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于无境,能而有为

时间:2022-09-29 12:46:13

一百年来,深圳市龙华新区振能小学执着地传递着“振于无境,能而有为”的精神接力棒。进入新世纪,学校秉承“振于无境,能而有为”的办学宗旨,紧紧抓住教育改革创新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教育实践中凝练出了既符合教育的本质规律、切合学校实际,又有一定生命力的办学思想体系。

一、“以人为本”是振能小学办学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根本宗旨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社会。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因此,在办学思想体系中,学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教师自主发展为主旨,以学生的自觉发展为核心,开拓创新,务实服务,促进学校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振能小学办学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

1. 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是振能“人本”理念的内涵。

振能“人本”精神内涵包含三层意思――为了人,想到人,尊重人:(1)为了人是根本,决定方向。即以人为目的,任何的管理行为,每一样工作安排,都思考所涉其中的人,有没有在教育行为中受益,有没有在工作中得到发展。如不然,再三思。(2)依靠人是关键,决定效果。即人为首要因素,但凡一项工作,所涉因素很多,人用对了就好办,合适的人就会将诸因素整合,将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人用错了则相反。(3)尊重人是策略,决定难易。即按人性规律办事,顺应人性,尊重人性。人性复杂,有优点,也有劣性,正用优点,反用劣性,则会发扬优势,利导劣性,使人性之光辉熠熠闪亮。

2 .“创新”和“服务”是践行“人本”理念的保障。

教育教学作为主观的创造性劳动,其价值在于想方设法为一个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服务。因此,在践行“人本”理念的实践层面,创新和服务是振能小学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行动指南――为了人,创新;为了人,服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人为中心点,不断探索,创新制度方法,激活管理客体,实现自我管理,确立了以学校章程为纲、以“两个制度”(《振能小学教师形成性评价方案》和《振能小学“五星少年”评比评价方案》)为线的管理模式――“制度管事、感情留人”:倡导行政服务,科组自治;教师自发,学生自觉。行政特别是校长引领精神,搭建舞台;科组尊重不同学科专业特点,自成一体,充分自主;教师战斗在一线,“振业本能”,各领;学生生活在振能,“藏修息游”,各展其才。这样,每一位教师都心有灵犀、情有所系,工作和生活在幸福中,从而用美丽的、鲜活的、充满激情的生命去感动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用柔软的、善意的、宽容的、幸福的心灵去触及一颗颗年轻的心灵。

二、“两个目标”是振能小学办学思想体系的具实体现

办学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体系。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是办学思想的衍生,是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定位,是办学思想体系最直接、具实的体现。

1. “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水平、创办具有人文特色的精品型学校”,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目标。环境可以育人,从环境与人成长的关系来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客观环境的一切因素都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成为引起人们思想活动的动因。振能小学的办学目标是在坚持人本精神的基础上,把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作为办学的基本做法,注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体营造。特别是在精神文化层面,学校依托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和延续数百年的振能精神,通过书香人文校园建设,开展“六个一”(每班建立一个图书角,全校建设一个阅读阵地,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节,一天沉静阅读20分钟,每周上一节阅读课,每月落实一个读书计划)和“三个共读” (校长与教师共读,教师与学生共读,家长与孩子共读)的读书工程,大力构建和谐阳光的绿色人文精神家园,使振能文化风格成为具有独到特质的传统,指导统一观念,明确办学方向,引领师生行为,凝聚全校力量,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创办具有人文特色的精品型学校。

2.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指明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振能小学,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以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内、国际交往能力;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调配合,充分发挥社会的综合教育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一训三风”是振能小学办学思想体系的外显形式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作为一把标尺,不但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精髓和灵魂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其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和办学风格等,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形象,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特色,展示着学校师生励精图治、开创未来、追求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

1. 校训――振于无境,能而有为。这校训据说是花了三千两白银请一位广州的老先生作词并题写的,最初作为家训,挂在松元厦宗祠中,代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振能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后来自然迁移到振能小学办学的境界追求,引领学校师生共同追求一种“意境”――振于无境,能而有为――于无境中抒大意、写有为,开阔自由视界,促进精神世界自由开放,增长更多学识,不仅有能力,而且有作为。

2. 校风――人本、和谐、阳光。 因为以人为本是振能小学办学理念之核心,人本就自然成了校风的首要关键词;和谐是振能小学校园氛围之追求,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环境和谐,人与自身心灵和谐之意。阳光作为振能小学师生总体身心状态之追求,含健康、开心、向上之意。

3. 教风――明德、明辨、明行。分别从品德、学识、行为三个方面来勉励振能的教师们。“明德”:取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彰显德行,先完善内在德智的修养,然后推己及人。“明辨”: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学问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明行”:语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即知明行笃之意,说明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和向导,反过来实践又会进一步促进认识的深入发展,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会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

4. 学风――乐学、乐思、乐为。分别从学习的境界、方法和态度三方面规范振能学子。“乐学”、“乐思”意出《论语》。在《论语》中,开篇第一句即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又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它告诉我们,学习的快乐在于“学”,也在于“习”。“乐学”即乐在学习之中,可视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起来非常“投入”,几乎“陶醉”,这样学习不累。“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大千世界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如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呢?“乐思”无疑是达到理想彼岸的一条渡舟。善于学习的人,一定是勤动脑筋不断思索的人。“乐为”表示愿意去做。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振能学子被要求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这也将合素质教育和课改精神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之要求。

“一训三风”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血脉联系,都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下的同一血统,分别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三个方面体现和印证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训,如今已经系统地成为振能文化建设的直观展现――表现为领导班子身上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管理的精神;表现为教师身上是敬业好学的精神和诲人不倦的品质;表现在学生身上是刻苦钻研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等。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振能小学确立的办学思想体系,是一百年来学校发展历史中“振于无境,能而有为”精神文化积淀的结晶,是经过几代人努力探求传承下来的学校发展之道,学校也就有因此有了灵魂。这已成为振能小学全校师生的共识,给了振能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追求卓越、走向辉煌以精神动力。

上一篇:适时放低姿态,把握教育契机 下一篇:以论坛引发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