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时间:2022-09-29 06:02:01

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简介:景作洁(1990-),辽宁大连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尚林(1990-),山东青岛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这表明中央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放在了显著的位置上。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治理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含义

治理,古已有之。儒家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涉及治理问题。原始治理、国家统治、国家管理、国家治理,是我国从古至今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与统治相比管理更注重社会和公众要求;更重视政府行为的质量和效果;也更注重让社会、公众参与。由于在国家管理之下,政府出现缺位现象,导致各项政策、措施公共服务等不能满足社会公共的血药,于是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家治理。与管理相比,治理本身具有三大特点:其一,治理主体具有多元性,国家、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都是治理的主体。其二,权力来源具有多元性。过去的统治权、管理权是从上到下授权的,治理的权源来自多方面,可以是自上而下,但更多是平行的。其三,治理方式具有多元性。统治、管理采取的是单方向的、强制的。治理采取的方法更多的是协商、沟通、合作。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国家治理”而非“国家统治”或是“国家管理”,这说明政府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国家治理就是作为政治统治机器的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来配置和运作公共权力,通过对社会事务的有效管理,进而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状态,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是指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代表着:国家治理的各项政策、制度是与时俱进;国家治理组织框架是与现念相符合的;国家治理就是运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来促使效能最大化。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国家治理的水平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代表着着:第一,各个治理主体发挥最大效用;市场主体处于良性竞争状态,政府主体调控有度,社会主体积极有位,个人主体创业有利,整个社会蓬勃发展。第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要求在政府内部科学设置机构和有效配置职权,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相对集中、执行专业高效、监督有力到位。

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原因

自改革开放35年以来,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恶性竞争愈演愈烈,社会不公的现象越来越多,许多机制和体制已不符合时展的潮流,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越来越弱等等,使得党和政府亟需采取一个新的手段来改变如今的状态。所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应运而生。

首先,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不符合时展潮流。近年来随着越来越重视维稳,通过依靠国家、财政、各级领导实行强力政策来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的做法越来越流行。但是这种强力维稳的做法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出现百姓仇官情绪和,同时党和政府通过花钱买稳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要求政府赔钱。党和政府为了继续能维稳,所以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成本成本越来越高,导致政府不堪重负,可持续的稳定似乎也越来越难实现。为了能够在发展中求稳定,迫使进行国家治理转型。

其次,由于国家管理模式不当,导致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动力减弱。近些年来,由于利益的驱使,党和政府不断扩大知自的管辖范围和权力,在获利的同时将责任下移,再度出现集中化的国家管理模式。众所周知,各类治理主体之所以愿意创新,愿意竞争,是因为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享有更多的自。所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要减少党政部门的权利,扩大地方、基层、企业、民间组织的自,鼓励创新,增加活力。

最后,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群体的现代公民意识越来越强,这就推动了国家治理制度的现代化。中产阶层由于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所以是最先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团体,并强烈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迅猛发展,受此熏陶的农民阶级也具有了现代意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青年人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快,使得青年人群对政治参与方面有很大的愿望。

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措施

(一)从国情出发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

历史证明,人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同时还与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我国治理体系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要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根据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反复修订,反复完善的。同时还要注意国外对我国制度的诟病和捧杀,要始终坚定的相信自己制度的优越性。

(二)丰富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形成社会文化共识

治理的初级价值目标是秩序稳定,但更重要的价值目标是治理现代化(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治理最主要是满足人民的需求,扩到人民民主,使人民当家作主,同时减少政府过多的管制激发社会活力,也要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求加强顶层设计

体系众所周知是一个系统,所以国家要从总体上考虑、规划、制定方案。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长期的,坚决杜绝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碎片化,短期化,地方主义、部门主义等。

(四)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在文化方面,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优秀文明古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上的独特标志。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能够在世界站稳脚跟的根基。

(五)要着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一是提高执政能力;党的观念要与时俱进,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

二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政府缺位不作为、职位繁多、办事效率慢等是近些年来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除去不必要的岗位,精简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都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手段。

三是提高人民群众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人民群众要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去,真正做到人民自己管理自己。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上一篇:临床检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相互脱离问题的思考及... 下一篇:企业政工师的重要性以及所必备的四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