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网络诱情趣 别有天地在语文

时间:2022-09-29 04:47:17

巧借网络诱情趣 别有天地在语文

摘要:《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中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在这堂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上,我和孩子们享受着网络画面带来的新鲜感,品读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畅所欲言带来的。

关键词:网络;情趣;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77-02

《田园诗情》这篇课文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课文所描写的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美丽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课堂上,我借助丰富多彩的网络,让孩子们对荷兰的“田园诗情”有全新的认识,让“情趣”充满课堂,让他们充分享受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是一种情趣享受——网络画面带来的新鲜感。

片段1:师:在这么多美丽的画面中,你觉得哪一幅图最具有诗情画意呢?说说你的理由。生:我觉得艳丽的郁金香图最具有诗情画意。你看,一眼看过去,大片大片的郁金香真多真美,它们点缀在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非常和谐,美得让人不想离开。我在网上还看到人们对郁金香的评价,说它们庄重、典雅,正如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我太喜欢它们了!师:说得真美啊。看来,郁金香带给你的不仅是赏心悦目,更是一种震撼呀!生:你们看,这黑色郁金香,有一种高贵典雅的美丽,像贵妇人一般;这朵郁金香,粉红的花瓣,娇艳欲滴,如同少女浪漫的梦,真美呀!生:我觉得白色的郁金香很美,洁白无瑕,多像美丽的天使;红色的郁金香,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很温暖。进入网络就像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网络新颖、快捷、全面,它不仅具有直观教学的特点,而且图文并茂,声像俱全,这也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正如那远在天边的“荷兰”郁金香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这是一种情趣享受——品读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

片段2:师:打开网络中“课文赏析”,在这五个画面中,请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看看里面的图片,读读里面的文字,说说你感受到的那份美。(学生读、看)生:看过“驰骋的骏马图”后,我又把第三自然段读了好几遍,觉得“驰骋的骏马图”最有诗情画意,因为课文中“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写出了马的强壮,它们在辽阔无垠的原野上自由驰骋,跑得一定很快,而且一定非常喜欢大草原这快乐的家。生:“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镶嵌”这个词用得真好,低地和运河搭配得多和谐呀!师:你真会读书,这里有个词用得特别好,也很准,把“碧绿的低地”和“条条运河”之间那种关系描写得栩栩如生。是哪个词?生:是“镶嵌”!师:镶,是贴在表面;嵌,是夹在中间。镶嵌多作工艺制作术语,在这里,你看看图,你能理解“镶嵌”吗?生:“碧绿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说明它们关系亲密,组合在一起也很漂亮。师:你很会观察与思考。你们能用“镶嵌”说句话吗?生:丹顶鹤头顶就像镶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生:妈妈的耳环上镶嵌着一颗钻石,很漂亮。生:亚细亚影城的墙壁上镶嵌着一个大大的电视屏幕。师:“镶嵌”这个词用在课文中更给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增添了诗情画意。我们再读读带有“镶嵌”的这句话。(学生读)还有谁愿意继续交流?虽然是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但还是要充满语文味。“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正如“镶嵌”一词的解读,从字典上的解释到生活中的运用,再到朗读体会,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引领学生步入“园林”,让学生去解读、感悟、揣摩、体验、沉醉,这就是“读”和“品”。这是一种情趣享受——畅所欲言带来的

片段3: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浏览了“荷兰之旅”网站,你一定有话要说,有话想说,赶快到“请您留言”一吐为快吧!(学生在留言板上留言)(交流留言板内容)生1:荷兰荷兰,我爱你,就像农民爱土地。师: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被你改得真有创意,很贴切,我喜欢!生2:郁金香,香又香,又迷你,又迷他,人人都陶醉!师:哇,情不自禁地为荷兰的郁金香做广告了!生3:生2,听了你的“小广告”,我更想去荷兰了,如果我能去荷兰,我一定要带朵最美丽的郁金香回来插在妈妈的花瓶里!生4:憨态可掬的荷兰猪笨笨拙拙的,很可爱,我喜欢!生5:我想去荷兰呀,我想去荷兰,我要骑上骏马飞奔,我要和长毛山羊嬉戏,我还要给奶牛挤奶……师:同学们,感谢大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分享大家的快乐!常言道:言为心声,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留言板的设计,无需像写文章那样一板一眼,只是一种交流的需要,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整理自己的情感体验,一吐为快,抒真情实感,露童真童趣即可。网络多媒体的信息是全开放的、多样的,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情况,在课堂上主动地与教师、同学建立双向或多向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同时与一个或多个学生建立关系,进行个别指导或集体指导,课堂教学结构是互动的、网状的,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留言板”的设置,让更多学生的自信在键上流淌,灵感在指尖激荡,文采在网络飞扬,互动在课堂上呈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学生以“文本”为凭借与作者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契合;后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我借助网络,尽可能地掀起情感波澜,唤醒学生已有经验,撩拨学生读书热望,保证学生“对话”时像种子一样获得膏腴土地,就能生长出“灵动的表象”;像“火星”一样,遇有足够的原料,就能“引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像乐声一样遇到共鸣的弦索,就能“引发”情思和理趣的共鸣。

参考文献:

[1]陈燕.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J].素质教育论坛,2006,(4).

[2]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J].语文学习,2005.

[3]王崧舟.试论周一贯先生的学术创新品格[J].小学语文教师,2002.

上一篇:试论婴儿爬行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下一篇:论狭义相对论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