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走创新之路

时间:2022-09-28 09:32:27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走创新之路

【摘要】新时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员工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迎难而上,在企业转型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吻合是当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新时期

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走向深入,社会化媒体企业员工的影响日渐深远是当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三个重要背景,也从三个方面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的新的挑战。一方面,企业必须迎合国家经济格局调整的趋势,积极转型、变革,以在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伴随着这些变革,员工收入分配的差距也日益拉开,员工的思想问题也日渐增多。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中买断工龄、竞争上岗等过程也使得员工心理状态波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资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快捷、开放,员工的个体意识和主观个性也愈显突出。加上近两年80末90后一代员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有着新锐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个性,但却相对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这一切都使得企业政治工作者必须改变既往的工作方法。

面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企业政治工作者如何转变思路、挖掘潜力,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企业环境和员工思想?答案只有创新。面对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更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政工团队,需要在继承中创新的工作思维,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手段,也需要更有效、更多元的激励的手段。直面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用创新的力量为新时期下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坚实动力。

一、队伍建设创新

(一)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存在的问题

1.缺乏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国有企业老一辈政治工作者大多来自于转业、转岗,存在着专业水平偏低、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的“两高一低”现象,青黄不接的情况比较严重。

2.对政治理论理解不深。新时期,我党不断在理论上进行丰富和拓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但许多政治工作者对这些理论的学习浮于形式,缺乏深入研究、探索的热情和自觉性。

3.与青年员工思维脱节。80末90后一代员工个性突出,人生观、价值观与老一代员工都有较大差异。企业政治工作者与他们沟通时时常出现双方“波长”不一致的情况,沟通效果不佳。

4.缺乏企业专业知识。许多政治工作者不了解企业的生产实践,不了解员工的工作动态,在开展工作时,时常被议论为“外行管理内行”,难以有效从思想上引导员工。

(二)政工队伍建设创新

1.引进青年政工人才。政工队伍梯队建设不足是当前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及时引进思想政治专业的青年人才,既可以缓解年龄断层的困境,又可以弥补老政工人员政治理论素养薄弱的缺陷,还可以拉近与青年员工的距离。同时,青年政工人才学习能力好,可塑性强,便于针对本单位的情况进行专门培养。

2.聘用高水平兼职干部。可以从企业一线挖掘群众好评度高,综合素质突出的人员作为兼职副书记或员工导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度,让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落地生根”。

3.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我党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理论退出。只有不断学习,深入实践,加强理解,才能跟上理论创新的步伐。

4.学习生产知识和管理理论。根据沟通理论中的“波长技术”,适当了解沟通对象的专业对有效沟通很有好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该多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以消除谈话时的距离感。同时,只有掌握了管理学和心理学有关知识,才能从更高的层面协助领导做好管理上的工作。

5.完善考核和约束机制。应当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机制,责任到人,按月制定绩效指标,以此作为工作考评、奖金发放、选拔提升的依据,为政工干部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规范。通过考核机制的执行,挖掘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及时奖励表现突出的干部,并督促态度不积极的干部及时改正。

二、思想观念创新

国有企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这些经验是十分宝贵的,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形势与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发展,面对新问题、新挑战,过去的经验、方法还有许多不足。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沉溺于过去的老思想、老观念,是十分危险的。具体而言,大致有三:

1.思想上还停留在过去,进行教育工作时居高临下,不能换位思考,而只是一味说教,不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令人“口服”而非“心服”。

2.缺乏进取心和工作激情,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下,不能与时俱进,对新问题不敏感而对老问题过度敏感,遇到问题乱扣帽子。

3.把思想政治工作凌驾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上,不能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者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应该保持警醒,跟上时代的节拍。要勇于打破传统思想的,倡导创新思维。第一就要思想转型,牢固树立服务观念。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企业向前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第二需要解放思想向前看,不要被束缚在老观念里。只有从传统惯性思维中跳出来,才能端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将工作重心放在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化解不良情绪、增强队伍凝聚力上。第三需要将务虚与务实相统一,在讲理论、讲道理的同时学会做事情、找成效,多接地气,把政治工作具体化。

三、形式方法创新

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上期以来简单充当上级精神的“传声筒”,不做深入的思考,不因材施教,只会照搬照抄,缺乏说服力。过去简单的说教、硬灌已不能让员工真心信服。采取更加多样化工作方法已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由之路。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在新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平等交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80末90后一代的年轻人进入工作岗位后,员工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素质已经较过去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叛逆和反感,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应当把自己放在和员工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减少说教,多换位思考、多启发引导,通过双方的平等交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员工走上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通过平等交流,让员工认识到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让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创新融为一体。

2.丰富载体。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采用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引导,让宣传内容以更多样、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员工面前。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更加多样化的活动。可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增强团队意识。也可以组织员工看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来替代过去的座谈会、报告会,增强员工的参与兴趣。

3.以身为范。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的说服力与自己的个人魅力密切相关。想要员工做到什么,首先自己要先做到,起模范带头作用。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宽以待己,严以待人”,对下层员工要求严,对领导干部要求松,造成了许多员工的反感。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消除特权阶层。特别是政治工作者自身要杜绝贪图享乐、消极懒惰等不良表现,以积极主动、廉洁自律的形象出现在员工面前。

4.因材施教。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思想觉悟、心理素质、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在开展工作时不能简单的一刀切。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多下基层,多与员工沟通,才能了解每一位员工的特点。也只有在对每一位员工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四、激励机制创新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相对落后,政治部门的制度改革也往往滞后于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步伐。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处于“多干少干都一样”的状态,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在这一背景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必需,而具体的激励方式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物质激励是企业最常采用的一种激励手段,也能带来非常显著的效果。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物质利益是人类获取更好生活的条件,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适当的物质刺激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适当的物质激励,可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现金、实物奖励外,还应把职工住房、医疗保险、保险、子女入学等问题也纳入到物质激励体系中来,解决优秀员工的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但对企业而言,大量的物质激励会带来更高的成本负担,而少量物质刺激又难以起到显著的效果。这时精神激励就成为物质激励的有效补充。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一个个情感丰富的人,也都希望在工作中得到认可、肯定和尊重。通过表彰、荣誉等方式,并将这些表彰与选优、提升相挂钩,可以培养政治工作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为他们创造积极努力发挥才干的工作环境,增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企业的向心力。

参考文献

[1]邬晔.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湖南有色金属.2009

[2]谢翠英.试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J].西部交通科技.2006(4)

[3]袁雪莲.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创新[J].企业导报.2009(6):145

[4]王燕霞.政工队伍的素质要求与建设[J].跨世纪(学术).2009(4)

[5]王萍.增添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构想[J].企业家天地.2009(7)

[6]张会峰.论企业政工干部工作中的综合素质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09(4)

上一篇:浅谈现代企业中员工的激励 下一篇:什么是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