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方法的研究

时间:2022-09-28 05:40:23

对农业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方法的研究

摘 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的加大。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我国在其中投入的资金比例逐年上升,农业科技成果渐增,科研文章的数量也逐步上升,这就对国内农科工作者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多种语言,使其广泛流传,才能促进国内农业与国际经济的接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本文笔者就针对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过程中的难点等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英语 语言特点 翻译难点 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87-02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多,农业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农业英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专业词汇和半专业词汇的用量巨大,而且在词汇和句型的表达上,长句多、被动句多,这些特点都使得农业英语比普通的英语翻译难度大得多。我国从事农业英语翻译的人员数量不多,由于农业英语翻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仅要求翻译人员掌握基本的英语翻译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丰富的农业专业数据,以及农业英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够保证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1 农业英语的特点

农业英语是新时期一种十分重要的英语问题,其不仅包含了英语专业的特点,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词汇表达和语句表达方面与普通的英语有着较大的区别,而且要求翻译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科技性,因此在语言的表达方面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同时,在农业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要求做到准确、连贯和规范,因为农业生产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仅仅从词汇量方面来看,农业英语就较普通英语翻译多出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和半专业词汇,而且其中的非谓语动词较多。从文体上看,在农业英语翻译中,虽然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语法和句型的表达,但是仍然需要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将文章的含义进行清晰的表达,使其能够对客观事物和情景通过最为客观和直观的方式进行表达,而其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词类转换及省略等。另外,在农业英语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被动句型多,而很少使用人称。因为这类科技性的文章主要是清楚的阐述事实,描述生产发现和实验报告等,不需要使用过多的人称。虽然农业活动的主体是人,但是在科研文章和报告中,主要阐述的是试验的结果,获得的理论和现象等,而这些结果的介绍,往往是不需要使用人称的。农业英语与普通的英语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这也为农业英语的学习和翻译等活动带来的一定的难点,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够提高农业英语的使用效率。农业英语的特点,可以从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两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1 农业英语的词汇特点

在农业英语翻译中,一般占据关键词汇和语句的都是专业词汇和通用词汇。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概念和新词汇不断的出现,很多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词汇,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这也是当前农业英语词汇的主要特点。

(1)专业性强。一部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到了农业英语领域中却成为了专业术语,比如ring(年轮),ear(果穗),settle(佃农),cap(根冠),parent(亲本)等,此类农业英语领域中的专业词汇,都是从普通英语里的常用词汇中产生的。另外有一些结构十分简单的词语,在农业英语中也发生了转化,并且产生了更多的词义,比如常见的water,就是一个典型的多义词,其可以作为名词使用,翻译为水,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翻译为浇水,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翻译为水的,用水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复数如翻译为洪水。同时,water一词的构词能力也很强,在其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多种词汇,如waterworks(供水系统),watermelon(西瓜),waterlog(积水)等。对于这些农业英语中的专业术语来说,往往只有农业科技人员才能够深入了解其含义,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也是当前农业英语的一个显著特点。

(2)派生词多。派生词(derivatives)是在词根的基础上借词缀(包括前缀和后缀)之助创造而来。这些词根和丰富的词缀又大多数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无数的新词得以通过这些词缀,附着在词根上创造出来,且在农业英语词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biology(生物学)就是希腊语bio-(生命、生物)+logy(科学、理论)所构成。

(3)合成词多。为能严格准确且又快捷简练地描述客观事物的大小、数量、程度与特性等农业科技概念,农业英语中时常采用复合词(compounds),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联合在一起构成新的术语和词汇。其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①用连字符连接而成,如crumb―structure(团粒结构),self-fertile(自花授粉);②不用连字符直接组合而成,如livestock(牲畜),sharecropper(佃农);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单词以短语的形式组合而成,如dairy industry(乳品加工业)。

(4)缩略词多。缩略词(acronyms)是指把一个名词词组的各个组成单词的首字母拼写在一起,因为这种方式能非常简洁地表达一个名词。和其他科技英语一样,农业英语词汇里也有很多这样的缩略词,如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虫害综合治理,AI(artificial insemination)人工授精,ET(Embryo Transplants)胚胎移植,IFAD(International Fund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

1.2 农业英语的语法特点

(1)大量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在农业英语中,当表达概念或是定义之时,往往为了保证表达的完整性和严谨性,需要使用大量的长句,有时甚至一句话需要几行的文字才能够表达清楚,而在较长的句子中,一般一段话就是一个最完整的句子,其中包含了各种常用的短语,词汇结构、主从句型等,而且这些句型可以进行不断的扩展和变化。

(2)频繁使用被动语态。在农业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也是十分频繁的,一方面由于被动语态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减少表述过程中的主观色彩,使得英语的表述更加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许多情况下,被动结构在表述方面更为简洁,而且能够很好的将需要论证的问题进行客观的阐述,还能够将重要的信息放在关键的位置上,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比如,When a leaf is looked at under a microscope,it is seen to have thousands of little breathing pores.可以翻译为:如果通过显微镜观察一片树叶,你能看到其上有数千个微小的气孔。

(3)广泛使用名词化结构。在农业科技中,一般都是针对动植物的机体发育以及其生长的客观规律进行描述,因此,在农业英语中也大量的使用了名词化结构,尤其是在农业英语文献中,需要在遣词造句中体现出动植物生长的实际情况,而名词化结构正是能够清楚的表达这一内容的结构。因此,在普通的英语中使用动词进行表述的内容,在农业英语中往往使用名词进行表述,并且将原本的动词含义潜藏在更深层次的语句结构中。在农业英语中,常用的名词化结构的代表性表达结构为“表示动作意义的名词+of+名词+修饰语”,这种结构一般能够通过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也不会减少信息的含量。例如:Polyculture is the dominant farming system in many areas of tropics,where th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and use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remain low.混养是许多热带地区主要的耕作方式,在这些机械化程度低弱的地方,人们也很少使用农药。

(4)大量使用非限定动词。非限定动词,通常也可以称之为非谓语动词,其中包括动词不定式、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以及介词+动名词等构成的多种短语形式。在农业英语的表述过程中,要求其文章的表达要简练,而且结构要紧凑,在这种要求下,其使用的非限定动词数量与普通的英语表达方式相比,就显得更多。同时,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明确描述对象,需要使用的非限定动词数量很多,而为了使表达的语句更加简洁和有逻辑性,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就是用非限定动词构成的各种短语来取代句子中的从句或分句。

2 农业英语翻译的难点

英语翻译,一直以来都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求译者能够清楚的传达原著的意愿。农业英语的翻译与普通的英语翻译不同,不具有太多的形象思维,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也很少,农业英语翻译的要求主要是能够清晰的表达客观规律,并在表达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农业英语与普通的英语翻译相比,也具有更大的难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 农业术语翻译的难点

(1)缺乏专业素养。在农业英语的翻译中,很多词汇在进行翻译时容易使人产生望词生意的现象,比如说:Farm hand不能翻译为“农场手”,正确的翻译应当是“短工”;land reform不能翻译为“草地改革”,而应当翻译为“”;environmental-friendly agriculture从字面的理解可以翻译为“对环境友好的农业”,但是这样翻译就容易给人一种缺乏专业素养的表现,所以应当将其翻译为“生态农业”,这样则显得更为合适,同时在表达上也更为地道。

(2)异词同义。除了缺乏专业素养这个难点之外,异词同义也是农业英语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比如使用英语来表达施肥技术时,一般最先考虑到的可能是fertilizer,然而事实上,汉语中的肥字,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时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果译者不能对各种表达方式有着详细的了解,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歧义,或者由于翻译人员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搭配不够熟悉,在翻译时不能选择最为合适的词语,这样翻译出来的文章就会让人产生一种生拼硬凑的感觉,而这也是在农业英语翻译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难点问题。

(3)词汇空缺。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鲜的词汇加入到了语言之中,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词语也大量的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比如三农问题,这样具有特色的词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合适的表达词语,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词汇空缺的现象,增加农业英语的翻译难度。

2.2 农业英语翻译句式的难点

在农业英语中,有很多表达繁琐,而且结构复杂的句型,这也是农业英语翻译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农业中有很多内容在表达时,找不到合适的英语词汇,因此,有时为了表述一个农业科技事实,就需要使用很长的英语句子才能够将其完整的表达出来,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农业英语的翻译难度。而且,在英语句子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语态和时态,比如被动语态的应用就十分的广泛。在农业科技类的文章中,有很多都需要用被动语态来表达,因为使用被动语态更能够体现翻译的客观性,减少译者对文章的主观判断,同时还能够更加突出论证和说明的对象,这样便能够将主人称谓的主语省略,从而使文章变得更为简练。但是,被动语态的句法结构往往都十分复杂,相比主动语言而言,其表达的难度更大,因此,这也增加了农业英语翻译的难度。

3 农业英语的翻译要求和技巧

在进行农业英语的翻译活动时,首先就需要对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对其中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对其特定的专业范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配合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或者是到现场去观察,这样更加有利于翻译的准确性。当译者完全了解文章的含义时,才可以进行翻译,这样不会在翻译的过程中产生大的错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原文进行阅读和理解时,要结合农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同时根据英语的翻译规律和语法的表达习惯,对于其中的词汇和语法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也只有对这些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才能够保证翻译的正确性。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借助专业词典和对专业术语了解之外,还需要结合科学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翻译的准确率。以下则是三个英译汉时可以使用的技巧。

第一,将名词或名词短语转换为动宾结构。英汉翻译中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词性转换。同时,由于农业英语的语体级别较高,动名词和名词化现象尤为频繁,因此在译转时需要特别注意名词转动词的翻译方法。第二,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结构。这一译法也简称为转态译法。一般来说,被动语态在英语里的出现频率远高于汉语,因此,在译转时往往需要依照汉语习惯给原句添加上主语,使其转换为主动语态。如:Different form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Africa,Asia,Europe and south America.在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已经确定了不同种类的口蹄疫病情。第三,增加或减少必要的成分。添加加或删减必要的成分亦即常说的增、减词译法。在农业英语的翻泽过程中,有时根据上下文需要必须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或删减必要的词汇、词组乃至句子等成分。

4 结语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农业英语的学习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针对农业英语的学习,首先应当对农业英语的特征,及其自身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农业英语的翻译也是农业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想要从事农业英语翻译,就必须对农业英语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够胜任翻译工作。在新时期,只有从提升农业英语的学习效率方面出发,才能够充分发挥英语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以此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知宇.英语名词术语翻译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13.

[2] 张鸾铃.实用英汉翻译技巧[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5-56.

[3] 李银明,石艳.浅析农业专业英语的特征和翻译技巧[J].安徽农业科学,2009(22):23-24.

[4] 夏郢琼.浅谈农业专业术语的翻译[J].湖南农业科学,2005(2):10-11.

[5] 张少恩.浅析农学专业英语的特点和翻译[J].农业网络信息,2008(8):58-59.

[6] 赵晓静.浅谈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过程[J].青海农技推广,2003(11):56-57.

[7] 张迎梅.农业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策略研究[J].湖南农机,2011(9):89-90.

上一篇:试论如何推进大学医学教育 下一篇:公安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