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团干葛昌秋

时间:2022-09-29 04:15:39

他有很多个“名号”:老团干、高级记者、公益活动家、政协常委、记协秘书长,甚至还有“点子大王”。但无论是以什么身份,他的眼光,总驻留在家乡这一方热土上,用几乎全部的生命能量,温暖着那些需要温暖的人和事,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托举起那些生命的尊严。

站在废墟之上

“我只是个幸存者。”在介绍自己时,葛昌秋总是会这样说。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多,大地震摧毁了唐山,也摧毁了葛昌秋一家的家园。但也许是上天有所眷顾,他们一家人从废墟中爬了出来。

那一年,葛昌秋12岁。

“我们旁边两个院子里就一下子死了20多口,我们家包括亲戚一共也有5口伤亡,我的舅母也是一个高位截瘫患者。你所熟悉的一个环境,特别是你所钟爱的亲友们,在瞬间就没了。你的家园甚至说是祖上几代人,留下的那几间房子,也在顷刻间就毁灭了。在你钻出废墟,满目疮痍的时候,那种感觉绝对不一样。”回忆起过去,葛昌秋依然感慨万千。

灾难会将一个孩子推向成熟。大灾难后不久,葛昌秋就帮着家人重建家园。他说自己从那时起就见识到了人间的冷暖,懂得了珍惜。也是从那时起,他立下了这辈子要多帮助别人,多做善事的心愿。

1986年,唐山大地震10周年时,葛昌秋已成长为一名团市委的年轻干部。他读到了作家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书中的情节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共鸣,也促使他重新思考记忆、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童年的记忆加上理性的思考,唤醒了葛昌秋心中埋藏了多年的那颗种子。在日后的工作中,他开始关注灾难,关注灾难中的人,研究地震文化。他意识到,作为大地震的幸存者,自己有责任去记录那段历史,见证唐山的重建发展。于是,为了更好地留住那些记忆,他踏上了鼓与呼的漫漫长路。

留住地震文化

作为一名记者,葛昌秋将自己的职业使命和人生追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关注弱势群体、关心民生话题,努力地将说、写和做结合在一起。

多年来,葛昌秋致力地震史料的研究和灾难报道,被称为“地震史专家”,并策划实施了多个公益活动,让他成了唐山市有名的公益活动家。

每年的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他都会准时来到地震纪念碑,献上花篮,祭奠死难的同胞。他以这种方式倡导文明祭奠,赋予灾难纪念以新的文明内涵。

这一祭,就是十多年。

期间,他多次向省、市领导提出每年在地震纪念日进行公祭的建议,最后被唐山市政府采纳,确定每年举办公祭活动。

1996年5月,唐山大地震20周年之际,一本关于地震孤儿的专著付梓,其中近一半作者是葛昌秋组织的。作品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海南厅举行,葛昌秋作为策划者代表发言。他说:“10年前,我们还小,钱钢拿出了《唐山大地震》;20年后,我们这些拿着笔的记者们,如果拿不出点东西,就愧对24万亡灵。作为幸存者,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事情做好。”

在编辑的支持下,葛昌秋又在《中国青年报》上开设专栏《我与唐山二十年》,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当年是抗震救灾副总指挥,专门为此写了首篇文章。他到北京、山东、石家庄、邢台、秦皇岛、邯郸等地,采访大地震的亲历者,每周六将稿件发回编辑部。这个专栏一共开了四个月,反响甚大。

1999年,葛昌秋又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建设世界地震博物馆的建议,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他还致力于唐山地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策划组织了千余项在全国、省市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成了一位知名的公益活动家。

此后,葛昌秋成为唐山广播电视台的高级记者,并于2008年当选为唐山市政协常委。

为了他人的幸福

地震、灾难,这些令人惊惧的名词,却成为葛昌秋生命旅程的一个重要注脚。在对灾难的关注中,他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生命的位置和意义,也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

唐山大地震过后,废墟上留下了4000多个孤儿。作为拥有死里逃生记忆的记者,葛昌秋长期关注地震孤儿的命运,先后为四个地震孤儿策划操办了婚礼,其中一个就是党育新。

地震发生时,党育新才6个月大,全家5口人在大地震中遇难,只有她幸存下来。战士将她从废墟中救出来后,送往石家庄育红孤儿院。那时候每一个唐山孤儿身上都有一块写着名字的布条,只有党育新和另外两个女孩没有任何标志,于是孤儿院的老师给她们三人起了新名字:党育新,姐姐党育红、党育苗。这就是当年有名的“党氏三姐妹”。

多年过去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党育新长大成人,准备成家了。1999年5月16日,在葛昌秋的策划下,婚礼举行,时任唐山市委书记的白润璋被请来担任证婚人,唐山市原副市长王玉梅为她主持婚礼。葛昌秋说,白润璋是代表育新的“娘家人”来参加婚礼的,育新是党的孩子。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他策划了“轮椅攀山看唐山”系列活动,发动青年志愿者,帮助大地震后的截瘫者攀凤凰山、游南湖、逛博物馆,一览震后新唐山的风光,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些截瘫者境遇的重视。

唐山市民黄一鸣、夏丽光是一对聋哑人夫妇。2008年1月,他们喜得三胞胎儿子,经筛查均有耳聋。能让三个孩子听到声音的唯一办法,就是在两岁前为他们植入人工耳蜗。但一个人工耳蜗需要十几万元,再加术后的语言训练,共计需要60多万元。这一家八口三代人,有5个聋哑人,而且还是仅靠老人退休金生活的低保家庭,60万元无异于天大的困难。

葛昌秋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找到了好朋友,时任唐山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刘晓辉,共同为三个孩子争取植入人工耳蜗的资金。经他们的奔走呼吁,三个孩子的情况终于受到关注。在刘晓辉的组织下,唐山供电公司的志愿者们为黄家修缮了房屋,全体员工还捐款45万元,并送去了生活用品;市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捐款6万,大学生村官还进行了募捐。2009年的夏天,三胞胎在北京成功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三个孩子告别了无声世界。这年的春节,孩子已经会向葛昌秋叫“葛爷爷”了。

之后,葛昌秋又了解到,唐山市6岁以下的耳聋儿童还有70多名。于是他又进行调查,在市政协会议上作了《实施人工耳蜗的救助,推进健康唐山建设》的大会发言,引起广泛共鸣。唐山市政府已将其列入“健康唐山”工程之中。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它们共同勾勒出葛昌秋生活的主体——为了他人的幸福。

无限延伸的大爱

熟悉葛昌秋的人,都评价这个人心热,耿直,遇事不装,不藏着掖着。这样的人喜欢推己及人,乐于助人,且乐此不疲。尤其是,哪里发生了地震灾害,他就特别着急上心,忙着张罗奔走,马不停蹄,完全当成自家的事一样去办。

2008年5月12日,正在外地出差的葛昌秋接到朋友的短信:四川发生了大地震!职业敏感让他立即产生了到一线去的想法。于是,一回到唐山,他就立即向领导要求赶赴灾区进行新闻报道。14日,他就随志愿者队伍飞到了成都。

来到灾区,面对一幕幕惨景,这个有过类似经历的汉子不禁落泪。他看到一户受灾群众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连一间遮风挡雨的棚子都没有,儿女们都远在浙江打工,他便找到镇里物资调配站,要来帐篷和志愿者们一起为两位老人建起了一个临时的“家”。老人们感动得逢人便说“唐山人好!”

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在这两年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面前,葛昌秋依然没有闲着,而是尽着自己的本分,尽着自己的心力,尽可能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唐山市政协常委,葛昌秋在参政议政方面,也善于见他人所未见,发他人所未发。他最有名的,是在一次市政协全会上,面对市领导,他把《政府工作报告》与上一年的报告进行对比,总结说:“按照说的做,照着做的说”,“在决策者心中有一本账,在代表委员心中有一本账,在百姓心中有一本账,在唐山的历史上也有一本账,总之要给我们一个说法。”通过比对新旧两年报告的方式来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的做法,在唐山政协史上是首例,得到上下一致称赞和百姓的认可。成为唐山有名的敢讲真话、能讲真话、会讲真话的政协委员。

这份敢想、敢说、敢做的勇气,只能来自于他心底那份无私的情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是为了我个人的利益,所以我理直气壮,不怕得罪人!”

葛昌秋连续三年当选唐山市十佳政协委员、《记者档案》百名优秀记者、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河北十大爱心人物。他用行动和成绩守护着自己珍视的一切,无愧于自己“幸存者”的终极身份。

上一篇:吾厚吾德 第20期 下一篇:企业来了“警”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