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站指导意见

时间:2022-09-29 01:43:02

农业服务站指导意见

为了切实发挥农业综合服务站在建设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蒙秘[2007]62号文件)精神和县2012年农业工作意见,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特制定《县农业综合服务站2012年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切实转变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年推广农作物、蔬菜、林业、畜牧、渔业、水利、农机(以下统称农业或农业各业)等适用新品种(新农具)、新技术各2项以上;每村至少有1处农业科技示范田、2个农业科技示范点、3-5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推广服务范围达到区域内农业各业生产规模的90%以上,力争主要农产品(农、林、牧、渔等)优质率达90%以上。

(二)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全面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关键农时季节到村集中开展农业各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累计5次以上,现场指导10次以上,发放农业各业技术明白纸6种以上。村级培训覆盖率100%,农户培训覆盖率85%以上。

(三)狠抓农业科技入户。通过采用“三直接”、“零距离”方式,实现区域内农、林、牧、水产、农机、蔬菜等各业全面科技入户。每个村10户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全年在村、组、户工作时间不少于200天,累计入户指导不少于100天。农业各业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四)落实好惠农项目。开展涉农政策宣传,按政策要求配合县主管部门落实好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阳光工程等各类支农惠农项目,确保农民受益。

(五)做好农业试验示范。按照县主管部门要求,配合或独立完成一项以上农业各业试验示范项目,并形成总结报告。

(六)做好信息搜集与传递。努力形成涵盖农、林、牧、渔、水、机、菜等农业各业生产、市场、政策及科技致富等高质量的综合信息。

每季度上报1份农业综合信息调查报告;每年向农民提供农业各业生产、市场、政策及科技致富等信息不少于4条。

(七)发展“绿色”农业。力争区域内新增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示范基地1个,新认证“三品”1个。

(八)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努力争取区域内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以上。

(九)做好法律授权的或主管部门委托的行政执法工作,协助做好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十)完成县农委、县有关部门和乡镇下达的其它工作。

三、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农业方针政策。

(二)参与制定本区域内的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技术(农技、农机、农水、林业、畜牧等)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配合主管部门做好以下工作:①农业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②农业“三情”、动物疫情、林木病虫情、旱涝灾情等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③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④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和农机安全作业监督和管理。⑤农业资源、林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与监测,土壤肥力监测、改良、检测。⑥农村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务和水利建设与管理,防汛与抗旱技术指导。

(四)配合县有关部门实施各类涉农项目,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如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高产攻关、农村户用沼气池、农机购置补贴、农村饮水安全、阳光工程等农、林、畜牧、水产、农机方面项目建设。

(五)开展农业科普活动。组织区域内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采集、筛选、整理、呈报、、提供农业公共信息服务。

(六)积极参与、配合、指导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区域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七)培育、指导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扶持种、养、加、销等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社会服务向系列化方向发展。

(八)开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情况调查,主动了解农民的需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并及时上报县农委和有关部门。

四、工作原则

(一)富民为本的原则。积极把先进实用技术、农业信息和致富理念引入村组,带进千家万户,通过科技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二)项目带动原则。按照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积极主动承担农业示范推广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典型示范原则。通过建立示范点、培育扶持示范户和实施示范项目,树立科技示范典型和培育农民身边的科技致富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四)零距离服务原则。把工作地点前移到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把广播、电话、资料等不见面的服务形式变为手把手、面对面现场指导。

(五)及时高效原则。培训、指导要抓住关键季节、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措施,不误农时农事;及时解答农民咨询,及时传递重要的、时效性强的农情信息。

五、工作要求

(一)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主持本站全面工作,每周要召开一次全站人员会议,总结上周工作,安排布署下周工作任务。每月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上月工作总结和下月工作计划。

(二)重大事项汇报制。对于动植物疫情、旱涝灾情、病虫害情和群众反映的农资质量问题及生产技术难题等重大事项,要立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请示汇报,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积极处理。

(三)热情服务工作制。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接受咨询要做到热情服务,方便农民。

(四)工作责任追究制。凡工作不负责任,重大事项没有请示汇报,使农民不满意,甚至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规范工作行为制。各项工作必须遵守行为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完成。

(六)主动当好政府参谋。准确掌握本乡镇农业各方面的动态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提供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意见、建议。

六、运作方式与保障措施

(一)人员定岗定职,职责任务明确,全员上阵,人人有责。

(二)制定计划、扩大宣传、选准项目、抓好示范、培植亮点、突出重点、扶持倾斜(向示范户倾斜、向主导产业倾斜、向关键季节倾斜、向紧要工作倾斜)。

(三)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包村联户制度、工作日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规范服务用语制度、服务投诉制度、资料信息库制度等。

(四)加强管理和督查。一是县农委组织业务部门参与,采取不定期电话抽查、下乡督查、入户到田巡查、例会汇报考查等方式督查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做到月汇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三是强化农技人员岗位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农技推广队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五)严格考评,奖惩兑现。根据《县农业综合服务站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年终对农业综合服务站及全体工作人员实行百分制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由县农业主管部门、当地党委政府、服务对象按“四三三”比例进行量化打分,根据结果奖惩兑现。

上一篇:农委系统创建示范县工作总结 下一篇:林业局平安创建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