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表使用过程中最易滑过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4-17 02:20:14

欧姆表使用过程中最易滑过的几个问题

多用电表的使用是学生必做实验之一,同时也是最常用的电学仪器.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试验时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多用电表中欧姆表的使用提出了很多疑惑,这些疑惑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或教师本人也是不怎么清楚的.笔者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疑惑进行了整理汇总,主要有如下几点:

1.用欧姆表测电阻为什么指针在中间附近时测量的阻值才较准确?

2.多电源是如何实现欧姆表多倍率的?

3.单电源是如何实现欧姆表多倍率的?

4.用欧姆表测电阻为什么换挡后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5.欧姆表为什么无法进行欧姆调零?

6.用欧姆表测完电阻后为什么要将选择开关旋至“off”档或交流电压的最高档?

以上学生的疑问并不会作为考试单独的问题出现,但确是使用欧姆表必须要严格遵守的,例如疑惑1、4、6,同时也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对于学生提出这种类型的疑惑常常简单甚至有点粗暴的回答,如“这个问题你不要知道为什么,照着做就行了”,“不要想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记住重要的知识”等等.这样的回答往往挫伤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与我们教学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加深对欧姆表原理的理解,笔者就将以上6个学生的疑惑作为当天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其中几个问题来加以研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随后学生上交的作业出乎意料,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热情和结果远远出乎预期.笔者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来解决学生的疑惑,通过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适当的指导,很好的解决了以上学生的疑惑,总结归纳如下.

问题1为什么指针在中间附近时测量的阻值较准确?

当指针在左边时,由于刻度线太密,数值跳跃很大,无法准确读出电阻的大小;当指针在右边时,尽管在表盘上读数较准确,但乘上倍率后,误差就被放大了;而中间部分的刻度盘相对均匀一些,估读相对准确,偶然误差明显减小,因此读数也较为准确.

这种解释从表盘刻度的特点出发,形象而且简单.虽然缺少相对误差的科学理论分析,但是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可以接受和理解,毕竟相对误差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了相关误差分析的文章进行自主学习.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种做法的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阻值为118 kΩ的碳膜电阻交由三组学生进行测量,分别选用×1、×10、×100三个档位进行比较测量,最后的结果是×10档的一组读数相对于另外两组要准确许多,比较接近真实值,而此时指针恰好指在中间附近,其他两组的指针不是偏右就是偏左.通过实验使学生确信用欧姆表测电阻时指针在中间附近时测量的阻值较准确.

问题2多电源是如何实现欧姆表的多倍率?

上一篇:妙用v—t图象破解学匀变速运动规律之难 下一篇:例谈高中物理课堂结束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