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照明设计施工探讨

时间:2022-09-29 01:40:58

建筑照明设计施工探讨

摘要:人工照明是现代建筑满足照度和装饰的最基本的手段,电气照明是当前实现人工照明的主要手段。电气照明具有灯光稳定、易于控制、调节、使用安全、经济的优点。是实现安全生产,保障人身视力健康的重要条件。合理地进行照明设计和施工,是建筑物保障其完善功能的必要条件。照明线路是传递照明所需电能的载体。本文结合民用建筑对应急照明的供电、线路敷设、灯具控制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 照明设计 施工

中图分类号:J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照明线路敷设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属于建筑物竣工验收的主控项目,作为一个分项工程被列为建筑工程中的配电分部工程。照明线路的敷设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运行安全,多年来建筑电气中的触电和火灾事故多数与线路敷设相关,事故实例屡见不鲜。

一、建筑照明设计要点

工业建筑较民用建筑复杂,需注意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污秽、尘埃、腐蚀、有爆炸和火灾危险介质等情况需综合考虑灯具及其光效、色温、显色指数、光源寿命和价格等因素。在设计中,根据工程的性质,使用的场所,人员的视觉要求等,选择不同的光源。如:高度较低的室内场所(如办公室、会议室等).应采用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或小功率的金属卤化物灯等光源;高度较高的室内场所(如工业厂房等),应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也可采用大功率细管径荧光灯;室外场所,应选用高压钠灯等使用时间较长的气体光源以及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选择的光源必须结合适合的灯具使用,在设计中,应注意选择控光效果好,效率高的节能灯具。保护罩,格栅等等都直接影响到照明的效率,会间接提高电能的损耗。此外,公共场所如厂区路灯等夜间照明采用的是白炽灯、水银灯,应改造成为紧凑型荧光灯,可节电50%左右。办公楼、操作间照明的老式灯具应改造成带电子镇流器和细管径灯管的节能型荧光灯,节电15%以上,还能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约60 %,光效高达50%,还具有消除频闪效应及噪声等优点。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灯)被称为绿色光源。其寿命长,光利用率高、耐振、温升低、低电压、显色性好、节电等特点,LED灯较同等亮度的白炽灯耗电量减少约80%。节能潜力巨大:LED灯目前在显示技术领域、标志灯和带色彩的装饰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照明系统

照明线路的损耗约占输入电能的4 %左右,影响照明线路损耗的主要因素是供电方式和导线材质、长度及截面积。大多数照明电压为220 V。照明系统可由单相二线、两相三线、三相四线三种方式供电。三相四线式供电比其他供电方式线路损耗小得多。因此。照明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尽量保持三相平衡,满足最大不平衡相负荷不超过三相平均负荷的15%;最小相负荷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供电电源的质量也会影响照明灯具的性能,因此工业建筑设计中做到不与冲击性电力负荷及工艺负荷合用变压器,以有效地控制照明灯具的端电压。此外,导线材质、长度及截面积也应在设计中优化考虑。

2智能控制

采用智能灯光控制。合理的照明控制方式对照明节能同样起重要的作用。照明控制方式主要有:集中控制,分区、分组控制,就地控制,调光控制,声控开关控制,人体感应控制,楼字智能控制等。由于工业建筑的特殊性,人类的活动性特点不象民用建筑那么突出,所以在诸多的照明控制方式中,应做好切合实际的选择,既要做到方便,又要达到节能的效果。集中控制如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利用时光控制器可以对室外公共建筑灯光系统进行智能化的、灵活的控制,在保证照度的同时尽可能地使灯光系统更节能,更具有更艺术化的表现能力。具体包括:自动定时开闭灯光;根据照度自动开闭;根据照度自动调光;变换预设的场景亮灯模式。其他控制如楼梯间、走道灯(应急照明除外)采用节能自熄开关等等;这些措施都能对节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应急照明的实现

1 设置在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以及甲、乙、丙类厂房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和疏散门正上方的灯光疏散标志,应符合以下两条规定:

(1)应将“安全出口”的指示标识设置在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正上方;

(2)应在沿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的墙面设置灯光疏散标志,其与地面之间距离距应在1m 以下,且各灯光疏散标志之间的间距最低为20m;在走道转角区,间距小应于1m;在袋形走道中,不应大于10.0m。另外,指示标识的设置必须符合《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 的相关规定。

2备用照明设计

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应在需要持续进行正常工作或活动的场所设置备用照明。 装设应注意事项如下:

(1)应尽量减少装设过多的灯具,可以利用一部分乃至全部的正常照明作为备用照明;

(2)一些非常重要的场所设置的备用照明灯具需要较高照度或者是接近于正常照明的照度,所以必须利用全部的正常照明灯具作为备用照明,且当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至应急电源

(3)对于某些重要部位、某个生产或操作地点的备用照明只要求能够照亮某个部位,不需要全室均匀照明,应利用正常照明的一部分灯具作为应急电源,如操纵台、收款处、控制屏、生产设备、接线台等。

二、建筑照明设计施工

1明敷设导线的保护措施

室内水平明敷设的导线距地面距离小于2 m,或者垂直明敷设导线距地面1.8 m以下的线段,应穿钢管和塑料管加以保护,以避免机械损伤。这一点生产现场的施工比较规范,民用住宅的施工、应用不满足者较多。室外架空线路和入户线路不但应满足安全载流量的要求,还要求能够满足机械承重的要求。要按照具体的环境选择导线。室外进户线应选用铜芯电线,线径不小于6 mm2。

2明敷设导线承重

主要在室内灯具安装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照明导线不得承重。灯具悬吊安装应采用吊链。室外杆上吊灯安装高度不宜小于6 m,吊灯吊线采用16~25 mm2的镀锌钢绞线或Φ4镀锌铁丝合股使用,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吊灯(包括各种配件、引下线铁板、瓷瓶等)重量的10倍,吊线两端应安装接线瓷瓶。吊线松紧应合适,两端高度宜一致,当电杆的强度或刚度不足以承受吊线拉力时,应设拉线增强。吊灯的电源引下线不得受力,引下线应对称搭接在电杆两侧,搭接处离电杆中心宜为300~400 mm,引下线接头不得超过一个,不同规格的导线不得对接。

3导线对接处理

导线无论明敷设还是暗敷设,均应采取接线盒对接线头的方式,应压紧接线螺钉,不得出现虚接,以免引起导线接头部位过热的故障。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电缆芯线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方式。绝对禁止铜铝导线的直接对接。室内导线应采用铜导线,截面不小于2.5 mm2。

4应急照明线路的敷设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的敷设必须保持连续供电:暗敷设配电线路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其保护层厚度最低为30mm;明敷设配电线路时,应贯穿于设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内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内;如果选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其敷设不必要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如果选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可以直接进行敷设;此外、不应与其他的配电线路一起敷设;如果要敷设在同一井沟内,应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结束语

照明线路是导线敷设工艺里涉及分项工程较多的一个工程类别;又是建筑施工中与其他分部相关联多的项目,在施工中需要与土建、水暖等工程配合、交叉进行。室内照明线路的敷设水平,可以直接反映整个工程质量的全貌。

参考文献

[1] 崔齐.金属创意灯具的设计与制作[J]. 装饰. 2011(01)

[2] 才越,王宝林.对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照明设计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3)

[3] 卢盈芬.关于高层住宅建筑应急照明设计的探讨[J]. 科技信息. 2011(19)

[4] 肖霞.浅谈大型商业建筑的照明设计[J]. 科技信息. 2011(25)

上一篇:浅谈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之成本控制 下一篇: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