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站区道路裂缝”重点质量通病防治课题研究

时间:2022-09-28 11:02:10

“变电站站区道路裂缝”重点质量通病防治课题研究

摘要:在变电站工程建设中,站内的道路具有面积范围大、弯弧曲线多、永久性暴露等特点,属变电站的户外重要附属工程。同时承载着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重要设备材料、试验器材、运行维护材料的运输,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变电站的整体形象。

中图分类号: TM6文献标识码: A

一、原因分析

(一)、道路施工总体情况

依据天津市宁河供电有限公司“十一五”以来新建变电站工程的经验,共建设35千伏变电站1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其中35千伏变电站站内水泥混凝土道路共16869.5平方米,110千伏变电站11324平方米。其中35千伏变电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110千伏变电站的其中3座也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

(二)、产生裂缝的主要部位

道路分段施工交叉处,道路与过路电缆沟结合处,道路拐弯处,分割缝交叉处,主干道经常通过较重负荷路段。

(三)、道路裂缝主要原因分析

1、路基、基层的影响:

(1)基层平整度差,导致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匀,离散性大,在行车荷载及温度翘曲应力作用下,使得路面应力集中。当应力超过极限强度时,就会在厚度薄弱处产生裂缝。

(2)地基强度不均匀,路基填料混杂或压实不好,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混凝土板产生裂缝。

(3)路基软弱,未压实,或路面基层强度不足,沉降量过大,混凝土板受弯产生裂缝。

(4)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接处未按要求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好,或填方部分未压实,导致填方部分沉降或滑移而造成裂缝。

(5)老路拓宽,新填土部分施工方法不当,与劳碌结合不好,导致混凝土板产生裂缝。 2、混凝土振捣影响:

振捣质量的影响。应保证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并不宜过振。振捣不足,易使混凝土中出现气孔、蜂窝,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裂缝;振捣过量,则粗骨料下沉,混凝土离析,影响其强度。

3、养护的影响;

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早期强度增长和防止收缩裂缝极为重要。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逐渐开始凝结硬化。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时,混凝土中水分就会不断地被蒸发掉,造成混凝土由表到里逐渐失水,同时水还会阻滞混凝土的继续硬化甚至停止硬化。如果养护不及时,就会造成顶面失水快,收缩迅速;板底失水慢,收缩缓慢。翘曲后则可能是板产生裂缝。因此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表面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同时必须保证养护的时间,实际养护天数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天-21天。 4、横向缩缝质量的影响;

设置横向缩缝是为了减小收缩应力和翘曲应力,缩缝主要采用假缝的形式,一般用锯缝机进行切割。切缝的作用是使内应力在切缝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裂缝在切缝处产生。切缝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不加强控制,极易引发裂缝。

(1)切割时间。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缝太早,粗骨料会从砂浆中跳脱,缩缝就残缺不整齐;切缝太晚,内部应力已经产生,如果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容许值,混凝土板就会开裂。气温高,混凝土强度增长快,切割时间要提早。温差大,切割时间也要提早。一些施工单位不注意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切缝时间,致使切缝时间过晚,产生裂缝。切缝时间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能切就切,宁早勿晚"。切缝机,宜采用机型小、转速快、振动小的,在混凝土浇筑几小时内即可切割。

(2)切割深度。切缝深度应控制为板厚的1/4-1/5。切得太深,则不规则断裂面积过小,板间的传荷能力难以得到保证。切得太浅,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难以保证断裂在缩缝处产生,面层上会产生不规则裂缝。因此,应严格控制切缝的深度,既不能过深,亦不能过浅。

(3)分缝设置不合理,出现锐角或更小角度,在分割缝附近易出现裂缝。

5、拉杆和传力杆的影响

(1)胀缝传力杆的质量控制主要有两点,一是传力杆的一端应涂沥青,且加管套,以保证其伸缩距离;二是传力杆必须与路面平行,以保证其伸缩方向。前者处理不好,缝端混凝土将被挤裂。后者更易于忽视,传力杆有的安装时即歪歪斜斜。传力杆与路面不平行,混凝土板伸缩时,传力杆对混凝土板产生压应力,引起混凝土板拉裂。(2)横向施工缝传力杆。横向施工缝传力杆应用光圆赶紧,且一半涂沥青,允许滑动。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施工单位为图方便,经常使用螺纹钢,且不涂沥青。施工缝两边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同,凝结过程中产生的收缩不同步,传力杆不能伸缩,形成薄弱环节。当混凝土板在荷载或自然因素作用下产生收缩,则在此薄弱环节处产生裂缝。(3)纵缝拉杆。纵缝一般有纵向缩缝和纵向施工缝两种,两种纵缝均应设置拉杆。拉杆在设计上并不作为一种传荷装置,其主要作用是拉住相邻板块不让它们分离,因而它应能提供足够的拉力

以克服面层收缩时基层顶面所给予的摩擦力。拉杆应用螺纹钢,长度达到设计要求,以保证其与混凝土只的粘接力。并且拉杆的直径与间距也应得到保证。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采用小直径螺纹钢,长度达不到依靠求,或者由于横板预留孔位置不对而使拉杆间距偏大。如此,拉杆不能提供足够的拉力,混凝土面板收缩时纵缝被拉开而形成裂缝。6、过早开放交通

开放交通过早,混凝土的强度尚低,不足以承受行车荷载,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

二、研究成果

(一)质量管理通病措施编制模板

1.监理项目部“室外道路”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室外道路”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措施

2.设计单位“室外道路”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

“室外道路”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

3.施工项目部“室外道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室外道路”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4. 质量通病防治计划表

“站区道路裂缝”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应用计划表

工程名称: 编制时间:

5. 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检查记录表

站区道路裂缝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检查记录表

编号(工程编号):110102

站区道路裂缝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检查记录表

编号(工程编号):110202

(二)实体质量通病项目防治成果

(三)道路分缝设置样例

参考依据:

1.《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83-2008)

2.《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2版)

3.《标准工艺(六)标准工艺设计图集》(变电土建工程部分)

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上一篇: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装配式预应力砼箱梁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