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参与了宣传雷锋的报道

时间:2022-09-28 09:46:00

我们参与了宣传雷锋的报道

在我们曾结识并采写过的数以千计的英雄模范人物中间,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形象是最鲜明、最难忘的。

雷锋,在他入伍刚刚10个月的时候,我们就结识和采访了他。起初我们觉得,雷锋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听了他叙述的血泪童年,感受了他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深切的爱,见证了他的许多人见人夸、促人奋进的美好言行之后,他就牢牢地抓住了我们的心。1960年末1961年初,《前进报》、《辽宁日报》、《报》以及新华社相继发表了我们采写的通讯,雷锋闪光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迅即牵动了辽宁乃至全国人民和部队战士的心。1962年雷锋殉职后,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雷锋的事迹随即家喻户晓。

听雷锋忆苦思甜报告

1960年深秋,我们作为中国人民的派遣军官,担任新华社分社军事记者,主要负责东北地区的军事报道工作,由新华社和政治部双重领导。一天,政治部《前进报》总编嵇炳前(军区直接领导我们的负责人),布置我们前去采访工程兵部队一位叫雷锋的战士。事情缘起是这样的:当时报社收到寄自辽阳市的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表扬了一位叫雷锋的战士。信中说雷锋得知辽阳一带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给中共辽阳市委写了一封慰问信,并随信汇寄了100元人民币。市委的同志对这位普通战士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十分感动,回信告诉他,党中央和已经派飞机空运物资救济灾区,派部队参加抢险救灾,辽阳人民有信心战胜洪灾,重建家园。同时把钱寄还雷锋,希望他将钱存入银行支援国家建设。读者来信还说,雷锋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已成为灾区人民战胜灾害的精神力量。报社编辑胡敏当即把这封来信送给报社领导同志。嵇炳前阅后,很快与雷锋所在部队的领导机关――工程兵政治部联系。这时才得知雷锋是工程兵部队评出的“节约标兵”,并且还是团里“忆苦思甜”的典型。当时部队正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布置,准备在全区部队进行“两忆三查”活动(两忆:忆阶级苦与民族苦;三查:查思想、查斗志、查工作)。嵇炳前对这些情况十分重视,他对我们说:“看来这个典型可能很不简单,很有宣传价值。”当即决定同我们一起到工程兵机关进一步调查了解,意在深入采访之后,再看如何作好文章。

大约在1960年10月底,嵇炳前带领我们访问了工程兵政治部主任王寄语,在座的还有该部宣传处的负责同志。王寄语是政治部的老同志,见了我们非常热情。他说,他很喜爱雷锋,他相信只要我们与雷锋一接触,也会感到雷锋的可爱。他从领导者的角度,简要地讲了雷锋的故事,特别是列举了许多体现雷锋很高的无产阶级觉悟的事例。他高兴地告诉我们:正好沈阳师范学院等几所院校要请雷锋作忆苦思甜的报告,近日他就来沈阳,你们不妨也一起听听,先感受一下。我们觉得这实在是一个现场采访的好机会,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雷锋应邀在沈阳师范学院作报告的那天下午,我们早早就与陪同我们采访的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干事赵志华、张峻等人来到师院,并坐在学生中间等候听讲。因会场人多,直到雷锋走上讲台才能看清他的面孔。从外表上看,他长得清秀、敦实,精明处又富有一种普通小战士少见的深沉。在众多大学生面前,他难免有些激动,但一点也不显得紧张。主持人致词之后,他走上讲台立正举起右手,向全场听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亲切地向大家扫了一眼,随即开始作报告。我们觉得雷锋是个很有风度、很有教养的战士。

“我到这里,是向师范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作汇报的。”这是雷锋操湖南口音开始报告的第一句话。接着,他首先讲起他是怎样来到人民这个“大学校”、“大熔炉”的。当他讲到在鞍钢弓长岭焦化厂听了车间党支部书记的征兵报告后,深夜睡不着觉,不顾寒冷又顾不得穿棉衣,跑去找李书记请求批准报名应征;讲到天不亮就起身想报头一名,反而落在年轻工友马守华后面;讲到在兵役局体检时,怕体重不足特意加大了伙食量,怕身高不够标准而悄悄提高了脚跟时,会场上立刻爆发出一阵掌声、笑声,之后又静了下来,人们很怕遗漏了雷锋每一句带有湖南乡音的话语。他那既有条理又生动有趣的报告,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待他讲起由于体检不合格,他缠着部队前来带新兵的营长,恳切陈诉他从小就立志参军,坚决要求参军的缘由――在万恶的旧社会,地土、资本家、日本侵略者的魔掌从他身边一个个夺走了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弟弟的生命,自己不满7岁便沦为孤儿的血泪童年,因而迫切要求参军报仇;讲到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如何从苦海中拯救了他,帮他上了学,当上了人民政府的公务员,因而要求参军报效党和国家时,静悄悄的会场,先是传出了阵阵同情的抽泣声,接着又爆发出雷鸣般的口号声:“雷锋的仇,就是我们的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万岁!”我们眼见周围听众拭泪振臂高呼,自己的视线也被激动的泪水模糊了。这时,一直没停顿记笔记的手不得不停下来,以至忘情地同在场的师生一起发出了出自内心的呼喊。

稍微停了一会儿,雷锋着重报告了他入伍以后,在党组织和同志们帮助下成长进步的具体经历,如学习著作及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等等。听来,他讲的件件事是每个军人、每个普通人都遇到也能做到的,但他那样自觉地持之以恒、无处不为的每一件事,都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炽热的感情,莫不令人叹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名刚刚年满20岁的小战士在大学殿堂的报告结束了,雷锋伴随着自发起立的人群和经久不息的掌声走出会场。我们注意到,此时仍有许多人坐在那里沉思、议论,有的人说这是他平生听过的最好的报告。我们两个在部队里成长起来的新闻记者也深有同感。听完报告后,我们想起了王寄语主任的话,雷锋确实可爱,也确实可钦可敬。

近距离采访雷锋

听完报告后,我们顾不得在沈阳师范学院师生中搜集反应,就急切地跑回向嵇炳前总编作了汇报。我们对他说,他事先估计雷锋“可能不简单”的话,可以用全场的呼声和泪水作凭证,结论是肯定的:雷锋在旧社会的苦难家史,对提高青年一代的无产阶级觉悟很有激发力;雷锋的现实表现,如果全军、全国青年都能做得到,那我们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然,我们也讲了一些感人至深的事例,以表明上述两点感触是言之有据的。

嵇炳前听了我们的汇报后,也激动得泪花在眼圈里打转。他站起来对我们说:“好!好!论当前的形势,很需要雷锋这种典型,你们就干吧!”我们表示一定要完成这次采写任务。但还必须对雷锋、雷锋所在部队的干部战士以及相关的群众深入采访,材料要尽量地占有,认识才能更加清楚。嵇炳前完全同意我们的想法。接着,我们回到新华社辽宁分社又向鲁蛮社长作了汇报。鲁蛮听了也很感动,说:“这个战士分外好。你们要把这个典型抓好,别的事情都可以放下不干。”

幸好雷锋还没有离开沈阳,第二天上午上级也没有给他安排别的活动。经与工程兵政治部联系,我们来到了他下榻的军区第一招待所,由赵志华引见,我们在他住的房间里第一次真正同他会面。因为我们身着军装,佩带军衔,雷锋行过军礼,一边让座,一边找水杯要给我们倒水。这时,除了他在讲台上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外,我们更清楚地看见他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脸颊红扑扑的,多少还有点掩不住的稚气。

我们谈话是从头天的报告开始的。他那诧异的神色中表明,他此时才知道我们听过他的报告,也才知道他刚到沈阳就已经被两位新华社记者“跟踪”了。他问我们他还需要汇报什么?我们说,随便唠唠,唠唠家常。当谈到他什么时候想当兵的时候,他的回忆就像关不住闸门的水一下子涌流出来。他说,一到他的家乡,他就想参军,缠着一位连长非要跟着他们打反动派为亲人报仇……讲到在鞍钢报名应征,如何为应付兵役局的体检而大费脑筋,如何又缠住部队带新兵的营长,含着热泪倾诉他血泪的童年和解放后幸福的日子,以及立志参军报答党的恩情,直说得营长跟着流泪,搂着他的肩头说:“我们部队就需要你这样的兵!”他这才破涕为笑。我们刚要把话题引入他的部队生活以后,时间已到中午。他从随身带的挎包里掏出笔记本,要请我们看看,相约以后再谈。陪同他来沈阳的工程兵同志告诉我们,雷锋两天后将返回连队――抚顺瓢儿屯。我们当场决定,同雷锋一起到抚顺去。

在从沈阳到抚顺的火车上,我们第二次同雷锋坐在一起,在这之前,我们抓紧空闲时间翻阅了他的笔记本。其中有的是日记,有的是学习心得,有的是读了书报后的摘记。时间太紧,我们看得并不仔细。但大致仍可看出,一个苦孩子出身的战士,对党对新社会朴素的报恩思想,经过学习、思考和社会实践,已经具有无产阶级的觉悟和比较扎实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于是,在火车上我们的话题就从笔记本谈起。长期的军旅生活,使我们了解连队里的战士每天从起床到就寝,很少有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于是,我们就问他是怎样争取时间学习著作的?他告诉我们,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操课间隙、公出坐车等等,更多的是待别人睡熟的时候,用电筒或借助室外的灯光读书。我们问:“那你不困吗?”他回答:“越学越精神哩!”当时,还没有“钉子精神”一说,但我们感到他对革命理论的追求,确实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

在交谈过程中,列车员一走过来就向雷锋点头微笑。车厢中有工人模样的旅客,好像对雷锋也很熟。工程兵陪同人员跟我们说,若不是你们在和雷锋交谈,雷锋早就闲不住,帮助列车员打扫车厢,给旅客们端茶送水了。他总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那里。车行一个多小时,马上就要到瓢儿屯车站了。我们请雷锋多想一想,从参加革命工作以来,特别是入伍以后,所经历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找时间再好好谈谈。他笑着点点头。

雷锋所在的独立工兵团临时在抚顺执行支援地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具体任务是协助修建钢厂新的厂房。雷锋所在连队是个汽车运输连。连队大部分人员住在成排的临时工棚里,只有连部借住在两间破旧的红砖房里。房间狭小,里间还搭着吊铺,整个连部人员都挤在一起。我们来了,人多住不下,文书、公务员不得不到排里借宿。在昏暗的灯光下,连队指导员高士祥热情地以十分负责的态度介绍了雷锋在连队的表现。因时间已晚,加之不断有人请示报告工作,高士祥讲得比较原则,只提供了一些可供深入采访的线索。后来我们在深入采访中得知,高士祥对雷锋的成长做了很多工作。

第二天,我们先找雷锋同班以及他同时入伍的战友座谈。因为绝大部分是入伍还不到一年的小战士,又是第一次与军衔比他们连首长还高的新华社记者面对面地交谈,都不免显得拘束,经我们再三地开导,他们才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不少有关雷锋的生动事例。谈的最多的是乔安山,后来雷锋当了司机,他是助手。接着,我们又找一些连排干部特别是对雷锋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志,在一起座谈。开始,有的同志对雷锋处处节约、把省下的钱寄给灾区一类的事,还有点微词,说这是“出风头”、“想出名”等等。后来经过大家一起摆事实,讲道理,从雷锋的阶级出身、思想根源上找到了行为的根据,认识逐渐统一,并且补充了许多新的事例。

我们在雷锋连队期间,附近小学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干部、建筑公司工会干部,先后主动前来向我们介绍情况,这对我们核对事实是很有帮助的。我们还去了雷锋常去的学校、公社、附近的居民家里。团政治委员韩万金非常喜欢雷锋,他不等我们到团部拜访,就到连里来了。他说:“雷锋从他的阶级本质出发,很懂得为什么要革命。”他告诉我们,他看过雷锋常揣在怀里的日记本上贴有一张英雄的遗像。他认为雷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榜样,就表示他想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韩万金对雷锋看得很透彻,针对当时不分青红皂白对雷锋的种种非议,他鲜明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说:“讲一个人办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办好事可难了。雷锋办好事,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看见别人有困难就帮,看到国家有困难就上。一个战士省吃俭用节约200元钱,那容易吗?一下子拿出来支援群众走集体道路,支援辽阳灾区,稍有点私心能办到吗?”韩政委一席话,为我们认识雷锋打开了思路。

因为又有兄弟部队邀请雷锋作忆苦思甜的报告,他不日就要离开连队,我们也需要消化已经掌握到的材料,就嘱托一直同我们一起采访的赵志华继续跟着雷锋深入了解,我们则先期回沈阳。我们虽在雷锋所在的连队只停留了两天两夜,收获还是非常丰富的。

掀起报道雷锋的高潮

在回沈阳的车上,我们从泛泛议论到排列成形的事例,觉得雷锋的事迹虽然平凡,却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力量是什么?我们俩沉浸在不断的思索之中:当时我们国家虽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但是绝大部分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发奋图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雷锋就是一位时刻不畏困难、见难思进的先进人物,特别是具有这种品格的青年当中的一位杰出的代表,称得上是在困难环境下出现的一位革命的好后生。面对当时的重重困难,要使人们奔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雷锋的所作所为,是可以给人以鼓舞的。雷锋的精神力量,就在于他不忘阶级苦,始终不渝地忠于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是非分明,不断地从著作中汲取精神力量,把自己的生命同革命的利益紧紧连在一起……

回到沈阳,我们一边消化材料,一边核对记录。不久,赵志华也回来了,并提供了经他整理的一些素材,我们便埋起头来开始“爬格子”。说真的,我们那时虽然都已经在新闻工作岗位搞了多年,但对如何写好雷锋这位平凡中见伟大的全新的人物典型并没有底。写了改,改了重写。写到动情处免不了鼻酸眼湿,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几个日夜脑海里净是雷锋。在写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得悉雷锋已于1960年11月8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因此,文章就从“穿上军装还不到10个月的战士雷锋,不久前参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开头。为此,我们完稿时的题目定为《党的好后生》。

通讯稿经过打印装订后,我们首先送给嵇炳前总编审阅。他看后,表示满意。接着嵇炳前又将稿子转给副政委杜平审定,杜平对雷锋的思想和事迹给予很高的评价,并批示:“雷锋同志的苦难,是整个阶级、民族的苦难。在解放前受到像雷锋同志那样遭遇的人比比皆是。他只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人中的一个。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党和的领导下,彻底翻了身,正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忘我地劳动。可是有的人竟在短短的11年中忘了本,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雷锋同志这种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值得学习。现将此材料印发军区部队,结合‘两忆三查’运动,进行教育。”

杜平是1960年11月24日审完稿子并批示的。时间仅隔一天,26日通讯就按杜平的意见,将题目改为《的好战士》,在党委机关报《前进报》一版和二版上发表,一版同时登载了杜平的批示和报社社论《不忘过去,发愤图强》以及雷锋捧读《选集》的照片。之后,我们把打印稿分别寄发新华社军事部、《报》和辽宁地区的几家报社。同年12月13日《辽宁日报》以《红色的战士雷锋》为题发表了这篇通讯。年底《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新华社播发的通稿《苦孩子成为优秀人民战士》。《报》也发表了我们所写的通讯,题目是《一棵茁壮的新苗》,并配发了照片和短评。

各报发表了我们的通讯之后,各部队的干部战士和辽宁地区的人民群众反应比较强烈,有力地推动了部队正在进行的“两忆三查”和学习著作运动,军区在通讯发表的同时,在青年战士中普遍开展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的活动,一时间雷锋成了范围内的新闻人物。从1960年底到1962年初,《前进报》陆续发表了《雷锋日记摘抄》和许多雷锋的故事。李健羽在1961年5月再次到抚顺采访,写了《好战士雷锋和红领巾》,新华社发了通稿。

1962年6月到8月,我们奉新华社的调遣,到东南沿海地区准备参加粉碎台湾军队阴谋进攻大陆的战地报道。在当地我们所接触的一些陆、海、空军部队官兵中,常有人提及雷锋。在南澳岛海防哨位上几位来自东北的干部战士,在谈到决不允许军队进犯大陆时说:“一定要像雷锋那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如胆敢进犯,就坚决打他个片甲不留,不能让我们祖国的儿童再受到雷锋童年的苦!”由此可见,雷锋这个典型不仅在部队和辽宁地区有影响,在全军范围内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8月初我们回到新华社商谈今后的日常报道时,提出要对雷锋担任班长后作连续报道。军事部的领导说,只要有新的动人的事迹,可以相继发稿。万万没有想到,在我们8月16日返回沈阳的前一天,雷锋不幸殉职了。我们深感悲痛和惋惜:在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班长乃至成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后的表现,我们都还来不及进行深入采访,就再也不能听他亲口用那带有湖南乡音的流利普通话对我们倾诉他所想所做的一切了。

不久赵志华到新华社辽宁分社来,讲述了抚顺人民为雷锋举行隆重葬礼以及千万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悲痛悼念的场面。我们试图就此发个消息,结果由于许多原因而未能如愿。但我们俩觉得就此结束对雷锋的宣传心里总不是滋味。直到《辽宁日报》又发表了署名霍庆双、波阳的长篇通讯和雷锋的日记摘抄,我们的心情才好一些。

新年没过几天,我们得知国防部已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于1963年1月18日在八一剧场举行了命名大会。军区首长和雷锋班班长讲了话。佟希文前去采访,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

1月下旬,人民日报社编委张潮专程来沈阳,要求新华社辽宁分社组织力量尽快再采写一篇全面报道雷锋生平的通讯。因为当时各地分社同时又是《人民日报》记者站,负有为《人民日报》采写专稿的报道任务。因此,辽宁分社鲁蛮社长、甄为民副社长非常重视。这时,李健羽去随军采访还未归来,决定由佟希文和军事、政治、文教组(佟当时任组长)的记者雷润明采写,由甄为民副社长负责把关。此时按张潮要求交稿的时间只有八九天,实在是太紧了。好在有雷锋生前那篇通讯做基础、雷锋日记摘抄做参考,佟希文、雷润明便趁雷锋所在部队干部战士来沈阳开会的机会,本着深入挖掘材料的预想,开了座谈会,并重点进行了个别采访。然后在甄为民的主持下,大致确定了主题思想,以雷锋日记记下的一段话做引子,这段话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我们认为,雷锋的生命虽然只有22年,却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鲜红鲜红的历史。他生命的火花熄灭了,他思想的火花将永放光芒。通讯要把握雷锋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血泪史,从苦孩子到共产主义战士自觉的革命斗争的历史。统一思想之后,由佟希文执笔,雷润明补充,甄为民定稿。为了赶时间,我们一面定稿一面用电报向《人民日报》发稿。发出最后一段文字时,正是1963年春节前夕。此稿《人民日报》于2月7日以《的好战士――雷锋》为题,刊在二版头条。同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伟大的普通一兵》和中国人民总参谋长罗瑞卿的题词:“伟大的战士――雷锋同志永垂不朽”。同日报纸的第五版刊登了《雷锋日记摘抄》和雷锋的一些照片。据长期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沙英说:《人民日报》以这么多的版面,以这种配套的方法宣传一个典型人物尚属首次。

报道雷锋事迹通讯和日记在《人民日报》见报不久,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给辽宁分社社长鲁蛮打来电话,因为是询问雷锋日记的情况,鲁蛮即让佟希文直接回答。吴冷西讲的大意是:总理和邓颖超同志读了雷锋事迹报道和他的日记摘抄,他们都很感动,认为雷锋是青年的好榜样,日记也写得很好。总理要求报社认真核实,要搞清楚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记别人的话,别人的话要注明出处。吴冷西还指出:《唱支山歌给党听》记得在哪里看过。当时,我们凭着看过雷锋日记本的直觉,认为雷锋日记摘抄反映了雷锋生前的所学所思、所作所为。因为他本人并未想到日后会公开发表,摘记别人的名言壮语,有的话没有注明出处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后,佟希文向有关领导汇报了吴冷西电话的基本意思。军区还根据总政的指示,组织专人对雷锋日记进行了认真的核对整理。

不久,李健羽从返回沈阳。新华社来电说,主席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为雷锋题词,要求辽宁分社尽快再赶写一篇通讯,以便配合题词手迹的传真照片向全国各报台播发。于是,佟希文、李健羽、雷润明又在过去已发通讯的基础上,再次核对材料,日夜赶写了一篇。成稿后,经政治部雷锋宣传领导小组审定,迅速电发新华社。1963年3月4日总社以《伟大的战士雷锋》为题,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手迹传真,一并播发。次日在全国见报。这样,学习雷锋活动的宣传就进入了高潮。接着,我们又忙着采写部队和地方的学习反应,除采写消息外还发了一篇通讯《雷锋活在千万人的心里》,于3月13日在各地见报。

1964年3月为纪念题词一周年并回答广大读者常常提出的“雷锋是怎样成长为伟大战士的”这个问题,佟希文、李健羽、雷润明又一次到雷锋生前所在的工程兵部队,采写了一篇通讯《千锤百炼――记雷锋同志在部队的成长》。我们的稿子在《前进报》以一个版的篇幅发表了,《辽宁日报》于8月14日也全文发表了这篇通讯。同一时间,我们又到部队和地方采访,写了《千万个雷锋在成长》、《以雷锋的精神为乘客服务》两篇通讯,反映了部队学雷锋见行动、到处都有雷锋式战士的生动局面和运输战线司乘人员学雷锋、为乘客服务的风貌。这组稿件新华社发了通稿。在这以后,李健羽、赵志华还与《前进报》合写了一篇散文,题为《雷锋与我们同在》。

上一篇:随陈云参加经互会会议 下一篇:形势与伏罗希洛夫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