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练习设计的方法,体现练习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29 06:27:44

注重练习设计的方法,体现练习的有效性

【摘 要】数学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练习设计 针对性 层次性 多样化 开放性

一、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强化学生理解知识

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就是设计练习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做到有的放矢,力求用较少的时间设计精练的习题,获得最佳的练习效果。例如教学《圆的面积》第一课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白其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圆的半径,围绕这一重点设计的练习是:要求一张圆形纸片的面积,需测量哪些有关数据?比一比看谁先做完,谁想的办法多?学生通过思考得出:(1)可测圆的半径,根据S=πr2求出面积;(2)可测圆的直径,根据S =π( )2求出面积;(3)可测圆的周长,根据S =π( )2求出面积。又如学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后,针对找对应的底和高这一难点,可以在题目中出一些多余条件,让学生先找到图形相应的底和高,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课堂教学中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就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增加的一种练习,便于攻其一点,逐步强化。

二、设计层次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既要基于教材的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还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既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生,让特困生吃得饱,让优秀生吃得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倒数的认识》的新课练习中,可分解成四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让学生依据倒数的意义去求整数、分数的倒数;第二层次,思考1和0的倒数;第三层次,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第四个层次,做游戏“找朋友”,一名学生说出一个数,谁能又对又快地说出这个数的倒数,谁就和这名同学互为好朋友。这样,学生觉得有趣,课堂气氛也活跃。多层次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游戏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探索多样化的练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课堂练习要讲究“花样”,按部就班地练是低效的,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口诀时,我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即看到或听到“几乘几”的算式,就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反复练习。但是如果只是机械地反复背诵,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练习的形式应变单一为多样。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练习的形式可有:(1)对口令,一个学生说“几七”,另一个学生说得数;或一个学生说“几七”,另一个说出两道算式;(2)找朋友,一个学生拿乘法算式卡片,另一个拿得数,或者设计成“送信”“帮小动物找家”等活动;(3)整理卡片,卡片上写有乘法口诀,把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出来;(4)抢答游戏:一星期有几天?你能很快说出3星期有几天吗?你是怎样想的?5星期呢?4星期呢?7星期呢?采用多种形式记口诀,让学生又快又好地熟记口诀,特别是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有效练习抢答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组织学生交流记口诀的方法协助记忆,加深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练习的多样化,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克服学生学习的厌倦情绪,促使他们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四、探索开放性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广度

开放性练习设计主要根据现代教育思想,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出发,打破封闭性练习限制,提倡开放性教学和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练习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除了设置必要的基本练习外,还要定准练习难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开放性练习:

(一)设计条件开放的练习。如:出示5种类型图书价格表。问:根据以上信息,笑笑用20元能买哪三本书?此题根据以上信息,有多种不同的选择,让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条件开放,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了解信息社会的复杂性,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认识、思考数学问题,提高处理信息能力。

(二)设计问题开放的练习。如:车展中心第一天成交量是65辆,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能提出“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多少辆?第二天成交量是多少辆?两天成交量一共是多少辆?”等问题。通过问题开放练习,学生由已知条件出发,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三)设计结论开放的练习。有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必须将认知结构组合、重建。鼓励学生采用多种策略解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引导学生既求同又求异,并能寻求最佳结果。

总之,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融入练习中,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各种练习的独特作用,力求活而不难,易中求深,让练习丰富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上一篇:健康的呈现与社会团结 下一篇:创建良好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