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酒与祭祀

时间:2022-09-29 04:57:58

关于祭祀,《尚书大传》说:“祭之为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于神也。”就是说,要把人间的事和神之间沟通起来。这反映了早期人类要和大自然相合的一种心态。古时祭祀是很多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祭祀活动,并且要祭天、祭地、祭山、祭水、祭星、祭风、祭马、祭祖先,等等。恩格斯曾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古人在祭祀活动中,认为人和自然界万物都有脱离物体形状存在之外的、并且暗中支配着一切生命意义的灵魂;然而又认为这些灵魂或单个或集体的反过来又操纵和支配着人和自然界的命运。对于人们的这种观念,其实属于一种宗教意识,或者干脆是人类早期的宗教。

人们的祭祀一般都兼具有祈祷的意义,另外,人类图腾崇拜阶段大约与人类文化的神话时代同时产生的,比如中国上古人相信伏羲与神农氏,并把他们塑造成半人半兽的形象,这显然同时已产生了关于伏羲氏与神农氏的种种神话。神话是人类早期的艺术创造之一,它高度地表现了人类意识成熟之后所显现出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神话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早期人类祭祀活动的产物。人们将祭祀的魂灵以及天、地、风、雷等外在的、暗中支配的力量重新赋予生命意义之后加以推延、想象,从而按人和具有不可测知力量的物象予以拼合,创造出一种足以抗拒外界任何自然力并能扭转人们命运的神力的新形象,于是出现了神话人物。由此,我们认为祭祀应该是人类早期的宗教意识,从而祭祀本身也具有一种宗教意义。

酒与文化结缘,并且以后形成了灿烂而多姿的酒文化,应该是从人类早期的宗教意识或者是认为早期的宗教开始的。而酒在以后的漫长历史时期里,又与祭祀和后来的宗教一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由宗教仪式扩展成为人类的生活习俗,比如一年中包括祭神、祭鬼、祭天、祭地、庆丰收和喜庆、团聚等仪式,这里就已构成了人类文化活动的某种主体了。

由于祭祀活动反映的是一种期待,因此在这类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是非常虔诚的。所以,祭祀活动中所用的酒,也不是一般的酒,而是经过选择的品质最良的酒,这种酒甚至是必须经过天子允许特殊制造的。《正义》说:“古者成王为祭之时,忌神以清以酒。清,谓玄酒也。酒,谓郁鬯与五齐三酒也。”这里的玄酒,就是红酒,是专门用来祭祀的酒。郁鬯,是用黑黍酿制的酒,杂以郁金香汁掺合而成,有香味。据《毛诗正义》说这种酒是在祭祀之前用来迎神的,而正式祭祀时则用清酒,即红色的酒。五齐三酒是酒的品类,是祭祀中给诸臣喝的。

祭祀时又有大祭、中祭、小祭,这些不同的祭祀中用酒又有规定。《周礼・天官・冢宰下》说:“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这里的“贰”,即副,是指酒器的数量。大祭为祭天地,中祭为祭宗庙,小祭为祭五祀。所谓“五齐三酒”,《周礼・天官》中也有说明:“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按《周礼注疏》说,所谓五齐,主要是清浊的不同。三酒中,所以“事酒”是有事的人饮的酒;昔酒是无事人饮的酒,由于这种酒酿造所需的时间长,称昔酒,即白酒;清酒,即玄酒,为祭祀的专用酒。这当中“有事”是执行祭祀的人,“无事”是指陪同祭祀的人。

如此看来,古时以酒作为祭祀之用,还是有许多规矩的。

上一篇:老爸老妈的“折腾”生活 下一篇:肌肤健康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