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教授”的背后

时间:2022-09-28 08:59:41

近期,我国中南大学22岁的大三学生刘路,由于破解了堪称国际数学难题的“西塔潘猜想”,被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还获得百万元奖励。一夜间,他被教育界、新闻界冠之以“当代陈景润”、“少年天才”、“数学怪才”。教授这个职称的评定一般是有许多规定的,而他现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正教授”。

中南大学这项惊人的决定把这位青年推向了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赞赏破格选才,有人发出“奖励太过”质疑,还有人不无“伤仲永”担忧。

支持方:破常格方能得大才。让在读大学生一下子成为“正教授”,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式,可能有些人觉得刺眼,但换个角度看,未尝不是人才培养的一次探索。现在,人才选拔、职称评审越来越程式化、功利化,论文、著作的数量俨然已经成为衡量学者能力的决定性指标,不少研究人员沉迷于跑课题、抢项目,真正的科研创新反而受到冷落。有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常格不破、大才难得。中南大学不以论文和资历论英雄,让科研成果说话,积极为创新人才搭建成长平台,这正是其“破格”处。当然,一个刘路不足以支撑起高耸的学术大厦,如何以“22岁教授”为契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意识,让更多“刘路”在科研中脱颖而出,依然任重道远。

有位教授说,数学家多在青年时代崭露头角。法国数学家塞尔不满28岁就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我国的王元院士25岁就证明了“3+4”,陈景润先生32岁证明了“1+2”。刘路的出现,符合数学英才的成长规律。有报纸评论员说,赞同破格选才,也认同因才适用,但别为了轰动效应损害了真正的人才。

反对方:破解“成长猜想”更费思量。在关于“22岁教授”的争议中,也存在一个“成长猜想”。这个创新苗子能成为学术大家吗?尤其是当教授头衔、百万奖金、媒体聚焦纷至沓来时,刘路还能淡定地做一个“学术男”吗?这样的隐忧不乏先例。且不说宋时的方仲永,看那些一度很受追捧的“少年天才”、高考状元,不少人归于“泯然众人矣”。过度的奖励和关注,可能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我十年不考核他”的长远眼光,也要求社会和媒体包容理性一些,更离不开自励自强、不断进取。正如刘路说:“人生好比一道数学题,外在环境只能影响你的速度,或牵引加速,或阻碍减速,决定最后终点的人只有你自己。”

也有大学教师认为,仅凭破解一道难题,就给一个正教授研究员是不是奖励过重?题破解得好,不等于整体知识水平就达到了教授的水平。另有些人认为,年龄不是大问题,问题是被评聘者是否确实具备了与此相称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行。

目前,有条件的没兴趣,有兴趣的没条件,不少掌握资源的学界大腕热衷名利,一些科研苗子却整日被生计俗务所困。刘路虽受厚待,但人才待遇问题远未破解。

从刘路的现状看中国当今社会,特别是高校对人才的重用,这种打破传统的论资排队用人的做法确实很有创新意识,也值得在社会各行业探讨、推广。

(本刊综合)

上一篇:“农民工”称谓走向历史 下一篇:世界大选年的中国“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