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探究要增加思维含量

时间:2022-09-29 06:24:51

动手操作探究要增加思维含量

案例:

A.教师甲的课堂里——

师:(出示一个盒子,告诉学生盒子里有9个白球1个黄球)如果从中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学生略作思考后猜测: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师: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就请你们分小组摸球,记录自己摸球的结果,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摸球情况。(各小组摸球、统计、讨论,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们小组交流的情况?(各小组汇报)

师:摸出白球的次数多,说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反过来说,摸出黄球的次数少,说明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小)。

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B.教师乙的课堂里——

师:(出示盒子)同学们,这个盒子里放有白球和黄球共10个,不过这两种球的个数不相等。如果不打开盒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

生:(众生几番猜测后)老师,我有个办法,能不能用在二年级时摸球的方法——每次摸出一个球看看颜色,然后放回去再摸,多摸几次,最后看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多,就说明盒子里这种颜色的球多。

师:大家明白他的意思吗?那你们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吗?好,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实验。(教师出示详细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摸球活动结束后进行分组汇报)

师:根据摸球结果,大家推断盒子里的白球可能多一些。这个推断是否正确呢?怎样验证?

生:把盒子打开看看。(各组打开盒子发现白球9个黄球1个,学生们欢呼雀跃)

师:如果把这几个球放回去再摸一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会不会一定是白球?

生1:不会,因为盒子里既有白球也有黄球,所以摸出来的也可能是黄球。

生2:盒子里白球多黄球少,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小。

生1:但是可能性再小,也是有可能的啊,所以摸出的球不一定就是白的。

案例分析: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以上教学片断中操作探究的情况。教师甲教学前就让盒子先“曝光”,让学生猜测摸出哪种球可能性大,学生几乎异口同声,“摸到白球可能性大”。此问题对于具有一定知识经验的学生来说思维含量不足,缺乏挑战性,更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后续的探究愿望。整个操作活动中,学生只是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充当“操作工”,而不是真正的自觉行为。教师把动手实践、操作探究简单地等同于动手活动。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思维含量,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体验,而且注重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数学思考。

教师乙在活动前提出问题:如何判断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学生想到可以“摸球”,此时的动手实验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活动中因为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对实验结果充满渴望,不仅感受到摸球结果的可能性,而且学习了科学探究方法。因为学生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来判断事情发生与否,错误地以为“不太可能”就是“不可能”,“很有可能”就是“一定”,即将“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混为一谈,所以,教师进一步深入追问:如果把球全部放回再摸一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球?会不会一定是白球?史宁中校长提出要运用统计的思想来动手操作做实验,运用数据进行推断,教师乙的课堂每个结论的得出都伴随着学生自己的思考,真正使“动”不仅仅停留于指间。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将儿童的理解能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动作阶段、表象阶段、符号阶段。许多时候动手实践是不能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层面的,否则课堂活动繁荣的背后却是课堂教学的失效甚至无效。这种情况在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尤为多见。如《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一课,如果课上一直让学生动手操作,甚至连图形是否能折叠成正方体也仅仅依赖动手操作,那数学教学的意义何在?我认为,教师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了初步认识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中四个连排的正方形可以看作前、后、上、下四个面,而“两只耳朵”可以看作左、右两个面,进而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两只“耳朵”还可以长在哪儿?事实上,想象一个图形能否沿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就是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尝试将图形折叠的过程。虽然脱离了具体的操作,学生起初会有些困难,但只有在持续的想象活动中学生的空间能力才能真正发展,这才是我们立体图形教学的着力点。如果我们只要“结果”,那么学生动手操作的确能够解决问题,但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整堂课一直都建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无疑是不妥的,因为这仅仅只是“感知”,不是“思维”,只有“形”而无“味”。

要增加学生操作探究的思维含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制造认知冲突,诱发探究;创设良好情境,激趣;重视追问技巧,主动思考;讲求动静结合,多感官参与。

上一篇:妙趣横生巧整合 下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语文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