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里创业人

时间:2022-09-28 09:06:23

敬老院里创业人

匡善儒自1984年担任灌溪敬老院院长以来,一干就是21年,一个当时还是50出头、身强力壮的中年汉子,现在已是两鬓斑白的古稀老人了。他爱院如家,视长辈为父母,用自己的心去温暖老人的心,人们戏称他是“老人们的‘老儿子’”;他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带领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呕心沥血,创业致富,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使敬老院成为全县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敬老院。为此,该院曾多次被评为市、县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匡善儒本人被评为全国爱老敬老先进工作者。

1984年,51岁的匡善儒任乡镇企业办公室主任兼会计。由于工作需要,镇党委决定要他去敬老院当院长,他以共产党员的高度组织纪律性,毅然前往赴任。他到敬老院一看,虽然人不多,只有19位老人,但经济十分拮据,账面上仅结余7毛钱,另欠外债300多元,老人们的生活只能维持温饱水平。面对这一窘境,他经过几年的调查和探索,决定走种、养、加的创业路子,来改变敬老院的面貌,让老人们度过幸福晚年。1991年,他针对本乡油茶林多,油菜籽逐年增长的情况,请来两位师傅开办了粮油加工厂,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食用油,而且还获得了利润。1994年,他发现一山冲荒芜的土地较多,便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以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精神,一锄一锄地挖,一锹一锹地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垦荒不止;对于劳动强度大、难挖的就雇工搞,就这样经过二三年的努力,开出了近30亩水田,每年可收获稻谷2万多斤。有了粮食后,就发展养殖业,养猪、养牛、养鸡、养鸭,每年卖商品猪多则百多头,少则也有几十头,还养了2头母猪,养鸡鸭数百只,养鱼的水面达二三十亩。1995年,他又带领老人种桃、李、柑橘、板栗、南方苹果等果树20多亩,现在自给有余。这样,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每年下来,敬老院院办经济创收达4万余元。

老人们的艰辛汗水为敬老院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匡善儒着力改善老人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积极争取镇政府的支持,与镇政府联合出资20余万元,买下了小龙钨矿闲置的疗养院为敬老院,并挖水井、建水塔,用上了自来水。同时,接了电和微波电视,安装了电话。现在老人一人住小间,两人就住大间。过去每月加餐一次,现在至少加餐3次,特别是农忙季节每两天加餐一次。逢年过节每人还增加几十元零花钱。由于老人们住得挺舒适,吃得有滋味,睡得很安稳,玩得蛮开心,心情格外愉悦,延缓了衰老,提高了生命质量。老寿星张凤英活到了105岁(2003年辞世)。现在院里的57位老人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67岁,平均年龄为75岁,60%以上为长寿老人。

匡善儒不仅注重老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给予种种慰藉。1995年春节期间,98岁高龄的张凤英,患病严重。匡善儒立即打电话找医生,可是线路不通,急得他像热锅蚂蚁团团转,他毫不犹豫地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步行到7公里外的乡医院,医生找来了,他却冻得嘴唇发紫浑身打抖。老人们都说:“匡院长真是比自己的亲儿子还要亲!”1997年元月20日,张凤英老人百岁寿辰。为了庆祝敬老院的第一位百岁老人的生日,匡善儒精心安排,设法搞得隆重些、热闹些,让老人们高兴高兴。于是他通过民政局领导特邀县政府分管县长、镇党委政府领导、镇直单位负责人和各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别开生面的张凤英百岁寿宴。各级领导热情洋溢的一声声赞美:颂扬老人们的人生业绩;一句句祝词:祝愿老人们像张凤英那样健康快乐长命百岁;一个个夸奖:匡善儒是功不可没的敬老院里创业人。老人们噙着激动的泪花,喜笑颜开,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

上一篇:纪念抗日胜利60周年等 下一篇:换一种方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