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时间:2022-09-29 05:54:25

4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摘要 研究了芦荟、五倍子、甘草、鱼腥草4味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情况。利用两倍稀释法测定4种中草药不同浓度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中草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小杀菌浓度;最小抑菌浓度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258-01

抗生素从诞生至今一直成为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但是当前抗生素的广泛滥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出现了耐药性,从而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效率。从古至今我国有着丰富中药资源,中草药早已成为人们对抗各种疾病的有力武器。中草药以其特殊性使得细菌较少对其产生耐药性,且中草药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等优点让人们意识到研究中草药抗生素对解决耐药菌株有着深远意义,这一课题也受到了广泛学者的关[1-4]。芦荟能够全面调节人体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排除体内毒素,被称为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宝库;五倍子具有酸涩收敛、性寒清降、清肺降火的功效;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能够缓解药物毒性、烈性;鱼腥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增强免疫系统作用等。本研究以芦荟、五倍子、甘草、鱼腥草为研究对象,测定4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芦荟、五倍子、甘草、鱼腥草均购于吉林大药房;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药理室提供;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沙保弱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均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混合培养基制备:即在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加入1.0%葡萄糖和1.6%溴甲酚紫指示剂,8 MPa高压灭菌20 min后冷藏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中草药提取液的制备。分别准确称取各种药材50 g,加适量纯化水,浸泡1 h,沸后用文火再煎30 min,用纱布过滤后得提取液,滤渣用4倍水量煎煮2次后弃去,合并滤液静置后以3 000 r/min离心20 min。将3次所得滤液混合并浓缩至50 mL,使生药浓度达到1 g/mL。把所得提取液在115 ℃高压蒸汽灭菌后,4 ℃保存备用[5-6]。

1.2.2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两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操作全部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中草药液按两倍稀释法用普通肉汤依次稀释10、20、40、80、160、320、640、1 280、2 560倍,即最终药液浓度分别为100.000 0、50.000 0、25.000 0、12.500 0、6.250 0、3.125 0、1.562 5、0.781 3、0.390 6 mg/mL。在1 mL的稀释液中加入0.1 mL的菌液(菌液浓度为105 cfu/mL),并设空白和阳性对照管。37 ℃条件下培养24 h,观察结果。从无菌生长的各管中找出最低稀释液浓度的实验管,确定MIC。将在MIC测定中,未见细菌生长的各管培养物中吸取0.1 mL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37 ℃条件下培养24 h,观察结果。以仍无细菌生长的管内药物浓度记为该药的MBC。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芦荟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mg/mL;五倍子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781 3 mg/mL;甘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 mg/mL;鱼腥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方面,芦荟、五味子、甘草、鱼腥草分别为25、1.562、6.25、12.5 mg/mL。

3 讨论

试验选用芦荟、五倍子、甘草、鱼腥草4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4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菌作用。五倍子具有较强抑制病菌的作用,其次是甘草,这一点与相关的著作和文献有一定的差别,但基本一致。五倍子含有的主要成分为鞣酸。鞣酸具有凝固蛋白的作用,可能会使菌体内的原生质及酶等蛋白质凝固,导致微生物生长代谢受到影响甚至死亡。芦荟具有消炎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噬菌、解毒及清洁功能。甘草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可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甘草中的黄酮还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中草药具有取材天然、作用平稳、毒副作用小等西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长寿,现代人越来越把注意力从化合成药转向天然药,从而减少药源疾病的发生。因此,发展中草药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精华,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林富祥,李炎稳.中草药临床抗菌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8):97-98.

[2] 谷魁菊.几种常见中草药的抗菌、防霉效果[J].养殖技术顾问,2012(4):234.

[3] 李建志,刘文丽,王亚贤.9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2,40(1):45-46.

[4] 傅若秋,余琼,孟德胜,等.2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MRSA的抗菌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1,22(43):4056-4058.

[5] 杨淑文.32种中草药抑菌治性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61-1362,1366.

[6] 王雄,赵志光,邵爱华,等.八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2):25-29.

上一篇:池州市贵池区山区水稻赤斑黑沫蝉发生规律及防... 下一篇:矿区废弃地污染综合治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