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外贸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28 05:52:06

中职外贸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日益发展,教学与实践紧密接轨的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倡导职业学校基础知识学习与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结合以完成职业教育任务,这极大地推动了“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诞生。其中,角色扮演教学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角色扮演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受众发展成为主动的知识接受者,甚至是创造的主体,较为适合外贸这一类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的教学。本文以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教改班教学实践为基础,阐述了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教育外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法 外贸专业 应用

一、行为导向教学与角色扮演教学法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教育普遍的共性,如要求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结合以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同时职业教育也有其鲜明的个性,其培养目标首先是强调职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缩小学校与职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职场。在能力培养目标上更强调包括知识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达国家就此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新职业能力观”。新职业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应变性和应变能力。“行为导向教学”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所谓“行为导向教学”,是指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是一种全面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与教,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式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包含了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方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由于年龄层次、知识层次等方面的原因,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不适合大规模应用,考虑到中职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的原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希望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而不是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教学。而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满足学生自动参与和掌握适应社会需要技能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设定了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学生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倾向,然后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受到教育。

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外贸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的职业劳动者,而自我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强调以学生的自我管理替代学校、社会的二次管理。在此,笔者要强调激励机制在教育中的运用,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树立目标、激励、实现目标,通过这一过程达到鼓励学生克服挫折、向职场顺利过渡的目的。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要符合市场需求,既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与人沟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需要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外贸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向职场的顺利过渡。

现代公司具有管理层级、制度规范、考核机制等要素,因此,笔者也将这些要素引入到教学中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行“总经理”负总责的管理体系,成立“生活部”“宣传部”“业务部”“特别行动部”等等,力求将各种工作分配到个人,奖勤罚懒,天天检查反馈,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第二,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科学系统、全面可行的《员工守则试行条例》,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建立包含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系,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还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第三,创建公司制奖惩制度,突出学业管理。依托班级精细化量化管理体系,以学业为核心,营造充满活力的、动态的班级文化氛围。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以业务部为单位,在作业完成、课堂检测等所有与学习有关的方面展开竞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增添了活力。

在规范的“公司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激发,教师也获得了在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良好时机,具体过程分三步走。

1.第一步:角色分工

在进出口贸易实务的模拟教学中,教师将班级一分为二,临时组建了两个公司,分别扮演进出口贸易中的双方,并由各自的负责人指定成立了外贸公司的“单证部”“财务部”“综合部”等部门,而老师则担任“社会”的角色,包括银行、航运公司等,负责商品最新价格供应信息、航运价格信息的等工作。

2.第二步:角色演出

要求进口方首先发出“询盘”,而出口方进行“回盘”,要求有关行为必须建立在进行财务核算以期获得适当利润的基础之上。经过双方的多轮磋商,整个模拟教学活动终于进入到贸易合同签订阶段,此时,同学们将逐一查看贸易合同条款,深怕有对己方不利的内容,最终贸易合同顺利签订,“信用证”也顺利开出。可就在双方以为可以从外贸中获得双赢的时候,“社会”突然宣布了商品价格迅速下降的消息,这样进口方一旦履行合同将有可能面临亏损,此时“出口公司单证部”的压力也陡然增加,因为他们制作的单据将成为最终能否顺利收汇的关键所在。因此,出口公司所有人员一齐投入精心制作单据的工作中,经“银行”确认单据无误后寄单给进口公司,而进口公司最终不得不付款。

3.第三步:总结与评价

一场惊心动魄的进出口贸易下来,出口公司感受到了外贸专业技能中财务核算、单证制作等知识的重要性,而进口公司则是初涉商海就被市场无情地呛了一口,这一感受恐怕是普通的书本教学所无法给予的。实训结束后,总结评估的重点应放在职业角色对工作的完成度上,如合同、单证的编制是否有错误,处理业务纠纷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善和丰富职业角色的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要对每一组角色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总结,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多肯定鼓励,使学生能更积极地投入下次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专业教师在接下来几次的教学中继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不同的是进出口公司的的扮演者调换了角色,而公司内部的分工也要求调换。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社会”每次的消息都不雷同,不仅有价格变化,还涉及航程延误、商品出险等一系列状况,当“职员”们疲于应付的时候,也恰恰是他们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契机。

三、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教学要点

在角色扮演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断发生着变化。他既是知识的传播人,也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外贸专业而言,实践中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强调的是人与人的沟通、组织与组织的沟通,因此规则、适应、创新是外贸专业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角色扮演教学法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到外贸实践中去,因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才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式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点。

1.角色扮演教学法对教师的特别要求

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具有引导教学进程的能力,要改变外贸专业教师虽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缺少企业实践的现状。外贸专业教学与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试想一个对于国际贸易运作只停留于书本阶段的教师,又怎能教会学生应变复杂的国际商务活动呢?教师应在掌握较为丰富的国际保险、国际运输、市场营销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也为外贸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也需要学校创造机会让广大教师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去。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才能具有引导教学进程的能力。在角色扮演教学法中,使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去固然重要,但是更为可贵的是要引导学生去转变角色、应对危机,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与专业知识结合的生动案例是角色扮演教学法成功的因素之一

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的特点,案例应该来自于真实的国际贸易事件,但是要适当改变部分条件,以适应当前国际贸易实务的需要。同时,案例也应当是国际贸易领域发生的典型事例,以操作层面的案例为主,以能够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宜。

3.角色扮演教学法需要稳定的载体,并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教学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变化就能成功的,某一次课堂的角色扮演固然也能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容易巩固。因此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日常管理角色扮演的形式,在日常管理中就引入了“公司制”的管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适应“公司”的运作模式,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结合后,教学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杨丽,孙芳芳.关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构建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1).

[2]陈钰,王红梅,陈锋.“模拟公司”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时空,2009(3).

[3]蒋亚萍,闵亨锋. 搭建公司制班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5(7).

[4]李怀康.核心技能体系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讲话稿).中国就业与培训指导中心,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第二技师学院)

上一篇:浅谈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变频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