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v—t图象破解学匀变速运动规律之难

时间:2022-09-28 09:34:33

妙用v—t图象破解学匀变速运动规律之难

初、高中物理衔接台阶的跨度之大应为众学科之首.新课改之前新高一学生在第一次单元考试近八成不及格(我校为省一级示范校,生源质量为全市最好),新课改之后中、高考难度同时下调,还是没有降低衔接台阶的跨度,同时面临初中数学难度也下调,三角知识中正余弦定理要求不高,但在高中物理尤显重要,一定程度也加剧学生畏难情绪.教材编者也注意到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进行多次调整.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试验本教材中,把几何光学的知识调为高中物理的第一章知识,初高中这部分知识变化不是太大,易于衔接(本部分知识需1个多月的教学,为高中物理所需数学知识储备赢得时间),可惜这样调整破坏了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进入21世纪新课改以来,教材变化最大就是采用模块式,供不同类型的高中学生使用,最常见有五种版本:人教版、社科版、沪科版、粤科版、司南版(鲁科版)等,各版本教材在编写过程都尽最大努力地降低衔接的跨度,采用图文并茂、版块多样等让学生喜爱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抵触”的情绪.

针对每一章节知识,教材也都下了苦功去钻研,所编写的教材在知识内容表达上比较通俗易懂,学生自行学习时也能够理解,但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相比有所脱节,总体表现出学生能够“听明白,想明白”,但答题时又做不来.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怪圈”,教师在备课时、研讨时着重从初高中已有知识体系去调整,教材提供的是一种教学参考建议,并不是“紧箍咒”,目的是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灵活运动知识解决问题.

对这五版本的教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呈现方式进行比较,都是先通过推导得出“数学”关系式,然后通过例题示范如何运用相关规律解决问题,最后呈现v-t图象,作为规律运用一条途径或方法.如司南版必修Ⅰ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规律”是这样描述的“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均匀改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0+vt2,将上式代入位移公式,有s=t=v0+vt2t,再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0+at代入上面的位移公式,可得s=v0t+12at2”.学生学完之后首先对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表示不太能够接受,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举数据来说明,但总是有所缺憾,以至于到了高三总复习时,不分运动模型直接把初、末速度和的一半作为平均速度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少,足见入学的第一眼的印象是太深刻,即便后来花大代价去纠正也无济于事.笔者改变这章节教学顺序,妙用速度-时间图象,演绎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通过几届实践这个改变取得较好效果,供同行商榷.

1学生已储备的数学知识

首先向学生或初中数学老师了解数学图象知识,已经掌握了横纵坐标、标度、图象规律(截距、斜率、拐点、表达式)等意义,而且还学会如何求出或写出相关表达式.

如图1,在xOy二维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倾斜直线,表明函数y随自变数x线性增加(或均匀增加,反倾斜则为均匀减小);截距表示该图线与纵(或横)坐标交点的坐标;斜率表示该图线倾斜程度,用图线与横轴夹角(图示小于90°,反倾斜大于90°)的正切值表示,可通过如图的直角三角形求得k=ΔyΔx;该图线的数学表达式可写成y=kx+b,其中k表示图线的斜率(图示倾斜为正值,反倾斜为负值),b表示纵轴截距.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教学时,学生学习重点之一就是通过v-t图象来掌握如何运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反映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要突破图象中的“面积”意义,由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t知,图2中“阴影面积”即表示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s,注意的是此“面积”非是数学几何中的面积.为日后学习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做好铺垫.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顺势给出如图3所示的v-t图象,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学生从图中能够获取如下信息:

(1)物体运动速度v随时间t均匀增加(第一象限若为反向倾斜直线则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进而得出在v-t图象中为一条倾斜直线,则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此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2)该图线斜率为ΔvΔt,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率,或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物理学上用a表示此斜率(即a=ΔvΔt),称为加速度.

实践表明,由此引出加速度比教材为了表述速度变化快慢直接引入新物理量(类比速度的引入)更能让学生准确掌握,更好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3)学习加速度之后,给出图4中甲、乙、丙、丁四个v-t图象,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快速准确判断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经过思考、讨论,学生会得出图甲、丙为加速,图乙、丁为减速,给出解答的理由是:图甲速度v>0、斜率a>0,图丙速度v

(4)学生根据图象(类似数学)写出表达式:v=kt+b,进一步引导学生:纵轴(速度)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用v0表示,斜率为加速度用a表示,t时刻的速度用vt表示,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t=v0+at,适用条件必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规律

根据匀速运动的v-t图象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如图5所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图线与横、纵坐标轴围成几何形状的“面积”是否还表示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呢?根据“分割累加法”(实质上是微积分的思想,采用逼近法或极限法),每一个时段,物体近似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则在这时段所对应的位移在数值上等于这段时段对应的“矩形面积”,划分越细越接近真实运动.当时段足够小时,设想的运动便等于真实运动,“矩形面积”之和便等于“梯形面积”.司南版教材在拓展一步中介绍此方法,实际上,提前向学生介绍此方法(针对此方法的名称的要求不过于严谨即可,笔者称之为“分割累加法”),学生是能够接受的.

上一篇:试论探究式中学物理科普实践课程的课程设计 下一篇:欧姆表使用过程中最易滑过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