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等

时间:2022-09-29 04:44:34

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等

霜霉病是黄瓜的最重要的常发性病害,俗称“黑毛”、“跑马干”等,防治不力会造成严重损失。该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为害冬瓜、丝瓜等。

1 症状。霜霉病仅为害叶片。幼苗出土后,子叶即可染病,出现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渐变黄褐色。叶片染病,叶缘或叶背出现水渍状不规则形斑。随病情发展,病部褪绿变为黄褐色。由于病斑的发展受叶脉限制而成为多角形。早晨露水未干时,病斑周围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背面有黑色霉层。病情严重时,病斑互相连结在一起,致病叶枯死。

2 病原。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其孢子囊产生、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2℃,湿度83%以上。只有叶面结露3小时以上孢子囊才会完成萌发和侵染,才可致病。

3 发病特点。由于病原菌只能在活体寄主上存活,经风雨传播。在保护地、露地周年种植情况下,交替侵染、越冬越夏。病害发生、流行的适宜温度20~24℃。温度低于15℃,高于30℃,病害发生受到抑制。高湿(相对湿度85%以上)棚内有结露,叶面有水滴、水膜,是该病传播、流行的关键。该病主要侵染功能叶片,而嫩叶、老叶受害较轻,因之发病多从植株的中下部位开始,并渐向上发展。该病发生多从根瓜期始,即黄瓜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期。此时,施药防治最为有利。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多阴雨、少光照的天气以及地势低洼、浇水过多、过勤、种植过密的地块,均有利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4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并于定植时淘汰病弱苗。

②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培养壮苗。定植时要浇足底水,以便生长前期控水,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③生态防治。即采取农业技术措施,创造利于黄瓜生长,不利病害发生的条件,达到抑制病害、增产增收的目的。具体办法是凌晨放风降湿,日出闭棚增温(据观测每小时温度升高6~7℃,相对湿度下降20%左右)。当温度达28℃时,小放风,32℃时大放风,使最高温度低于35℃。下午大放风,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60%~70%,到半夜温度控制在13℃。若晚上大气最低温度12℃以上,则可整夜放风。阴雨天放风也很重要,但要防止雨水击溅。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浇后,闭棚增温到38~40℃,1小时后放风,更快降低棚间湿度。

④药剂防治。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每亩1千克,每9~10天喷一次,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每7~9天熏一次。熏烟于晚上闭棚时始,翌日清晨放风。发病初期选用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霉多克66.8%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甲霜灵500倍液、40%乙磷铝25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48%瑞毒锰锌500倍液、72.2%普力克600~800倍液喷雾。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

114200 辽宁宝丰蔬菜种子有限公司 吴明

小葱锈病的防治

目前,小葱锈病发生较广,农户对锈病的防治束手无策,往往造成小葱减产,质量变差,影响葱农的收入。为此,根据本地实际,特提出锈病防治方法。

1 合理轮作换茬。在同一块地里,不宜连茬种植小葱,一般应一年一换。如缺少轮作条件,也应在发生锈病后,不要再继续种植。

2 移栽前要施足基肥。每亩小葱田可施腐熟猪粪3000千克,45%的氮磷钾复合肥25千克,并在翻熟耙匀后,再移栽幼葱。

3 提高葱株抗病能力。除了做好抗旱、降渍等田间管理工作外,在春秋季易发病期,每亩应施碳酸氢铵15~20千克,以促进小葱生长,抵抗病害。

4 即使用药防治。在春秋季,特别是在遇到连续阴雨2~3天,就要及时检查小葱锈病的发生情况,如果发现葱叶上有褐绿斑点就要立即打药,一般可用25%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加1/4洗衣粉,用喷雾器喷细雾,在第一次施药后,隔7~10天需再防治一次,以提高防病效果。

050600 河北省行唐县农业局 郑飞

上一篇:棚室黄瓜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下一篇:文科专款图书保障与助力科研的实证研究: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