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本互动实效性浅探

时间:2022-09-28 09:19:34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文本互动实效性浅探

摘 要:本文对一些师生文本误读现象进行了分析,尝试从正文眼、重情节、审细节、剖背景等方面探求文本解读的方法,以促进课堂上师生文本互动实效性。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本误读;文本细读;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39-1

“会读书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歌德语)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致使我们看到不少课堂师生文本互动失误的现象,致使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时“找不到北”。我们有必要反思当前的文本误读现象,找回自己的“慧眼”。

一、课堂师生文本互动失误的现象

教师王在上《愚公移山》一课时,让学生对愚公移山进行评价。学生A肯定了愚公顽强不屈的精神。学生B认为愚公太笨了。教师李让学生说理由。学生B想出了诸如“把家搬了不就行了?”一类的方法。教师肯定了学生B的想法,表扬了他很聪明。

实际上文章要传达给我们的是愚公那种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这种精神,反应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师王似乎是在肯定学生B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然而新课标所提倡的个性化解读有个前提,就是要尊重文本的核心价值。学生B的解读是误读,教师应该加以引导才对。

二、正确掌握课堂师生文本互动策略

1.正文眼

孙双金认为,“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有时候文眼在题目上,有时候是在文章的开头,有时候是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是在文章的结尾。”正确把握文眼,解读文本,便可使师生互动失误大大减少,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正确把握文眼。如果文眼不在文题中,怎样抓呢?笔者认为,记事的文章文眼可以从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中去找,如《晏子使楚》中的文眼是“面不改色”,是因为记事文章要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写景的文章则可以从传达作者情感的词句中去找,如:《枫桥夜泊》的诗眼是“愁眠”、《泊船瓜洲》的诗眼是“还”不是“绿”,这又是因为中国优美的写景文章语言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缘故。

2.重情节

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抓住了文中着力刻画人物的主要情节,并顺次抓住描写人物言谈举止、内心活动的关键词,在脑中再现主要人物形象,品析主要人物性格,才能理清性格冲突中的主要矛盾,才能理解文章要旨。

请看于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片断:

师:你们说的,三年级学生也能看得出,是表面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到五年级,思考应该更深入一些。

师:林冲的为人处事,究竟哪一点非比他人?于老师在读两三遍时,读出林冲他藏而不露。再读两三遍,就发现他的人品、为人,可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师把这个字写在手心,鼓励学生也能读出林冲为人、人品最大的特点,读出这个字。

接下是围绕“让”字品读课文。师生交流中,我看到课题下渐渐出现了以“让”为中心的圆形板书:躬身施礼、起身让座 礼让;不敢,不敢 忍让;只好 请教了 谦让;一扫 宽让。

3.审细节

从写作的角度看,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从阅读的角度看,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发掘、玩味,也可以走近人物内心世界,探索文本的主题。试看窦桂梅老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课题细节的发掘:

这篇童话一个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地方在于,主人公“小女孩”的角色定位,她的性别一定要是女孩子,一定要是小女孩。唯有如此,才显得楚楚可怜,令人心疼。而且,在这小小的女孩的微小的生命世界里,还对应着数不尽的大。那些不肯卖火柴的大人,那双大鞋,那两辆大马车,那堵高大的墙等等——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世界。这个看得见的强大的世界,为这小小的女孩提供的只有——不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难过,难掩的悲伤和无限的孤独。

4.剖背景

有些文章外国人是看不懂的,譬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把自己比作待嫁的女子,这是谋求官职、良禽择木而栖等观念在诗中含蓄的反映。外国人眼里这可能是匪夷所思的,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同样,如果我们不联系中国特有文化,也不会把文章解读得深刻到位。试看王崧舟老师对柳宗元《雪》一诗所包含的中国特有文化作一分析。

王崧舟认为:“钓”字是诗眼,“钓”在中国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诗人的“钓”,反映的是诗人在逆境中的不妥协、不服输,是“穷则独善其身”,是一种等待机遇的来临。

看学生的回答:

生1:诗人不是在钓鱼,诗人是在钓一种心情。因为周围景色很美。

生2:诗人不是在钓鱼,诗人是在钓一种孤独。因为诗每一句的开头的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

生3:诗人不是在钓鱼,诗人是在钓一个春天。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既然“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教师的课堂师生文本互动基本功之一,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我们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累、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熟悉各种文体知识,提高课堂师生文本互动的能力。

上一篇:词块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在议论类文章中形象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