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中学化学的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29 06:50:15

如何优化中学化学的教学质量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真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观察、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影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关注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强调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实效,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为了确保有效性策略的实施,课题拟订了具体的研究过程,采取实验法,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课题研究启动阶段、实验实施阶段、结题阶段的状况进行了详细问卷、跟踪调查,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经过一年的实验,初步构建了有效性化学课堂的形态,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转变,教师的科研能力、课堂教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主体逐渐回归到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效整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优化教学。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探究自己的疑问,如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从而让让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最后还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然后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应该采用趣味教学性的互动性教学模式,让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学习起来也不再是枯燥无味了,课堂效果也就会更好。如在学习《物质性质的探究》时,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对这些枯燥的理论学习也提不起兴趣,这时候老师可以改善教学导入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老师给学生演示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有白烟生成,同时生成白色固体,白色物质是不同于原物质的新物质,所以该变化为化学变化。然后在讲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就简单的多了。然后再做铜片在空气中与隔绝空气的加热的实验,巩固物质性质的认识,这样通过实验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打开,能够爱上化学课。

二、突出知识练习,培养运用能力

化学教学作为一种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工程,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实验等课程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并且学以致用,方便自身的生活和发展,为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为此,课堂教学就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上,放在大众科学的普及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知化学的魅力,并且能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化学现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该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和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而采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同时为了让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精讲巧问,善于设计,让能力训练着眼于普通的课堂提问和练习。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就上去了,学习效率也就同样得到了提高。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如在学习《溶解度》时,老师可以举例,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对于学生来说,在吃饭的时候,菜味道如果很淡,一般我们都会放盐,放了之后如果感觉还是淡了,我们依然在此加盐,如果仍然感觉到淡,那我们会不自觉的再次加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三、依据现实生活,设计生活化情境教学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的化学教学内容已经出现了生活化的教育,但是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学情,还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内容,整合教学过程,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概念性的知识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境学习资源,从中引出化学问题,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讲解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学工作,通过教授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教学的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都是为有效的教授教学内容服务的,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一切教学举措都不能脱离教学内容。情境教学,需要依据学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探究内容最贴切的情境,让学生及时发现情境中的化学问题,并很快投入到探究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初中化学在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学生对其学习也是难度系数较大,所以在情境教学中,一定要优化重难点情境教学的措施,简化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讲《化学肥料》时,老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出疑问,农作物生长时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肥,如果缺少这些营养元素,农作物就会得“病”,看一下情形,说出问题所在的原因,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这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如何区分常用的氮、磷、钾肥呢?怎样科学施肥?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针对化学中的概念设计有效的问题,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

四、教师板书要精练,主次分明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要求教师在板书时做到精练,主次分明,以往教师在这方面不注意,黑板板书的内容杂而多,没有重难点,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无法做笔记,没有主次。要课堂上突出重难点,板书显得很重要,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求做到教师对板书前对黑板做到心中有数,板书芬主板书和副板书,合理安排。板书时,字要规范、清楚,若教师字写得潦草,学生看不清,甚至感到厌恶,不想记,造成教师“白劳”。板书内容要精练、这在备课就应该注意到,使板书的内容直接就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便于学生一目了然,做到学生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王志红.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读写算,2013(4)

[2]王峰.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0(2)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下一篇:初探小学语文的活动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