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的故事

时间:2022-09-28 05:13:47

“搅拌”的故事

搅拌是科学实验中的一种基本操作,目的是使物质和物质充分混合而增大接触面积。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搅拌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原料的混合、煤球的制作、造纸原料的浸泡、肥皂的制造等等。可你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搅拌可是一项价值连城的秘密技术呢!

100万买不到的“搅拌”

1916年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关键阶段,一只俄国小船悄悄驶进了英国的一个港口。几个俄国学者下船后直奔伦敦,急切地拜会英国负责生产军火的大臣,希望他们传授光学玻璃的生产技术――玻璃制造商谦斯兄弟掌握着这项技术,但遭到婉言拒绝,大臣叫他们去找法国人。

要知道,光学玻璃的生产技术对战争的成败实在是太重要了:照相机、望远镜、潜望镜等光学仪器的镜头都离不开它,没有了光学玻璃,潜水艇、飞机、坦克等都会变成“近视眼”。当时,只有英、法、德3个国家掌握了这一技术。求助于敌对国德国无异于与虎谋皮,而德国又正在进攻法国凡尔登,因为无法去危险的法兰西,所以俄国人首选了英国。

被英国拒绝的俄国人只好冒险来到法国。好在当时法国正在期待着俄国的援助,于是法国总统亲自陪着他们去见掌握这项技术的光学玻璃制造商曼杜阿。可是,即使俄国人答应用100万法郎的高价购买这一技术,曼杜阿仍是说什么也不肯卖。

俄国人再次碰壁后,只好重返英国。好说歹说,终于如愿。谦斯兄弟的条件是,只给予25年的特权。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花了100万法郎都没有买到的“秘密”竟然是“搅拌”:熬熔玻璃液时必须不停地搅拌!对此,俄国学者们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是的,搅拌是生产光学玻璃的关键技术,它可使原料混合均匀,令气泡从玻璃液中不断地逐步逸出。这样制作出来的玻璃质地均匀、晶莹透明,当然就“价值连城”了。

李比希制作普鲁士蓝

19世纪的某一天,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到英国去考察。他来到一家生产颜料的工厂,以极大的兴趣,用心观察了普鲁士蓝颜料的制造过程:开始是将动物的血、皮等原料与某种药品一同煮制,再将煮好的溶液倒入一口大铁锅中,一边加热,一边用一根铁棍在铁锅内不断地、使劲地搅拌。铁棍撞击铁锅,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操作工人告诉他,搅拌时发出的响声越大,普鲁士蓝的质量就越好。

李比希回国后,反复琢磨:搅拌时发出的响声,怎么会和颜料的质量发生关系呢?经过认真思考,他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在写给德国同事的信中他解释道:“……制普鲁士蓝,只需要在溶液中掺入含铁的化合物即可。”原来,用铁棍“咔嚓、咔嚓”地搅拌,只是为了蹭下锅和铁棍上的铁屑,使它在溶液里发生化学反应而已。

(徐双华)

上一篇:成语中的物理知识(下) 下一篇:招聘比喻句