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8 06:36:13

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提要】 课堂上,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让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情形下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创新.

【关键词】 激发兴趣;主动学习;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 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 由 “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喜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因而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采用动画、故事、游戏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提供活动材料,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 如:在一年级教学“10的认识”时,我首先提问同学:我们学过的一位数,谁最大?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9最大. 于是,我就给同学们讲了《9骄傲的故事》:“9”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数字,于是就骄傲起来,谁都看不起. 为了改掉“9”的骄傲情绪,“0”和“1”决定教育教育它. 于是,“0”跑到了“1”的后面,结果,“9”,羞得低下了头. 同学们,你想知道,“1”和“0”组成了什么数字吗?“9”为什么感到了害羞呢?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入,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了,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时,我编了个“小猴生日”的童话故事:今天是小猴的生日,猴妈妈要送给猴宝宝一件礼物,你们猜猜这件礼物是什么. (展示“盘里有2个桃”):盘里有几个桃?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2﹚(演示小猴吃桃)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1﹚(继续演示小猴吃桃)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一下子就吃完了. 现在盘里有几个桃子?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0﹚,我让学生对“0”有理论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巧设多样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 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认识时间”时,我设计了一首儿歌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让学生猜这是什么. 同学们猜谜语的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引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

又如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姐姐有50元,买衣服用去20元,这时姐姐还剩多少钱?”学生很快地说出:50 - 20 = 30(元),又比如:姐姐到商店买裙子用去30元,她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列式是: 50 - 30 = 20(元).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总之,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四、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往往在竞赛前更能努力学习. 例如:在“笔算加法”练习课中,我进行了“看谁最细心”的比赛,大张旗鼓地表扬细心做题的同学,评他们为细心标兵,奖给他们小礼物. 比赛效果很好,做错的只是个别同学. 这样比赛不仅要比速度,而且要比正确率,全班同学参与都很积极.

五、力求学生体验成功和进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 其学习也就越积极. 在愉悦的情绪中就会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上一篇:运用情境教学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下一篇:对蒙台梭利数学偏爱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