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马蹄莲的矮化与促花调控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28 08:55:19

彩色马蹄莲的矮化与促花调控研究进展

【摘要】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属天南星科(Araceae)马蹄莲属(Zantedeschia),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因其色彩艳丽、花期长、形态高雅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被誉为21世纪的“花卉之星”和“彩色百合”,在国际花卉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章综述了彩色马蹄莲的矮化与促花调控,为彩色马蹄莲的栽培提供参考。

彩色马蹄莲喜强光、温凉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在长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在冬季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下,种球处于休眠状态。引入中国后,常因为高温、弱光等问题造成植株徒长,从而引起枝叶和花梗倒伏,大大降低了彩色马蹄莲的观赏品质。因此,对彩色马蹄莲的株型进行有效调控可以有助于提高其观赏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利用植物生长延缓剂控制观赏植物长势、增强抗逆性、提高观赏品质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措施。另一方面,因彩色马蹄莲鲜切花多集中于5~6月份,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彩色马蹄莲鲜切花的周年需求,需要通过促成栽培来控制花期,从而满足彩色马蹄莲鲜切花的周年生产。

彩色马蹄莲的矮化

栽培管理矮化

很多措施可以使植株达到矮化,如挑选矮化型品种培育矮壮苗,断胚根上盆、换盆[1];选择低矮砧木以实现嫁接矮化;或在幼株期,去掉主枝促其萌发侧枝,再剪去过多的侧枝,使株型丰满,植株低矮[2];对盆栽花适时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控制植株营养生长,达到矮化[3]。

栽培方式对马蹄莲的影响

采用种球倒立栽培[4],并在彩色马蹄莲的不同生长阶段,通过浇灌或喷洒多效唑(PP333)来抑制其叶柄的徒长,从整体上矮化植株。

栽培环境对马蹄莲的影响

在连栋塑料大棚内进行栽培时,棚内通风通畅,湿度可以略高,光照必须充足,高光照利于矮化植株,减少激素用量[4],但又忌夏季阳光曝晒[5]。因此夏天光照太强时,需及时遮阳,防止对植物造成伤害,引起生长不良。

水肥管理

彩色马蹄莲喜温暖、潮湿、疏松、肥沃土壤[6],生长期要有规律的浇水,但也不能过量,否则可能引起烂根。切忌使基质过干,防止盐份积累,所用水质EC要维持在1.5以下。种植后的2周内,要保持土壤具有一定肥力,基质中可预先掺入肥力可持续10~20天的N肥和K肥。2周后需进行追肥,但要避免使用铵态氮肥[4],同时避免施入过多的氮肥,造成植株徒长、纤细。

生长调节剂矮化

高品质盆花要求株型矮小,紧凑,根茎部粗壮,花繁叶茂,仅采用栽培手段进行植株矮化还远远不够,在生产中还需用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控制植株生长,达到矮化目的。植物生长抑制剂使用方便,效率较高,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因此在花卉栽培的矮化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常用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包括多效唑(PP333)、缩节胺(DPC)、B9、矮壮素(CCC)等。

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对种球的影响不同

马蹄莲休眠以后,用不同浓度的PP333和CCC浸泡种球,都可明显促使马蹄莲的植株矮化,茎杆粗壮,叶片增厚,色泽加深,叶片长宽比降低,观赏价值提高。两者相比,PP333的处理效果较好,其中以浓度为50 mg/kg的PP333浸泡种球24 h的效果最佳[7]。使用PP333的马蹄莲在生理生长上没有异常现象发生,而在使用CCC的部分处理中,马蹄莲叶片发生黄化现象,但其根、茎部均无异常。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异常现象的叶片可以逐渐恢复生长。因此在马蹄莲的矮化处理中,选用PP333更好。

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的影响

在马蹄莲芽长至3~7 cm时开始进行第1次灌根,在浇水1~2天后施用效果较好[8]。先处理芽长得较高的植株,生长缓慢的植株达到要求的高度时再进行处理。每次处理需间隔6~10天,种球栽植40天后,停止施用激素。激素用量不能过大,否则会减少花芽数量。

彩色马蹄莲长出5 cm芽时浇灌200 mg/L

的PP333,待盆栽展叶约5天后对叶面喷施300 mg/L的PP333,以润湿叶面为准,效果较好[4]。在200 mg/L PP333作用下,彩色马蹄莲花径明显增大了18.3%,花期延长8天,叶绿素增加,400 mg/L的PP333处理株高降低了64%,茎粗增加了11.8%。但高浓度的PP333处理彩色马蹄莲后,植株出现叶片皱缩,叶片形态畸形,花朵畸形,植株整w生长瘦弱等症状[9]。因此,施用200 mg/L的PP333的效果更为理想。

400 mg/L CCC的处理效果与200 mg/L的PP333效果相近,彩色马蹄莲植株高度降低了40.4%,茎粗增加了13.6%[9]。彭峰等[10]发现同浓度的CCC对马蹄莲的矮化作用远不及PP333效果明显,且PP333发生作用的时间段也较长,喷施PP333后,彩色马蹄莲的生长基本没有异常现象发生;而使用CCC的部分处理中,叶片有皱缩、黄化现象。PP333对设施栽培条件下彩色马蹄莲的防徒长、抗倒伏的矮化处理有实用价值。

生长延缓剂缩节胺(DPC)和多效唑(PP333)的灌根和叶面喷施实验显示,200 mg/L DPC灌根的矮化效果最好,300 mg/L PP333的叶面喷施效果次之,与对照相比,花茎倒伏现象基本没有出现,且施用DPC和PP333后,彩色马蹄莲的花期推迟7~11天。在药剂的施用方式上灌根的矮化效果要优于叶面喷施,主要是因为这2种药剂均作用于根、茎部,对叶片的影响小[11]。

综合前人研究发现,200~300 mg/L的PP333对彩色马蹄莲的矮化效果较好,并且处于不同生长期的彩色马蹄莲对生长抑制剂浓度要求不同。实践中,要根据栽培的品种与彩色马蹄莲所处的生长期选择更精准的浓度进行矮化处理。

彩色马蹄莲的促花栽培

彩色马蹄莲是优良的盆栽花卉和鲜切花,自然花期是从春天一直持续到早夏。在大部分地区,彩色马蹄莲可以采用冷藏种球以及温室栽培的方式做到周年生产。南方地区,可以进行冬季盆栽生产,将其作为年宵花在春节市场上销售,增加经济效益。然而温度、水分、光强度和光周期等环境因子均会对彩色马蹄莲的生长、开花及种球形成产生影响[12]。同时许多研究也证实,GA、NAA等植物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马蹄莲生长和开花的作用[14]。

环境因子影响

种球储藏温度的影响

彩色马蹄莲种球随着秋季气温降低和灌水减少,茎叶开始枯萎,块茎进入休眠期。需在温度为8~12℃(不可低于5℃),相对湿度80%左右的条件下贮藏8~12周才能打破休眠。若栽种未经低温贮藏的种球,会导致芽眼不能正常萌发,出芽不齐,植株不能正常生L等现象。此外,不同的贮藏条件,如贮藏时间、贮藏温度、贮藏环境等,都可能对彩色马蹄莲种球的品质和下一季的生长发育、开花产生影响[13]。在6、12℃贮藏8周后,‘黑眼睛’的萌芽率分别为45.9%和49.2%,‘佳人’萌芽率分别为27.9%和50.0%。移栽后,贮藏在较高温度下的种球会比贮藏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的种球开花早[12]。因此,需周年贮藏的种球应该选择在较低温度的条件下进行贮藏;而对于需要提早打破休眠用于生产的种球,可将贮藏温度提高,从而提高萌芽率,提前进入花期。

栽培环境温度的影响

现代化温室和有加温设施的塑料大棚的温度可人为控制,此时若将温度控制在夜间13℃,白天30℃左右,可缩短种球到达开花的时间。若夜间温度常常低于5℃以下,植株虽然不会受冻害,但花期会相对延后,生长缓慢,在3月份自然温度回升后才开始进入花期[15-16]。由此说明彩色马蹄莲促成栽培的物候期主要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影响,而现代化温室的温度可以进行智能自动控制,相对稳定,能为植物提供适宜生长、开花的环境,是彩色马蹄莲理想的栽培场所。

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控制好温度的同时,改善其他栽培环境因素与技术也能更好的促进马蹄莲的生长、开花。彩色马蹄莲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栽培时以施基肥为主。此外,选择适当的栽培基质对彩色马蹄莲的栽培尤为重要。将国产泥碳土+珍珠岩按3:1的比例进行配比是彩色马蹄莲生产中的优质基质配方[17-18]。

霉素(GA3)处理影响

赤霉素最突出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茎的伸长和诱导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抽薹开花,缩短生活周期;能代替某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光照和低温条件,从而促进发芽;但各种植物对赤霉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彩色马蹄莲种球,能显著提高彩色马蹄莲种球的花产量并以浓度400、500 mg/kg处理的种球花产量最高,但叶片变异率也最高;以浓度200~300 mg/kg最好,既有较高的产花量,叶片变异率也最小[19-21]。浓度为300 mg/L GA3浸泡种球处理开花率最高,观赏效果较好[22]。马蹄莲种球用低浓度GA3溶液浸泡30 min,取出晾干后,催芽播种,可以促进种球萌发,并对彩色马蹄莲的开花有一促进作用,GA3浓度在50~80 μL/L左右效果较好,促进开花而没有畸形花出现,高于80 μL/L浓度抑制植株的生长,并对生根有一定抑制作用[23-24]。

赤霉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赤霉素和栽培环境因素都能单独对彩色马蹄莲的生长与开花造成影响,其共同作用可以更好的促进生长与开花。高温和GA3处理均能有效解除彩色马蹄莲种球休眠,促进其发芽,而其中高温的作用更加明显。“高温(22~25℃)+

GA3(300 mg/kg,15 min)”处理对促进彩色马蹄莲种球发芽,解除休眠的效果最好,在60、80天后发芽率分别达到53.3%和93.3%。马蹄莲球淀粉含量的降幅和种球的发芽率成正相关,1年生种球的最佳促进开花处理为“高温(22~25℃)+

GA3(200 mg/kg,10 min)”,处理后开花率约为36.7%,2年生种球、3年生种球的最佳处理为“高温(22~25℃)+GA3(300 mg/kg,10 min)”,处理后开花率分别为66.7%和83.3%[25]。因此,用GA3处理不同规格的种球时要掌握适宜的浓度,过高的浓度会导致叶片乃至整株植株生长畸形。GA3处理能打破冬季处于休眠状态的彩色马蹄莲种球休眠,使其开花率达40%以上,其中GA3+高温+光照处理的效果最好,并当处理时间延长至15天后达到最理想的效果[20]。

展望

随着LED植物补光灯的兴起,在花卉生产上也有一定的试验和应用。研究证实,蓝紫光、紫外线可使花卉呈现矮粗的形态;红光影响植物开花、茎的伸长和种子萌发,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红光和远红光还能影响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的开花[26-28]。补光有降低万寿菊和鸡冠花株高的趋势,增加了茎粗[29]。光质对盆菊成花时株高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表现为黄光、蓝光下生长的盆菊开花时的株高最矮,红光和绿光下生长的盆菊开花时株高最高[30]。蓝光有利于茎叶生长和侧枝产生,形成丰满株形,并能提前花期12天,而红光则使之发枝较少[31]。红光显著促进盆栽侧枝和节间的伸长,在整个生长期内显著长于白光;黄光在前中期对侧枝和节间的伸长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后期与白光无显著差异,蓝光前期对侧枝和节间伸长的影响不明显,但中后期出现明显的抑制效应[32-33]。因此,光质可以明显控制盆栽整个生长时期的株高变化。所以补光这一措施应用于花卉矮化栽培中,将有可能取代广泛使用的生长延缓剂,成为控制株型的另一有效手段。同时,给花卉补光,使叶片发挥其最大制造和积累干物质的能力,可以保证花卉的花芽分化及花的品质,形成最佳的观赏效果。因此,LED照明技术和产品用于彩色马蹄莲的生产中,对彩色马蹄莲进行各种波长的补光或者全人工光栽培,有利于促进彩色马蹄莲周年生产、有着更好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吴利华,杨兵.矮化技术用于花卉栽培分析[J].江西农业,

2016(9):17.

[2] 任惠,梁云芳,章宁,等.彩色马蹄莲试管苗假植技术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4(5):48-49.

[3] 徐振华,牛三义.彩色马蹄莲高效栽培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

2003(1):16-18.

[4] 刘辉,沈国正,郑毓华.盆栽彩色马蹄莲矮化栽培生产技术[J].

杭州农业科技,2006(2):126-126.

[5] 周涤,吴丽芳.马蹄莲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284.

[6] 严萍,陈娴.彩色马蹄莲高品质盆栽技术[J].花卉,2016(1):30-32.

[7] 李风童,包建忠,刘春贵,等.PP333,CCC,B9喷施对彩色马

蹄莲矮化效应的研究[J].核农学报,2012,26(8):1215-1222.

[8] 王莅,杨小玲.北方地区盆栽彩色马蹄莲冬季促花栽培技术[J].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1):26-27.

[9] 吴悦.PP333和CCC对彩色马蹄莲矮化效应及机理研究[D].

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4.

[10] 彭峰,陈嫣嫣,郝日明,等.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盆栽彩色马蹄

莲的矮化实验[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13(4):32-34.

[11] 韩忠才,郑春雨.生长延缓剂对彩色马蹄莲矮化效果的研究[A].

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10中国球根花卉年会交流论

文集[C].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10:75-80.

[12] 周涤,刘俊山,王贤,等.贮藏条件对彩色马蹄莲种球生长和

开花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4):257-261.

[13] 李瑛,王启艳.高温下马蹄莲营养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24(4):89-93.

[14] 周鑫.GA3、6-BA、NAA对彩色马蹄莲生长的影响[D].成

都:四川农业大学,2012.

[15] 余刚.彩色马蹄莲春节开花促成栽培技术研究[A].中国园艺

学会球根花卉分会.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中国园

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11:5.

[16] 汤乐峰,周学青.彩色马蹄春节上市栽培指南[J].中国花卉

园艺,2006(24):18-20.

[17] 姚丽娟,刘洪见,钱仁卷,等.GA3处理和不同栽培基质对彩

色马蹄莲开花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01):71-73.

[18] 赵健,张翠萍,李秀娟,等.GA3处理和不同栽培基质对彩色

马蹄莲生长的影响[J].广西植物,2008(03):407-410.

[19] 张璐萍,王继华,陆琳,等.彩色马蹄莲夏季促成栽培试验[J].

云南农业科技,2005(2):23-23.

[20] 张璐萍,唐开学,张丽芳,等.温度、赤霉素、光照对彩色马

蹄莲的花期调控[J].种子,2005,24(10):36-37.

[21] 张璐萍,苏艳,王祥宁,等.彩色马蹄莲促成栽培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139-142.

[22] 朱立,储蓉,李峰,等.不同栽培技术对彩色马蹄莲生长的影

响[J].贵州科学,2011,29(5):77-79.

[23] 马宗新.GA对彩色马蹄莲生长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报,

2015,21(11):21-22.

[24] 房伟民,陈发棣,周学青,等.种球规格及GA处理对彩色马

蹄莲产花性之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2,18(2):49-51.

[25] 黄普乐,孙崇波,谢鸣.彩色马蹄莲种球解除休眠、促进开花

技术研究[J].科技通报,2009,25(4):423-426.

[26] 柳玉晶.LED植物灯在花卉生产栽培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

势[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3):14-15.

[27] 沈红香,沈漫,程继鸿,等.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对郁金香生长

和开花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1):16-18.

[28] 唐凤鸾,黄宁珍,黄志民,等.自然光照下补照不同光质光对

马蹄莲光合速率及生长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07,

43(5):879-881.

[29] 王静.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的影响及调控效应研究[D].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30] 吕晓惠.反季节栽培中光对盆栽生长影响的研究[D].北

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31] 魏胜林,王家保,李春保.蓝光和红光对生长和开花的影

响[J].园艺学报,1998(2):204-206

[32] 江明艳.遮荫和光质对一品红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2004.

[33] 张长芹,张禾,张能义,等.不同光质对露珠杜鹃生长发育和光

合作用的影响[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1993,15(4):392-394.

上一篇:中老年生活准则备忘 下一篇:手术台上演非常“音乐会”,奏响生命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