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种视角

时间:2022-09-29 07:20:47

一、 选景――给词中“景”一个独特的视角

古人词中的景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甚至是自己情操的寄托,因此,进入词中的景都有其特别的韵致,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在这首短短的27字的词中,就出现了以下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渔夫)、斜风、细雨,占了21个字。这首词似乎是用景物“堆积”起来的,然而读起来却没有一丝的堆积感,琅琅上口,富有节奏的同时,感受到了景物之间的和谐,垂钓的大背景迎面而来!不得不佩服张志和信手拈来,却极富功底的描景能力。作者的选景是随意的吗?请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段:

师:刚才你们圈画出了这首词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西塞山水图”,你最喜欢哪些景物呢?(生答略)

师:看来每一个同学对景物的喜好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其实词人张志和眼中的景物有很多,是不是随意选择这些景物进入词中的呢?比如,“西塞山前白鹭飞”,你猜猜,在西塞山前飞过的可能还有什么?

生:蝴蝶、蜜蜂。

生:燕子。

生:麻雀。(众生笑)

师:你们还别笑,还真会有麻雀飞过,甚至还有乌鸦飞过。(学生又笑)能不能改为“西塞山前麻雀飞”或者“西塞山前乌鸦飞”?(学生笑)

生:不能,因为那样一改就没有任何的美感了!还破坏了周围的景致。

生:我觉得白鹭的颜色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让景色更加秀丽。

师:对,作者选景首先要跟周围景和谐。

生:我发现改了以后,读起来似乎也不顺口。

师:是的,景物选择也要读起来琅琅上口,符合词的韵味。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景物在词人的笔下不是随意的,是按照一定顺序描写的。

师:你太厉害了。你们发现词人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这些景物的吗?

生: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师:这样的安排,让画面立即变得有层次感了!

当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词中景物时,学生不仅发现了景物的和谐美,景物的色彩美,景物的韵律美,还发现了景物的层次美,这是多么珍贵的发现呀!同样,词中桃花流水、“青箬笠,绿蓑衣”的垂钓渔夫等等,除了与周围景色的和谐和读起来的韵味、节奏等因素,还蕴含了作者的理想。为什么是“桃花流水”而不是“梨花流水”?桃花是有归隐含义的象征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已经深入文人的心里,李白的《山中问答》也有“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描写,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选景物是有他的深刻含义的,并非随意而为。课堂上,可以将这个信息传递给学生,也许他们对作者所选景物会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词人寄托词中的情感也有一定的把握。

二、 “不须归”――给词中“情”一个独特的视角

对于张志和的“归隐”情结,在学生这个年龄层面理解会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如果对词人“看破红尘”的归隐心态没有一点理解,这样的解读是不够的。可以是蒙的,可以是不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慢慢理解,但如果一点都不涉及,那是对《渔歌子》解读的憾事。因此,对于词中藏着的情感,也需要给学生一个解读的视角。

师:作品中有一个词最符合词人此刻的心情 ――

生:不须归。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归”字呢?

生:这里的“归”应该就是回家的意思吧?

师:这就奇怪了,碰到下雨天,我看到路上的行人都是急匆匆的,他们是“归心似箭”。而词人却说“不须归”,这是什么原因呢?再自己读读词,看看你找到了哪些原因?(生读、思考)

生:也许是西塞山前的风景太美了,让作者忘记了回家。

生:也许是水中的鳜鱼太肥美了,他一定要钓到鳜鱼才回家。

生:在斜风细雨中垂钓,有独特的感受,所以作者不愿意回家。

生:有箬笠蓑衣,这点风雨也就算不了什么。

这是学生对“归”中隐藏情感解读的第一个层面――“不须归”就是“不想回家”,并且从词中找到了“不想回家”的种种理由。学生的用词非常准确,用的是“也许”,表达的是一种猜测,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这样的感受是在学生理解范围内的。我们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将问题深究下去。

师:同学们,“归”是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回家呢?我再给大家提供一段资料,看看你们现在对“归”字是不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出示资料)张志和曾因事获罪被贬,不久就获得赦免。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过上隐居生活。 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绍兴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后来曾多次邀请他再入朝做官,但张志和都谢绝了。

师:你现在觉得,“不须归”的“归”仅仅指回家吗?“不须归”的还有什么呢?

生:张志和不想再回到朝廷当官。

生:他不想回到世间纷扰中。

生:他应该是想远离这喧嚣的社会。

生:这是不是就是“看破红尘”的心态?

师:看来,词人不想归的不仅仅是家呀!张志和的哥哥张鹤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也就作了一首词:

(出示资料)《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知道哥哥写这首词干什么吗?

生:劝弟弟回来。

师:如果你就是张志和,你会用《渔歌子》来作答吗?(生读)

老师及时呈现的两份资料,对词中的空白做了很好的弥补,学生在这样的视角引导下,对词的看法更深远了,学生对“归”字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表层,而是与词人的“归隐”情结产生了相关链接,对词人的情感理解更深了,产生了共鸣的基础。

三、 背影――给词中“人”一个独特的视角

《渔歌子》中描绘了一个十分淡定的渔夫形象,他在“斜风细雨”中,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整个画面保持着一种“静”,但这样的静中,宁静到只给人一个背影,不妨让学生从“背影”中看一个人。

师:这首词原来的题目叫――《渔父》,词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夫,你对他有什么认识?

生:他给人的感觉特别淡定,“斜风细雨”中岿然不动。

生:他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生:他的“青箬笠”“绿蓑衣”与周围景物的色彩十分和谐。

师:渔父虽然背对着我们,读着这首词,我们分明看到了渔父脸上的神情,是什么样的?

生:他的表情一定十分投入。

生:我觉得他一定十分专注,甚至已经忘记在下雨了。

生:我觉得他的表情十分淡定,钓不钓到鱼已经不重要了。

生:他的表情一定十分陶醉,他已经醉在这斜风细雨中,醉在这如画的西塞山前了。

我们由渔夫背影,让学生猜测人物的表情,这其实就是词人的留白,这样的背影更给人想象的空间,此刻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渔夫,不同的形象中似乎又都藏有共同之处――渔夫的淡然与超脱。这时候,我们不妨给学生表达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再次升华对词中“人”的理解。不妨再追问一下学生,你觉得这个渔夫是谁呢?也许学生会说是张志和在西塞山前看到的一个垂钓者,也许就是张志和自己……其实,这渔夫是谁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背影已经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心中,这样的形象已经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生长,在词中“人”的解读中,对词人情感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当然,还可以将词中的“人”进一步丰满,把本首词的悠闲轻松与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的激昂高调和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寂寞孤独,这三种“渔夫”的不同心境进行对比,由“渔夫”的不同心境,推断作者的心境,这样的比较会让学生对词中“人”有更鲜明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上一篇:谁忽视了车内空气污染? 下一篇:乘着新能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