-16.

[10] 张海利,徐坚,陈永兵,等.我国辣椒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8(4):37-41.

上一篇:玉溪市油菜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与区划 下一篇:大型海藻在石斑鱼育苗水体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