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9-28 07:11:58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策略

摘要: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当前的课堂提问现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教师引起注意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随时调整并善于追问,面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恰当评价、积极回应。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活动 提问 有效性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由此可见,“善问”有助于我们教师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探究、检验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部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善问”,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呢?如果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关注提问的对象,这一难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一、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1)浅显琐碎

有时候某些课堂充斥着“同意吗”、“是不是”、“好不好”的提问,问题简单肤浅,学生也听得无精打采。这类提问缺乏思考价值,不能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急下定论,自问自答

有些课堂中,老师只顾着抢时间完成教学程序,无视学生的思考时间,直接把答案公诸于众;或不停地调换学生回答,直至“答案”与老师的“标准”一致。虽然课堂氛围处于紧张可控的节奏中,但这类提问已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二、关注学生,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1)坡度设计,抛给不同的学生

一个班集体内,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应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进行提问。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其提出浅显适宜的问题;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其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教材中的《布鲁塞尔大广场》,这是一篇游记,语言简练,文中提及的各个建筑的特点,大多能直接在文本中检索而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概括布鲁塞尔大广场各个建筑的特点”的问题,陆续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出;而把思考题抛给学习较优秀的学生:

“广场上各式各样不同年代极富特点的建筑,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天鹅咖啡馆、市政厅和于廉雕像?又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这种问题自然而然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不同难度的问题的预设,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了解学生。相信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这种针对不同学生提不同“问”的方法,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极其有益的。

(2)随时调整,善于“追问”

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教学,因为在课堂中经常会有出乎老师意料的情况发生。这需要老师能随时灵活处理各种状况,特别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不能只求一个所谓“标准的答案”,继续调整“追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练习。

例如在一堂说明文练习的讲评课中,有一道关于说明顺序的题目。我预设它不存在难点,但恰恰发生了问题,师生间的一段“追问”也由此展开:

师: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生:时间顺序。

师: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

生:第二到五段,写的是从1993年到1995年,一直到2005年,这是时间的顺序。

师:老师问的是全文的顺序,对吗?

生:全文是逻辑顺序。

师:噢,改了。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生:全文来看,它不是时间,也不是空间顺序?

师:你如何判定时间或空间顺序?

生:时间顺序会有表示时间的词,空间顺序会有表示地点等的词。

师:这篇文章先列举了目前地震预测的几个事例,接着揭示地震预测技术未成熟的特征,然后分析地震预测技术预测困难的原因,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由现象到原因分析的方式,是一种逻辑顺序。

这个不停的追问,既让学生明白产生错误的原因,更进一步引导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对学生的帮助是极大的。

教师通过提问及学生回答后,可以获得有益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探明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等。教师根据这些得到的反馈消息,通过追问的方式,然后灵活地调整后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恰当评价,积极回应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不评或乱评都是不妥当的。有些教师在提问后不管学生如何回答,只一句“坐下”,看似简洁的语言却会挫伤学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还有些教师无论学生如何回答,都会附上句“很好”,看似肯定表扬的语言,时间长了,学生都明白“大家都好”,这种评价没有任何意义,更是要不得。

如果学生回答分析的比较到位,要不吝词藻地表扬他们;如果学生回答比较困难,可以换个角度,启发提问。

例如在教授《麻雀》一文时请同学圈划体现麻雀特点的语句,并简单赏析交流。我在班内巡视时,发现一个成绩较差、听课效率低的男生圈划了“麻雀是对人类依赖性最强的鸟类。但是,麻雀是唯一不曾向人类屈服的鸟类!”于是请他起身大声朗读。他朗读了此句,并表示只是喜欢“不屈服”一个词而已。我抓住他谈及的“喜欢‘不屈服’”一词,明确这是麻雀一大特点,表扬他能找到这样的关键词并在朗读时注意重读,但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提醒他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为己所用。一向埋头不语的他一改常态,认真地听着记着,甚至自己举手主动发言交流。

我提倡教师应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好”在哪些方面,不足在哪里,客观中肯并带有鼓励的评价,这是对学生积极思考的最好奖赏。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学着“善问”“巧问”;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认真准备,因人而问,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只要我们教师发挥提问的作用,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学锦上添花。

上一篇:浅谈怎样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